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的風口日新月異,前年的VR如今已經鮮有人提及,去年熱鬧了一年的共享如今也落了下乘,同樣自2015年興起,2016-2017年大熱的知識付費,卻在今年年初的“直播答題”過后,漸漸淡出視野。
如今時下提到的知識付費,廣義來說分為兩類,一類是有明確知識類需求項目,另一類是泛娛樂化的娛樂項目,狹義來說就是指前者。但同屬月知識付費下,娛樂向與知識向的發(fā)展態(tài)勢卻截然相反。
如今版權意識的不斷攀升,知識付費風潮的興起,讓視頻、小說等娛樂類項目的付費已經成為社會常態(tài),為娛樂付費持續(xù)不斷地升溫發(fā)熱。但反觀知識類需求項目,在經歷了短短兩年的風口期便已跌落神壇,于今已經鮮有人提及。
01留存>拉新的互聯(lián)網下半場:復購率低下是致命傷
拋去傳統(tǒng)意義上的教育類活動,線上知識付費的發(fā)家史,確切地說應該從2015年算起,2015年3月果殼上線在行APP,進行一對一線下咨詢,同年12月,得到APP上線。這二者連帶著之前的知乎、果殼等,都被算作知識付費的萌芽期。
線上知識付費的爆發(fā)期在2016年,3月千聊上線、5月知乎推出知乎live、值乎問答、5月分答APP上線、6月得到推出訂閱專欄、12月喜馬拉雅推出付費節(jié)目《好好說話》、12月微博問答上線。
據《中國共享經濟發(fā)展年度報告2018》顯示,在過去的2017年中,有知識付費意愿的公眾人數(shù)暴漲了5倍,知識付費用戶達到近8000萬人??梢哉f當初的知識付費也稱的上一時風光無限,整個2017年社會都沉浸在一種“學習”的風潮,隨處可見新時代的中、青年們在地鐵上聽著廣播,看著訂閱內容。
一個標志性的轉折點發(fā)生在2017年的10月,一篇名為《羅振宇騙局》掀起了一次全網對于知識付費欄目的大討論,一時間不少用戶重新審視自己選擇知識付費的起因與獲得成效,也為這個炒熱了的行業(yè)澆了一盆冷水。
根據艾瑞咨詢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在線知識付費市場及發(fā)展趨勢分析》數(shù)據顯示,隨著用戶在使用知識付費產品的過程中間,對于內容的辨別和篩選能力的提升,即使是中上游內容方的在線知識付費產品平均復購率也僅為30%。
根據調查,在流失的這部分人群中,一小部分是因為可以從其他渠道免費獲得這部分知識,而更多流失的用戶群體則更多地是對內容的失望,或者說覺得這些訂閱內容沒有達到他們預期的成效。
知識付費欄目的火爆引來了資本與用戶的不斷涌入,也引來了不少投機取巧者,最簡單的就像前幾年很流行的“成功學”。
成功學真有嗎?有,《周易》里“天行健,君子當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當以厚德載物?!本褪侵袊钤嫉某晒W,在西方,也有卡耐基的《成功學》,不能否認確實一些經典著作中有涉及成功學內容的。
但以往市面上成功學大多是什么貨色?找?guī)讉€有成功經驗的人做背書,甚至連這些背書都是造假,開始在各種渠道兜售,利用當下年輕人渴望成功,急功近利的心理,在迎合互聯(lián)網浪潮下幾個迅速成功的大佬例子,多數(shù)以一種病態(tài)的情緒渲、傳播,然后大多撈一筆就銷聲匿跡,或者換下一個IP繼續(xù)圈錢。
成功學僅僅是一個例子,類似打著知識付費幌子撈錢的項目還有很多,這其實也是一種反規(guī)模效應:
一般來說,一個行業(yè)的規(guī)模越大,相對的體驗就會越好,也就越容易鎖住用戶,持續(xù)發(fā)展。但當一個行業(yè)的規(guī)模擴張到一定程度之后,它每擴張一個點,它的質量就會下降,那么它獲客就會變難,用戶留存就會下降。
知識付費行業(yè)蛋糕夠大,一家難以獨吞,也因此容納下更多的玩家入局,但缺乏一個能夠衡量內容質量的行業(yè)規(guī)范,導致內容上的參差不齊,只重數(shù)量而不重質量。
而我們常提及互聯(lián)網下半場的一句話是“流量紅利消失”,而這實際上就是互聯(lián)網上下半場流量數(shù)量與質量的側重發(fā)生了轉變,上半場野蠻生長,重的是流量的數(shù)量,以數(shù)量來撐起企業(yè)成長的場景;到了下半場,紅利的消失實際就是流量的獲取變貴,這時流量的質量>數(shù)量,留存>拉新。
顯然質量參差不齊的知識付費,在如今重質量,重留存的互聯(lián)網下半場舉步維艱,用戶在知識付費方面的消費也愈加的理性。
02精簡娛樂化與垂直細分化:避開“中產焦慮”的沖動行為
其實很多知識付費的成效之所以達不到用戶的預期,導致復購率低下的原因之一,也是在用戶身上。
知識付費能夠迅速炒熱,很大程度上源于用戶的“中產焦慮”。
“中產焦慮”是一種泛稱,暢銷書作家方瑩寫過一本書《焦慮的中產》,里面描述了一些中產家庭生存狀態(tài)及成長軌跡,本應該處于衣食無憂的中產家庭,卻陷入了某種群體性焦慮當中,這是一種源于對未來的恐慌和對向上攀爬的希望所產生的焦慮。
而當初選擇訂購知識付費內容的一大部分用戶,并沒有從一開始就有著明確的目標,他們選擇在知識付費內容上消費,更多地就是出于內心的焦慮,說白了就是“買課圖心安”的荒唐心理。
通過在知識上的消費活動,自我暗示自己在進步,在學習,以此尋求一種心理上的自我解脫,消除自己對未來的恐慌。而即使是這種動機的用戶,自我期望還是能夠獲得知識上的進步,而當知識付費活動結束,自己沒有得到實際上的提升時,自然而然會產生一種不滿,這種不滿也很容易從對自我的檢討移嫁到知識付費的產品上,造成對產品的不滿,達不到預期,無法再形成新的復購。
在筆者看來知識付費內容質量上的參差不齊是硬傷,很難通過人為能力去界定,但用戶購買動機上的“中產焦慮”卻是可以避開的,而避開的方式就是內容的精簡娛樂化與垂直細分化。
精簡娛樂化
當下互聯(lián)網時代,突出一個快字,信息傳播快、企業(yè)發(fā)展快、風口轉向快、生活學習節(jié)奏快。而在這種快節(jié)奏的整體風氣下,大多數(shù)用戶變得越來越浮躁,而傳統(tǒng)知識的學習往往需要靜下心來,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確實不符合當下年輕人的喜好。
而且內容形式上,也往往以文字、音頻為主,即使有視頻類也大多是枯燥的教學視頻。當下人們生活節(jié)奏快,閱讀也好,娛樂也好,都偏向碎片化,與此情況下,大段枯燥難以理解的知識,很難受當下大多數(shù)用戶的青睞。
那么能不能嘗試著自己做“泛娛樂化的知識付費”?
內容上可以把一些枯燥,繁瑣的理論二次重解,以當代用戶喜歡,感興趣的話題、人物、事例帶入進去,甚至可以拍攝一些當下火爆的小視頻,能讓用戶以一種輕松愉快的方式淺層次的理解一些知識,并且可以以此為誘因,覺得不滿足時,也許就會更深入的學習這方面的知識。
當今的社會知識付費,如果試著從重度教學向輕度教學的演變,從高學費向多用戶的形式演變,在被娛樂化內容營銷沖擊之下,如何打好泛娛樂化知識付費這張牌,將成為知識付費未來的機遇之一。
這種方式的優(yōu)點是可以使“中產焦慮”下的用戶群獲得娛樂上的多重收益,弱化期望的不滿足感,同時易吸收掌握的內容上,也方便這部分沒有真實需求的群體得到預料之外的知識補充。缺點則是在內容生產上難以實現(xiàn),畢竟我們常說寓教于樂,但歷史上真正能做到寓教于樂的例子很少。
垂直細分化
以母嬰知識付費平臺“年糕媽媽”,脈脈的CXO俱樂部,高頓教育的《賈康談個稅》三者為例。
對于三者的收益和內容這里不予置評,只說三者方向上的選擇。
像年糕媽媽這種精確到母嬰領域的知識付費平臺,其用戶從根源上就不會存在前文所述的“中產焦慮”現(xiàn)象,愿意在其平臺消費的都是有明確目的,想要獲取母嬰知識的用戶群。
像CXO俱樂部這種打著知識付費、培訓的幌子,其實就是建立一個圈層或者社區(qū),去拓展用戶的人脈資源,愿意加入這種圈子的用戶也是直接奔著人脈圈子去的,也不會存在焦慮倒逼的現(xiàn)象。
像《賈康談個稅》這種則是追政策,利用當下個稅改革的政策推行,來吸引用戶的眼球,鮮明的“個稅”內容課程,也能避開“中產焦慮”的現(xiàn)象。
對于很多在“中年焦慮”下選擇知識付費的用戶來說,選擇的往往都是一些或名氣大,或只是覆蓋面廣的欄目,而精準到某一細分領域的知識付費內容,往往都是有真正需求的用戶群,而這部分也是當下知識付費欄目復購率多的。
舒馬赫曾說“任何國家只要具有良好的教育、高度的組織和紀律,不過遭到怎樣的破壞,都能創(chuàng)造出經濟奇跡來。”
文化產業(yè)對于一個國家而言始終起著至關重要的地位,而我國如今的文化產業(yè)站GDP的比重只占5%左右,這一比例在歐美等部分發(fā)達國家中已超過10%。所以對于國內市場而言,知識付費要走的路還有很長,如何實現(xiàn)內容上的自我進化,如何在垂直細分領域多面開花,才是知識付費接下來要思考的重點。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互聯(lián)網深度點評”,作者翟菜花。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