圖片來源:Unsplash
*本文轉(zhuǎn)載來自微信公眾號“問對教育”(cdwendui)
提到“學?!?,你會首先想到什么?老師、同學、教室還是課堂?
事實上,“學?!钡母拍畈⒉皇求w制化地限定于某一物理空間的存在,而是主要指向個人生命成長歷程中的光照性時刻。可以是在學校里遇到的老師、同學,學校的某項課程設置、校園環(huán)境、課堂的某個瞬間……也可以是學校外的人和事,或其他因素……
讓我們一起談談“學?!保瑔枌逃埩酥T多社會名流、各行業(yè)精英回憶、講述關于“學?!钡墓适?,發(fā)現(xiàn)個人生命史上的決定性瞬間,期待為學校教育提供參考。
前言:才華、天分、教育都不如堅持
二零一六年上映的電影《大創(chuàng)業(yè)家》在片頭和片尾,用了同一段臺詞:“世上沒有東西可以取代堅持。才華不能,沒有東西比有才華但沒成功的人更普遍。天分不能,未得回報的天才幾乎已成格言。教育不能,這世上充斥著有學問的游民。單是堅持及決心已是萬能。‘繼續(xù)下去’這個標語已解決并將永遠解決人類的問題。”這段話其實并非編劇原創(chuàng),而是出自美國第三十任總統(tǒng)柯立芝之口。
年紀越大,好像越不相信“天才”這回事。世界上似乎殊少有憑天才而能做成的事情,通常來說,按照“成住壞空”的道理,成事越快,敗事也越快。王安石寫《傷仲永》的故事廣為流傳,站在局外人人都看得出仲永的雙親殺雞取卵。
然而當局者迷,如果自己是仲永,未必懂得收斂而不過度使用自己的才華。
李弘祺所著《學以為己:傳統(tǒng)中國的教育》是本很好的書,梳理了前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史。前現(xiàn)代中國的教育,并不如某些人說的那么糟,也不如某些人說的那么好。中國的教育家,對教育有許多詮釋。
很多人迷信文憑,以為越高級的文憑,便越能幫助人成功。從恢復高考開始,中國的教育經(jīng)歷了重建的過程。四十年下來,剛開始,真的有不少人迷信文憑。于是,文憑慢慢異化為社會上升的臺階。然而文憑的獲得路徑并不難,一言蔽之為“考試”。順理成章地,考試就成了一門技術活。很多人所謂“會閱讀”,充其量只是“會考試”而已,甚至連“會學習”都稱不上?!墩撜Z》中早有言:“子曰: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今世之學,早已不是“內(nèi)圣”之學,而只是為“外王”之學。但問題是沒有“內(nèi)圣”的“外王”,徒空殼耳。
一、最重要的瞬間是不再相信瞬間
許多年前,香港九龍尖沙咀,民謠歌手周云蓬坐在我的對面。
我問周云蓬說:“媒體報道說你在失明之前,記得的最后一個畫面是動物園的大象,這個瞬間深深印在你的腦海里,影響了你日后的創(chuàng)作,這是真的嗎?”
周云蓬笑道:“記者總是喜歡這么問,那就編一個滿足他們好了?!?/p>
不少文章都喜歡告訴讀者,因為一個事件,一個瞬間,人突然一下子就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而在和周云蓬對話的那個瞬間,我突然意識到,或許根本沒有瞬間可以影響終身這回事。如果周云蓬后來沒有一直堅持吸收知識,以及堅持在文學音樂方面練習創(chuàng)作,那么是不可能有后來那個寫出《中國孩子》的他的。人生最重要的瞬間,或許是不再相信瞬間的力量——這就是“天行健”。
后來有趣的是,當某日一名記者將一個類似的問題拋給我時,我也陷入了“周云蓬時刻”。記者問我:“你為什么會喜歡看書?”我思考了半晌,帶著“滿足一下”記者的心情說:“小時候有個秋天的下午我在書房,溫度涼涼的,空氣干干的,太陽也沒有太猛,眼前所有東西泛著微藍色的光,灰塵在光柱下飛舞,光柱引我的視線投向書架,那一刻,我的心被擊中了,從此愛上書籍。”
毋庸置疑,這個故事當然是假的,我臨時編出來的。
讀者喜歡問我怎樣養(yǎng)成閱讀習慣。我覺得,養(yǎng)成閱讀的習慣,或稱為學習的習慣并不困難。人的習慣需要操練,操練得多了,就能練出來的。想讓一個人自發(fā)地去閱讀,就要在他腦中植入好奇心?!昂闷嫘摹睍兂扇俗詭У囊槐尽八饕保駠鴷r有人將“index”翻譯作“引得”其實更精妙,后來不知為何用了“索引”),能帶領閱讀者“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地去知識世界探險。
我的閱讀是從《鏡花緣》開始的?!剁R花緣》是清代李汝珍的神話小說,分為前后兩部分。小說前半部分描寫了駱賓王起兵反武則天失敗后,同黨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包括他們在“女兒國”、“君子國”、“無腸國”等國的經(jīng)歷。后半部寫了武則天科舉選才女,由“百花仙子”托生的唐小山及其他各花仙子托生的一百位才女考中,并在朝中有所作為的故事。
讀了《鏡花緣》,有兩個好奇是會自然產(chǎn)生的。第一,小說前半部分的那些想象力從何而來?這點很好查證,原來多數(shù)來自《山海經(jīng)》,以及后世的大量民間傳說。于是我讀完《鏡花緣》就去找《山海經(jīng)》來讀,此舉會打開一扇神話故事的大門。第二,我自然對武則天的那段歷史感興趣。當然,武則天是一個很大的切口,她不僅是唯一的女皇帝,更是唐朝承前啟后的偉大人物,奠定了其后大唐的許多走向性問題。當時我未必能領悟到這點,但是實話實說,由于《鏡花緣》給我?guī)淼膯⑹荆嗌贋槲液髞硌芯繗v史打下了基礎。
閱讀和創(chuàng)新類似的一點是:從0到1難,從1到N易。
二、重讀經(jīng)典新體會
由于這是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每天有太多資訊被生產(chǎn)出來,不過資訊中只有極少部分能稱得上是知識。有人可以免費獲得海量的資訊中沉浸,沾沾自喜地認為自己知道的東西很多很多。但正如資訊獲得的路徑一樣,它的輸出也是免費的。沒有人能因為掌握了資訊而擁有一技之長。
真正有價值的不是資訊,而是知識。知識的獲得,絕無速成法則,要依靠長久的累積,又幾乎必須建立在深度閱讀和深度思考的基礎上。每天在手機上閱讀的人,和每天閱讀書本的人之間的區(qū)別,正在于此——二者其實并非傳遞媒介的區(qū)別(萬萬不要丑化手機,認為手機是造成人不閱讀的原因),區(qū)別在前者閱讀的是資訊,后者閱讀的才有可能成為知識。知識是生產(chǎn)力,資訊不是。
所以在這個層面上說,閱讀經(jīng)典才是有意義的?,F(xiàn)在全中國每年出版好幾萬種書,新創(chuàng)作的書,何為資訊、何為知識,有時候我們不太能分辨得清。但是經(jīng)典有個好處,就是經(jīng)歷過歷史上無數(shù)有識之士的篩選,留存下來是知識的可能性要大得多。換句話說,讀經(jīng)典的“錯誤率”要低得多。
《三國演義》和《西游記》是我一直讀也一直能讀出新意的經(jīng)典。
《三國演義》之所以好讀,因為它基本上把各式各樣的人一輩子能做的所有對事,和難犯的所有錯誤都寫了出來。其實亙古以來,用大數(shù)據(jù)分析,人的種類無非幾種。無論職場、情場、商場,博弈中也不外乎幾種模式。所以在不同的處境下讀《三國演義》,總是能給人帶來新的體會。
不過,少年時讀《三國演義》多是崇拜成功人物的成功故事,尤其喜歡那些橫空出世的天才型人物,文的如諸葛亮、周瑜、司馬懿,武的如關羽、張飛、趙云……但是上了點年紀,反而喜歡看那些失敗人物的故事。什么袁紹、袁術、劉表、劉璋……成功的人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人各有各的失敗??赡芤彩且驗槟昙o大了,人變得越發(fā)“輸不起”,從頭再來的機會小了,于是更關注失敗,不要踏入各種前人已經(jīng)踏過的陷阱??傊?,《三國演義》是很值得一讀再讀的。
《西游記》則更有意思,我覺得它的維度更大——好的文學作品一定是維度很大的,閑著沒事讀好,一本正經(jīng)讀更好。少年讀《西游記》,多數(shù)喜歡看那些神怪故事,所以一般都跳過前面的章節(jié),直接看師徒四人降魔伏妖,什么三打白骨精、真假美猴王之類。青年讀《西游記》,更像是勵志故事。好像到了那個年紀,知道人生需要奮斗了,而師徒四人取得真經(jīng)的故事,是最好的勵志范本。而今在職場打拼多年,再讀《西游記》感覺又是新的體驗。好比說,由于現(xiàn)在經(jīng)常招募年輕人來公司,怎樣分辨年輕人有沒有前途呢?《西游記》的第一回就是很好的讀本。孫悟空在見菩提祖師的時候有一段描寫很有趣:“祖師道:‘既是逐漸行來的也罷。你姓甚么?’猴王又道:‘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就罷了。一生無性?!?/p>
你看,孫悟空在被命名之前,是這樣一個好脾氣,完全看不出后來大鬧天宮的潑。而他在面見菩提祖師之前,絕對是個好員工的典范。目標感極強,想要尋找長生之術,就不惜遠渡重洋地去拜師。而找到師父之后,就不管要付出多少努力與代價,也要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孫悟空能屈能伸,一諾千金,絕世好徒弟。師父應該尋找怎樣的徒弟重點栽培呢?當然應該尋找孫悟空這樣的。
三、教育最重要的是傳授一套好的思維方式
久負盛名的日本企業(yè)大師稻盛和夫在他的經(jīng)典著作《活法》中給出過一條所謂“人生方程式”,即:人生·工作的結(jié)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
稻盛和夫認為,在這條方程式中“思維方式”是最重要的。稻盛和夫?qū)懙溃骸啊季S方式’之所以最重要,在于它有方向性,就是說‘思維方式’有好有壞。根據(jù)‘思維模式’的不同,有的人熱情和能力向好的、正的方向發(fā)揮,有的人卻向壞的、負的方向發(fā)揮。因為這個‘思維方式’存在負數(shù),所以熱情和能力分數(shù)越高,而‘思維方式’是負值時,三者相乘的結(jié)果(人生·工作的結(jié)果)就是一個很大的負數(shù)。那些智能罪犯把滿腔熱情用在欺詐、盜竊之類的‘工作’上,因為‘思維方式’是負數(shù),下場一定不妙。”
可見教育最重要的是傳授一套好的思維方式,思維方式有誤,越努力越失敗。
兒子去上幼兒園,老師第二天就開始教《快樂的家》。真討厭啊。因為所謂“快樂的家”是有預設的,其標準制式是:爸爸、媽媽、寶寶、狗。教科書告訴我們,這樣的家“快樂”,卻不教我們不是這樣的家也并不一定不快樂。每次看到這種場景就會想:如果有單親家庭的孩子坐在課堂里,會怎么想?孩子或許會暗忖:我的家是不快樂的吧?教育者,為什么要教孩子這樣的分別心呢?
“分別心”是一套思維方式,人類一切的判斷和反應,都基于藏在心底的思維方式。智者說,俗眼觀世紛紛各異,法眼觀世樣樣皆同。所謂擁有“法眼”,不外乎了解到人類的幾種最基本的思維方式,一眼看透了一個人的思維方式,于是這個人面對一件事會作出怎樣的判斷,也就可以預判了。
比如,會認為“快樂的家”有一定制式的教育者,通常也會想當然認為“優(yōu)秀的學生”有一定的制式。因為在他的世界里,所有東西都有一把標準的尺去量度,然后把不符合“標準”的學生歸類為“不合格”。這樣的教育者教出來的孩子,通常也會套用這樣的思維方式。如果孩子幸運善于應付學校制定的種種游戲規(guī)則,就會成為老師眼中的“優(yōu)等生”;而倘若不幸孩子并不習慣制式教育,就會被歸類為“壞學生”。歸根到底,教育就是傳授一套思維方式。
所以很多家長只關注孩子在學校學到什么知識,這其實是不那么重要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傳授一套好的思維方式。知識的獲得其實十分容易,而在接受教育的初期學到一套壞的思維方式,則將成為孩子一輩子揮之不去的負累。相信大家都見過那種在考試教育中春風得意,而在職場上卻四處碰壁的人。這就是思維方式的問題,其思維方式被限制于考試教育的游戲規(guī)則,實際并不優(yōu)秀。
當然,社會有其運作慣性,思維方式的升級從來不是容易的。無論在學校還是在職場,你都會遇到思維方式落后的人,而且不得不與其進行協(xié)作。你無法逃避,只能在博弈中盡量找到平衡點。我面對“快樂的家”這種問題,應對的方法是盡量拓展孩子的視野,讓他見識人生所謂“快樂”的可能性。一方面,并不否定老師所說的“快樂的家”是一種快樂;一方面,想辦法告訴孩子除了那種“快樂”,世界上其實還有無數(shù)種快樂,快樂是人的內(nèi)心體會。
畢竟,人生而沒有分別心,成長是一個建立分別心的過程。但人生的修行,又是擺脫分別心的努力。聽上去很矛盾有沒有?這不就是人生嗎?
四、最好的教育是Bildung而非Education
喬布斯說:活著就要改變世界。所以人們崇拜喬布斯,向往能造出蘋果手機這樣的壯舉。而相比之下,閱讀好像是無法達成這一目標的。但是,閱讀不能改變世界,卻能改變世界觀。世界依舊,但如何看待世界是選擇。
今人熟知的教育,英文叫Education,強調(diào)的是引導。相比之應試教育,已有進步。但它是很有局限的,主要的弊端在于目標性非常強,而且有一個明確的考核機制??己藱C制一旦固化,就容易形成套路,讓善于玩套路的人鉆空子。而有人或許會問,考核機制何以一成不變呢?因為考核機制之所以為考核機制,一套機制就是一臺機器,有運作慣性,改變不易。況且機制下會誕生既得利益者,他們會協(xié)力阻止改變。這套機制下,培養(yǎng)出來的往往不是有理想、有情懷、有抱負的人,而是適應這套考核機制的“人精”,所謂“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英文從德文中吸收了一個詞,叫Bildung,是德文中“教育”的意思。為什么英文要從德文中吸收詞匯呢?因為實在于英文世界中沒有相對應可翻譯的詞匯。和Education不同,Bildung恰恰是一套沒有標準、沒有制式、沒有考核機制的教育。它強調(diào)的是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啟迪,“教育者”對“被教育者”的所有起心動念、舉手投足,都在“教育”的范疇。
Bildung這個概念似乎是黑格爾提出的。在《精神現(xiàn)象學》中,黑格爾把教育分為兩類:第一類是Bildung,一個長期的、內(nèi)在的、通過發(fā)現(xiàn)和解決沖突矛盾的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自我并實現(xiàn)自我的過程;第二類是Upbringing,是指父母、老師對兒童的教育。首先,在這里,“教育者”不一定是父母、老師,而也有可能是“被教育者”自身。其次,在Bildung的語境下是沒有“完成”教育一說的,只要在人間行走,就沒有結(jié)束的時候。
有一次,我和當代自由主義大學者林毓生教授對談,那是林教授第一次詳細回顧他自己的學術生涯,尤其是教育成長。眾所周知,林教授是哈耶克和阿倫特兩位大師的學生。而阿倫特不愧是德國學者,她的教育體現(xiàn)了Bildung的精神。對談中有一段,林教授講述了阿倫特平時給他們上課的情景——
阿倫特是非常認同德國文化的。德國的修養(yǎng),德國的知識分子怎么樣生活,怎么樣的行為,怎么樣的舉止——阿倫特內(nèi)化了。為什么呢?因為阿倫特的老師兼情人海德格爾,是德國的思想大師。她跟我們在一起的時候,已經(jīng)是一個白頭發(fā)的老太太,就像一個祖母一樣,非常有人情味。哈耶克先生是只講學問,不講生活的,從來不講私事。包括我的獎學金,連一句也不提。阿倫特相反,非常有人情味。她抽煙停不住,跟學生在一起也抽。上課呢,她說,你先把你的論文給我看一看??赐辏f這個很好,你可以來。什么時候上課?禮拜六下午,到她家里去。她住在一個教授飯廳的樓上,有一個小的公寓,里邊有一個書房、一個客廳、一個廚房、還有一個臥室跟洗手間。上課上到一半,老太太要招待我們學生,從廚房里把她做好的小點心拿出來,每個人吃,然后打開一瓶法國的下午酒,休息25分鐘,當我們都是她的孫兒一樣。但是我不會喝酒,第一個學期,人家喝我也跟著喝,不行,有點忽忽悠悠。下面講的什么我都記不住了,所以下一次我就意思意思,就沒有喝那么多。
在刻板的印象中,這類瑣碎的生活細節(jié)沒有人會當成“教育”。可是當一位舉世聞名的學者,回顧自己和老師的學術交往時,卻濃墨重彩地講述了這一段?;蛟S,只有在事后回顧的時候,人們才更能清楚地知道什么才是對自己影響最大的細節(jié)吧?這就是現(xiàn)階段我對“教育”二字的理解。
我的教育觀,包含在我的世界觀內(nèi)。它一直在改變。這世界觀是怎么改變的?即通過閱讀。“閱讀”者,不限于讀書,而是所謂“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廣義的“閱讀”,應該包括“讀”人、“讀”物、“讀”事、“讀”世界……我知道,Education的教育很強大,并且仍將繼續(xù)強大下去,我們的孩子,也是要考核的,我改變不了。然而,起碼我的世界觀改變了一點點,我能改變我自己,或許也能影響身邊的一些人。那么,又怎能說這不叫“改變世界”呢!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問對教育”,作者許驥。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