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吳子?。何覀?yōu)槭裁匆Wo孩子的叛逆

作者:造就 發(fā)布時間:

吳子健:我們?yōu)槭裁匆Wo孩子的叛逆

作者:造就 發(fā)布時間:

摘要:叛逆行為是不是錯誤的?我認為并不能簡單地說對還是不對。

今年春天,我參加了包玉剛實驗學校(以下簡稱“包?!保㏑UN-A-WAY俱樂部成立五周年的一次活動。
俱樂部成立以來,進行了兩湖三島自行車騎行——環(huán)臺灣島、海南島、崇明島、太湖、千島湖騎行。
初中同學最多要騎到900多公里,小學三年級同學也能騎行500多公里。
在去活動的路上,我問八年級參加過騎行的一位女同學:“你到包校來了以后,哪件事讓你到現(xiàn)在還是印象非常深刻的?”
她說,到包校一年級的上第一節(jié)課,班主任提出了三個問題:

你和別人一樣嗎?你有什么不一樣?你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嗎?

1.jpg      
這三個問題,包括后來同學們的回答,一直伴隨著她八年的成長,讓她感到自信。
當然,我們提出這三個問題是容易的,但是由這三個問題所引發(fā)出來的許多預想不到的事情,卻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須予以思考并且認真解決的。
我想給大家講講三個發(fā)生在包校真實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黑客。

有一次在中學校長會議上,分管品格教育的領導反映,最近包校的網(wǎng)絡被入侵了,黑客是一個七年級的學生!

由于他進入網(wǎng)絡可以看到我們所有的郵件,所以必須嚴肅處理。
但我認為應該先了解事情發(fā)生原因,調(diào)查后才知道,這個學生想看一下包校的網(wǎng)絡安全設置到底是什么樣的水平;他也想檢驗自己信息技術的能力。

2.jpg
再進一步了解下來,這學生是六年級轉過來的,入學才兩周。
我們的信息主任請他的家長到學校來說,孩子的信息技術能力已經(jīng)達到高中的水平,六年級課程已經(jīng)不能滿足他的需要了,建議家長可以在外面找更好的機構進行培訓,并且推薦了一些學習網(wǎng)站。
由于這個學生在四年級時每天玩游戲到凌晨4點,家長雖然把電腦收掉,但還繼續(xù)提供機會給他進一步學習,這次聽到信息主任的鼓勵后,更激發(fā)了他在信息技術方面的能力。
后來,他和其他同學所發(fā)明的導盲手機,獲得了上海市青少年科技創(chuàng)新大賽一等獎。又獲得了中國科協(xié)的肯定,作為中國科協(xié)英才計劃的一員參加各種國際計算機論壇。
現(xiàn)在他的導師是復旦大學計算機和軟件學院的院長。最近,他所設計的智能環(huán)境監(jiān)測系統(tǒng)也在包校正式運用。

第二個故事——《光明與黑暗之書》。

有一天,在包校中學部的宿舍里,熄燈了,但是一個舍監(jiān)老師突然聽到有聲音,看到兩個男孩在用電腦討論什么。當然按照宿舍管理的規(guī)定,電腦肯定就收掉了。

第二天了解情況以后才知道,這是八年級兩個男孩正在創(chuàng)作一部小說,叫《光明與黑暗之書》,是描寫18世紀普法戰(zhàn)爭的小說,其中有兩個主人公,一個是德國士兵,一個是法國士兵,通過描寫他們的內(nèi)心活動,來展示出戰(zhàn)爭的整個場景。

3.jpg

由于出版社馬上要出書,他倆只能利用晚上來趕。

舍監(jiān)老師知道這個情況后,不僅沒有按照紀律處分,還把電腦還回去,創(chuàng)造機會讓他們?nèi)?chuàng)作。
更重要的是,在普法戰(zhàn)爭中,法國視作正方,德國視作反方,所以法國是光明的,德國是黑暗的。
但是他們創(chuàng)作過程通過討論有時甚至是激烈的爭論后發(fā)現(xiàn),光明中也有黑暗,黑暗也有光明,人的個性是完整的。

為什么會有這樣的思維呢?

就是因為包校無論哪一門課程,都非常注重培養(yǎng)孩子的批判性思維,對一個問題不能簡單地說這個就是對的,那個就是錯了。

第三個故事——抽水馬桶。

有一天在小學部,保潔工突然聽到衛(wèi)生間里有聲音,打開一看,一個小男孩正在那里在拆裝馬桶的水箱。
課后我們把他喊到辦公室了解情況,原來他想研究一下馬桶抽水的原理和構造。

4.jpg

我們又把家長請來,才知道這個孩子從懂事開始,除了他父親的名貴手表,家里所有的東西他都可以拆裝。

那他為什么在學校里面拆?

因為家里的馬桶是連體的,學校是分體的。

家長知道以后,當然進行了批評教育,但同時你們知道家長做了什么事嗎?

他特地買了個馬桶,讓孩子在家里拆裝。

后來這個孩子在香港舉辦的樂高國際競賽中獲得了一等獎。

回想當初我們面試這個孩子的時候,他差點沒被招進來,為什么?

坐不定。

從我們的心理行為規(guī)范來看,好像有點“問題”,但是經(jīng)過討論大家覺得,說不定他在琢磨事情,這說明他應該是具備創(chuàng)新能力的。果然不出所料。

5.jpg

所以我想通過這三個故事讓我們思考一個問題——

“如何應對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叛逆行為?

叛逆行為是不是錯誤的?

我認為并不能簡單地說對還是不對。

現(xiàn)在不少學校在上課時,老師要求學生安靜聽課、舉手發(fā)言、手放到背后,不許交頭接耳、不許看與學習無關的書、不許頂撞……都是不!不!不!

這樣用“不”來培養(yǎng)的孩子,能有創(chuàng)新能力嗎?

我想,我們?nèi)绾蝸硖幚砑s束管教和保護叛逆這兩者的關系?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我認為對孩子叛逆的寬容,就是保護孩子的創(chuàng)造力。

最近一個很熱的名詞就是“工匠精神”。

在德國,孩子們從幼兒園、小學開始,老師和家長就按照他的個性特長來設計專業(yè)發(fā)展路徑,60%的孩子進入了專業(yè)職業(yè)技術學校。

6.jpg

所以德國的工業(yè)水平和產(chǎn)品技術是世界一流的,因為它盡量讓每個孩子都按照其個性來發(fā)展并取得成功。

“所以我想,教育的本質(zhì)就是讓孩子們享受成功的喜悅。

我從教已經(jīng)40年,以前在建青實驗學校工作的時候,對從幼兒園到高中的學生們做了跟蹤研究,并寫成一本書:《教育在哪里——一個校長的365天》。

我認為,研究學生就是研究教育,研究孩子就是培養(yǎng)孩子。

怎么做呢?

通過觀測-記錄-研究-分析-歸納,從而知道孩子在發(fā)展過程中何時需要呵護,何時需要指導、幫助和支持。

在這本書中,有一個發(fā)生在幼兒園真實的故事。

有一天上課,老師拿出一幅畫,上面是畫了一只眼的大熊貓。

7.jpg

老師問孩子們這幅畫對不對?

除了一個孩子說是對的,其他孩子們都舉手說“不對”,孩子們發(fā)生了爭論。

但老師不是簡單地下結論,而是讓說對的孩子來做解釋。

他說:“有一次媽媽帶我到動物園,我就看到了一只眼的大熊貓。”

他上臺用畫了一只大熊貓的側面,的確就是一只眼睛。

這時候老師說,這兩種回答都是正確的,就是看從哪個角度去觀察事物。

8.jpg
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曾說過:“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

我想,我們都經(jīng)過河流,但河水在不斷流動,河水里的魚啊、樹葉啊,也是不斷流動。

不管是老師、校長還是家長,我們不可能碰到個性完全相同的孩子,所以想讓他們獲得成功,首先就要呵護那些所謂的叛逆行為。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造就”,作者覃雨。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造就;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造就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吳子健:我們?yōu)槭裁匆Wo孩子的叛逆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