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文科生,你哪有資格讀醫(yī)?”

作者:有間大學 發(fā)布時間:

“文科生,你哪有資格讀醫(yī)?”

作者:有間大學 發(fā)布時間:

摘要:結果,大門敞開卻無人問津,截至招生結束,該專業(yè)一直沒有文史類學生報名。

???è????????-131634588672999897.jpg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今年,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首次對文科類本科生開放醫(yī)學博士報考資格,擬招收2019級“4+4”碩博班學生25名,學制4年。

結果,大門敞開卻無人問津,截至招生結束,該專業(yè)一直沒有文史類學生報名。

或許是因為招生簡章的發(fā)布和報名截止相隔太短,留給文科生的準備時間不夠。但實際上,再給文科生們多寬裕幾個月,估計情況也不會相差到哪里去。

如果一個文史類的本科生,能在看到以下“主要課程”時,還能夠淡然一笑、胸有成竹地遞交報名申請,那我們喊了多年的“通識教育”、“培養(yǎng)復合型人才”的口號,真的算是多少有點實效了。

640.jpg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2019級"4+4"碩博班專業(yè)簡介。

不過,現實其實是,文科生進入醫(yī)學甚至其他理工科類學科繼續(xù)學習的門檻,早在他們讀高中時就已經被砌地老高。

就像是理科場外的流放者,文科生們主動或被動的做出了分科選擇。根據每年填報高考志愿時下發(fā)的《招生專業(yè)目錄》,文科類專業(yè)主要分布在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等八個門類,其中除了哲學、歷史學等專業(yè)(有少部分院校文理兼收),絕大部分專業(yè)都文理兼收。

而到了理科專業(yè)這邊,并沒有哪幾扇門是兼著也為文科生敞開。

也就是說,和理科生還能從文不一樣,一旦你選擇了文科,那你很大可能再也無法獲得理科的入場券。日后的一層層壁壘,都不準我們擁有太多的想象。

我們文科生,哪有資格讀醫(yī)啊。

0.jpg

文理分科,一種在中國大陸、香港、臺灣等世界上部分國家和地區(qū)所實行的一種教育制度。圖/ifeng

讀了文科,你無路可退

上交醫(yī)學院這一項目屬于“4+4”碩博班,只招收來自雙一流大學或原985和211綜合性大學的推免生,而往年更是只接收理科類本科生。

除了上交醫(yī)學院,國內其他醫(yī)學院也在做類似探索,不過它們同樣也只招收指定學校的學生,門檻較高。這意味著,雖然文科生有了選擇,但能做選擇的人非常少。

簡直就是給你打造了一扇窗,但又跟你說開一次窗要收費,價格還很高。

9.jpg

讀醫(yī)的門檻,文科生應該得用攀的。圖/pexels

事實上,文科生的“慘”從高中就開始了。

分科前,成績差一點的學生往往會被別人勸說去讀文科??善鋵嵲谖目葡肟几叻郑膊蝗菀?。高考完,要填志愿,文科生又特別受限。能讀的專業(yè)壓抑了你科學家的想象,而你的理科同學卻通過報考文理兼收的文學類院系,實現了他/她的中文系之夢。

進入了大學,你想轉專業(yè),去活成一篇棄文從理的風骨神話。但學校對轉專業(yè)的種種限制,包括專業(yè)、名額、年級等,都讓你回到人間。

畢業(yè)后,大多數文科生還得面臨著包攬“畢業(yè)生就業(yè)率”、“畢業(yè)生薪酬榜”倒數區(qū)的尷尬。

1.jpg

畢業(yè)要怎么辦?文科生表示不敢想。圖/《最好的我們》

根據麥可思研究院今年發(fā)布的《2018年中國大學生就業(yè)報告》,2017屆本科畢業(yè)生畢業(yè)半年后就業(yè)率最高的學科門類,是只招理科生的工學和文理兼收的管理學,而墊底的是法學和歷史學。

報告評選出了綠牌和紅牌專業(yè),前者指失業(yè)量小,就業(yè)率、薪資和就業(yè)滿意度綜合較高的專業(yè),后者則相反。軟件工程、網絡工程、通信工程等這些純理科專業(yè),連續(xù)三年都是綠牌專業(yè)。

而法學、歷史學、漢語等文科專業(yè)則被評為2018年的紅牌專業(yè),其中法律事務、語文教育專業(yè)更是已經連續(xù)三屆被評為紅牌專業(yè)。

說這些專業(yè)越讀越窮、越讀越窄,真不是在嚇唬文科生。

8.jpg

不分文理,你敢讀嗎?

交大此次項目的模式,和美國醫(yī)學生培養(yǎng)模式相似。

美國高校本科沒有醫(yī)學專業(yè)。而醫(yī)學專業(yè)的申請也不設專業(yè)限制,想從醫(yī)的學生必須先在本科階段完成規(guī)定的數理化等先修課,才能申請醫(yī)學院。

美國高中也不分文理。進入大學后,學生可任選專業(yè)。并且只要修過相應課程,轉專業(yè)很容易。不得不說,這樣的學業(yè)模式讓他們更自由。

7.jpg

在美國的高中,沒有文理分科這一說法。圖/pexels

我國的文理分科始于建國初期。1977年恢復高考過后,為了分類選拔人才、加強對專業(yè)人才的培養(yǎng),高中文理分科趨勢加劇。

其實,人們早就發(fā)現了文理分科的弊端:文科生在理工的知識方面一直偏于薄弱,理科生看不起文科生的同時,可能也搞不清五代十國究竟是什么時候;對學生求知欲的呵護不足,專業(yè)招收有限制,不利于對人才的全面培養(yǎng)等。

而對高考改革的籌劃,也從很早就開始了。

1999年,廣東率先實施了“3+x”高考科目改革,必考科目為語數外三門,再另選兩門組成科目X,后者可以文理搭配。但其因分數標準等問題最終停用。

2002年的江蘇高考也曾嘗試過考九門功課,涵蓋了語數外和所有副科,卻導致學生壓力過重,于是第二年就取消了。

2.jpg

喊了那么久的趨勢,仍是難成形。

2014年9月,新高考改革總方案浮出水面,最大的亮點之一就是不分文理科。根據計劃,改革分四批進行,上海和浙江是首批啟動試點。

但這一次也并不順利。如果學生可以從多門課程中任意選考,自由組合,那學校就必須開展“走班教學”。這樣的要求在一開始提出時,對于上海浙江這種教育資源相對充裕的省份而言,一些學校也難以應付,更別說其他地區(qū)了。

走班會帶來教室緊缺,學生科目興趣的選擇又暴露出師資不足;而綜合素質的考量又要求學校安排一些創(chuàng)新的課程,它們必須更前沿、更受歡迎……

這些對任何一個習慣了應試教育的學校來說,都不是一個短時間能應對自如的挑戰(zhàn)。

09.jpg

有多自覺,就有多少壓力。

真正推倒文理之間大墻的模式,至今仍未被牢固地建立起來。不過,在質疑制度的同時,我們可能要先問問自己在多大程度上想改變它。

畢竟,高考改革屢屢碰壁,第一堵拔地而起的墻更可能是你和你爸媽。

“唉,還是高考相對最公平了……”

2018年,原定全國將有18個省份開始實行“3+3“的新高考模式,即你可以用固定的三門語數英搭配其他六門課程的任三門。不過,改革的老大難再次上演:其中有10個省份表示推遲實行。

這一次,除了不分文理,改革還將學生綜合素質的評價考核作為高考錄取的參考條件之一。

這種綜合化、反單一的趨勢,雖然給予了學生更多的選擇,但還是有很多人懷疑:這樣真的好嗎?

89.jpg

擠獨木橋的人群,哪能容得下另開的捷徑?圖/sohu

畢竟,該怎么去測量,是一個關鍵又難統(tǒng)一解決的問題。

比起單面向的考試,綜合的考試測量的不僅僅是學生的能力,更是他們背后所倚仗的家庭資源,城市資源等。一不小心,“寒門難出貴子”的論調恐怕又會卷土重來。還網友調侃道:“坑的全是勞苦大眾,受益的全是中產以上的家庭”。

這一面是對不分文理的高聲倡議,而在另一邊,呼喊“公平”的聲音,也從未停止過。

以浙江為例,評估方式在方案中被概括為“客觀記錄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和個性發(fā)展情況”,但在具體落實時各校情況又難以統(tǒng)一。到最后,各高校更是以自主招生的方式又單獨設立新的應試標準。

909.jpg

繞來繞去,可能又回到了原點。

而此前,中國人民大學招生就業(yè)處原處長蔡榮生在自主招生時利用職務便利,為考生提供幫助,收受賄賂上千萬元。諸如此類的“作弊行為”,又讓人們對考生綜合素質考量標尺的不清晰產生了質疑,大呼新高考不夠公平。

繞來繞去,似乎回到原點才是最簡單輕松的做法。

如果能夠選擇,我猜你很大可能,不會冒險選擇參加新高考吧。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有間大學”,作者日記,編輯秋褲,排版明明。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有間大學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有間大學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文科生,你哪有資格讀醫(yī)?”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