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 未微 12月4日
12月3日,在GES2018未來教育大會上,來自中央及地方的體制內教育研究者們,圍繞教育供給側改革這一話題進行了探討。在東部、中部和西部,教育的資源分布和需求狀況各不相同,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難點也各不相同。觀一葉而知秋,通過這篇文章,或能對我國教育改革的地域復雜狀況有更直觀的了解。
圓桌主持人: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智能技術與應用國家工程實驗室主任、北京師范大學智慧學習研究院聯(lián)席院長 黃榮懷
參與嘉賓:
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原主任 張力
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主任 張志勇
北京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李奕
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 倪閩景
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 崔昌宏
以下為嘉賓演講實錄(芥末堆整理)
一、各省有哪些教育供給側改革的嘗試?
主持人(黃榮懷):各位朋友,下午好。談到教育改革我們經(jīng)常把問題歸結到我們今天的體制、制度,所以這個論壇的主題是——供給側改革走向何方:教育的需求與滿足。
我們今天邀請到了我們幾個地方的領導同志來一起探討目前的教育供給側如何改革。第一位邀請到的是國家教育咨詢委員會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fā)展研究中心原主任張力先生。他是非常資深的專家,也幫助國家在政策起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另外我們請到了北京市教委的李奕副主任,一直在前線做了很多的工作。另外我們上海市教育委員會副主任倪閩景先生,山東省教育廳一級巡視員、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主任張志勇主任,還有四川省教育廳副廳長崔昌宏主任,他們各自從不同角度會有一些分享。
首先請張力主任談談供給側改革這個概念到底怎么理解?然后我再問問其他省的同志。有請。
張力:首先,供給一定是針對需求而言的。黨的十九大報告做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fā)生新變化,這樣一系列重大的歷史性判斷。可以說,人民群眾對教育和學習的需求在迅速地分化。但是供給側提供教育服務的機構和體制機制,還是沿著原來的慣性在運作,沒有迅速地對需求的分化做出足夠的反應,這恐怕就是大家今天所關心的問題。
學習和教育都是一種服務。世界銀行通常把政府和市場提供的服務分成兩個部分:公共的和非公共的。在中國的政策話語當中。已經(jīng)把公共的服務切一刀,就是區(qū)分基本的和非基本的。我們將來有可能通過政府配置的公共資源和市場配置的非公共資源來提供供給。而這種供給的格局,包括學校系統(tǒng)和社會的各個方面的用戶,現(xiàn)在還在磨合期。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張力老師。他談到兩個關鍵詞:一個是資源,一個是服務。我想從北京的李奕主任開始,談談他們的理解。有請。
李奕:謝謝黃老師。關于教育供給我們的理解是逐步深化的。早期我們知道每一個人都是教育的供給者,我們都是家長,當然也是老師。只不過我們供給的內容不一樣,作為老師供給的是教案、課堂教學和作業(yè)。家長供給的是對孩子的每天的呵護。所以在2010、2012年,我們談到了以人民為中心、以孩子的成長為中心,我們的教育的供給應該做什么樣的調整?是不是還按照特級教師和專家的想法提供供給?還是要滿足孩子在未來發(fā)展過程當中成長的需要?
當時我們找了一個比較敏感的切入點,就是中高考的命題。中高考的命題也是一種供給,它供給的是學生在高利害的兩個小時到兩個半小時里消費的試題。我們僅僅把實體作為工具劃分出等級?還是讓有不同能力的孩子在這樣的消費過程中也有所展現(xiàn)?
當時在試題供給結構上做了一個大的調整,就是題目的可選擇。所以當時北京高考的語文作文題是可以選擇的,既可以選擇寫議論文,也可以選擇寫記敘文。這當然給我們的閱卷和評判帶來一些困難,但是這樣的供給滿足了不同類型的孩子在考試消費過程當中的成長需要。從作文題的選擇做進一步的延伸,到題目的可選擇,答案的開放性,合理即給分,這都是我們在早期供給中做的一些探索。
這些年我們圍繞著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四個層面來調整供給側的結構。比如說在家庭里,供給的調整包括成長比分數(shù)更重要,要關注孩子的成長,家庭教育的供給是圍繞孩子成長。在學校這個層面上,環(huán)境和氛圍比標準更重要,要為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氛圍。比如最近推出的走班教學,給孩子更多的活動空間,勞動教育和藝術教育的增長,其實都是為了創(chuàng)造良好的氛圍。從政府層面上來講,促進教育發(fā)展的新動能的形成,比簡單的硬件投入和資金的投入可能更重要。從社會層面上來講,開放和合作比數(shù)量更重要,建立更廣泛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服務于孩子的整體成長。這些年我們做了一些嘗試,比如在北京有學生的社會大課堂,有面向初一、初二學生科學動手實踐活動,都是把孩子趕到學校之外和新同伴一起接觸新學習材料,接觸新的教學和老師,讓他有更廣域的供給,突破一所學校的教育供給。面向老師我們有開放型的教師進修活動,也讓老師穿越學科邊界,甚至穿越學段邊界,有更多廣泛的教育的吸收和相互的借鑒。最近我們依托北師大高精尖研究中心推出了雙師工程和智慧學伴。在網(wǎng)絡虛擬空間上為學生提供一種新型的教育供給形式,在供給形式、供給節(jié)奏上做出一些探索。讓每個北京孩子有更多的老師,能夠進行互動,交流,獲取他喜歡學習的東西。還能夠有更多的志同道合的同學一起交流,形成智慧學伴。所以這方面我們在做探索,為國家和社會提供更多的教育保障。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他提的關鍵詞有幾個,從高考命題開始,談到資源有效配置,談到統(tǒng)一戰(zhàn)線,大家的協(xié)同工作,最后是信息技術,通過雙師方式怎么提供更好的服務。謝謝李奕主任。下面有請倪閩景同志談談上海的情況。
倪閩景:教育是從供給側談的,學習是從需求方談的。從政府部門來看的話,供給側實際上能供什么呢?一個是學習的空間,比如學校。一個是課程,還有一個就是教師,但是還有一種類型的供給,我覺得是為供給側提供供給的。比如說評價,比如說PISA考試??赡芗议L并不需要PISA考試,孩子也不需要,但是政府需要知道學校的教學情況和課程實施情況。上海從2009年開始參加PISA考試,當時我們沒想到會拿第一的。只不過想去看一下人家怎么做評估的。數(shù)學,科學和閱讀用什么方式來可以普遍地在一個城域的層面上來判斷教育質量。通過兩輪的學習,我們有團隊深入到了命題和運作的過程中,就形成了我們上海自己的評價學校和區(qū)域教育的辦法,我們把它稱之為綠色指標。我認為它是一個供給側非常重要的一項改革。
我們把原來無法體現(xiàn)的一些指標納入了綠色指標。比如說師生關系,我們甚至把它稱為教育成功的第一指標。包括學生對學校的滿意度、學生的體質健康、近視率,都納到對學校辦學質量的評價考察中。用評價方式引導學校做出改變。
供給的角度容易產(chǎn)生一種錯覺,如果我對某一些學校給予特殊的關注、給予特殊的投入,這個學校就好起來了。這是過去二三十年前重點中學、重點小學,中心小學的做法,這種做法在現(xiàn)代已經(jīng)不適合了。
在要求教育均衡的大背景下,在資源配置方面,重要的是從行政命令轉化為思想引領、專業(yè)引領。上海在做一個很重要的項目,叫新優(yōu)質學校。新優(yōu)質學校項目是政府提供的一種新的辦學策略,就是改變我們把這個學校變好就要給它多一點錢、給它招好的學生、給它好的老師。而優(yōu)質學校的做法是不挑生源,還是原來這些老師,但來改變校長和老師的辦學觀念。更多地關注學生,通過和綠色指標之間的互動,讓我們的家長也開始更多地關注孩子的成長和全面的素養(yǎng)。用這樣的方式來改變一所學校。而且這些做法都是學校自己提出的,要加入新優(yōu)質學校團隊。
有的專家會說,你們上海什么時候搞新優(yōu)質學校了?你們老優(yōu)質去哪兒了呢?實際上新優(yōu)質學校不是掛牌,不會說這個學校掛一塊牌子它就是新優(yōu)質學校了。它是一個項目,是一個行動。所以對政府部門來說,應該改變原有的一個行政思維方式。如果能夠通過發(fā)一個文件,就能做到的事情,就不是內涵發(fā)展階段的事情。我們的供給方怎么更加體現(xiàn)它的內涵,更加體現(xiàn)它的思想性,這是我們教育部門應該考慮的。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倪主任。他從評測的角度看,用目標導向引導行為改變。下面請四川,看看這邊有什么一些新的做法?有請。
崔昌宏:謝謝主持人。今天談供給側改革在教育,供給側原本是一個經(jīng)濟概念,準確的提法是“供給側結構”,具體指三去一降一補——去杠桿,去產(chǎn)能,去存量,降成本,補短板?,F(xiàn)在我們講教育,怎樣通過增加供給,提高需求的適應性和靈活性。剛才幾位領導都講了,專家也講了,是讓我們的需求去跟我們的供給相適應,對供給實際上提出了很大的要求。
四川的教育是中國的一個縮影。成都平原的教育可以和我國東部整體比肩,但是我們也有教育水平相對落后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比如甘孜、阿壩、涼山。所以我們四川在供給側教育方面關注點仍然放在數(shù)量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普及率上。
還有規(guī)模和結構問題,這兩者是密切相關的。義務教育以后往學前發(fā)展,還是往普通高中發(fā)展?我們感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前教育非常重要。有一個俗語,三歲看小,七歲看老。像在涼山州這些貧困的地方,為我們的兒童提供良好的學前教育,對今后成才、成人都非常有好處。在結構上應該去統(tǒng)籌考慮。
另外就是質量、效益如何共享,怎樣讓成都平原地區(qū)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在全省的貧困地區(qū)和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得以共享。四川很多年以前就實施了民族地區(qū)教育十年行動計劃,當中有一個比較突出的,就是我們搞的9+3。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學生在當?shù)貐^(qū)接受九年義務教育以后,再花三年時間到我們的城市來接受免費的中等職業(yè)教育。同時,我們還實施了15年免費的教育,近期我們也在涼山州開了一村一幼,這個甚至在藏區(qū)很早就有了。我們關注教育公平,同時也關注質量。七中的網(wǎng)校、四中的網(wǎng)校都通過網(wǎng)絡信息化給我們的邊遠的民族地區(qū)傳播優(yōu)質教育資源。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對全國而言,教育改革質量、公平都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四川在這兩方面花了更多精力,在解決公平問題、運用信息化手段等方面,四川做的非常好。下面有請山東。
張志勇:我對教育的供給側改革有三個方面的理解。
首先是教育資源的供給側的結構改革,這是我們各地政府做公共服務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教育資源的供給側改革方面,大家都比較重視校舍的標準化、師資配置的標準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山東在解決這些問題的同時,更加重視人力資源供給的改革。從2008年開始山東著力解決兩個問題——生源的供給和教育質量的出口?,F(xiàn)在很多地方存在高中搶生源、跨地域招生的問題。山東從2008年開始就有一個重大的政策,一直堅持到現(xiàn)在:哪一級政府辦的高中,只能在這級政府的公共服務范圍里面招生。比如這個縣的一中只能在本縣招生,不能跨地域招生,因為納稅人建立這個體系只是為這個區(qū)域的人提供公共服務。政策堅持下來的效果非常好,這是公共治理非常重要的方面。
教師公共資源的配置是影響教育質量另外一個重大因素。在解決城鄉(xiāng)教師資源的配置方面,我們采取了很多舉措,比如給鄉(xiāng)村教師兩房兩貼兩單列。什么是兩房?我們希望鄉(xiāng)村教書的地方有周轉宿舍,城里也有優(yōu)惠購房的政策,孩子可以在城里上學,解決鄉(xiāng)村教師的后顧之憂。什么是兩貼?基層公務員津貼加上交通補助。還有單列評審,比如說專業(yè)晉升機會單列。用這一套組合拳的政策來解決城鄉(xiāng)教師資源配置的差距,效果是非常好的。
第二方面是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供給側的改革,比如說今天講黨的教育方針的德智體美勞,我們的德育、智育、體育、勞動教育,這種教育的供給是不是我們當前應該關注的重大問題?包括統(tǒng)一的課程資源供給和差別化的課程資源供給。供給側改革就以后就會進入到教育系統(tǒng)內部的結構調整,這是非常非常關鍵的。我們山東省在高中推選課走班;在義務教育階段,2015年我們出了一個重大政策,義務教育學校的自主選課日:每周希望有一天或者半天,孩子可以自主的選擇他的課程。
第三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的變革。我們山東在全國首先做了高中教育質量監(jiān)測,監(jiān)測的結果讓我們非常高興,比如說記憶型的學習策略和建構型的學習策略,在解決普通問題上沒有差別,但是對于解決復雜問題來說,建構型學習策略馬上顯出它的優(yōu)點,所以這需要我們全方位的進行系統(tǒng)的推進。謝謝大家!
二、供給側改革的效果如何?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張主任。他說的第一點就是把老師的待遇提上來,特別是山東東部西部的差距在縮小,這是非常非常符合實際的一個做法。第二點談到生源問題,因為在不同學校的平衡中這個問題還是很嚴重,所以進行結構調整。第三就是課程的供給,以及課程各要素是什么關系。所以我想北京、上海、四川、山東都有很多舉措,現(xiàn)在回到另外一個問題層面那就是到底有什么成效?結構上變革的效果如何?我們倒過來說,先從山東開始。
張志勇:我們改革還是見到了很好的成效。重點大學到山東招生,比如說中國科學院招生的40個名額分布在山東不同的17個城市。各地把自己的教育辦好,老百姓對于教育的滿意度提高了,我們的教育生態(tài)就會越來越好。北大清華說山東招生最困難,為什么?因為生源分布太廣,沒有像某些省份集中在幾所高中里面,招生只要鎖定幾個學校就可以,而山東可能會分布到一百所高中。這就是一個重大的變化,百姓對于身邊的高中更信任,對公共服務的質量更信任。
第二點是我們的老師。比如說工資的變化,2015年前,山東各地老師的待遇差別很大,東部老師拿3塊錢,西部老師拿1塊錢?,F(xiàn)在差距縮小到3:2。我們最近開教育局長分管人事的調度會,他們說很多農村的老師不愿意動,因為鄉(xiāng)村交通便利,待遇也好,他不覺得鄉(xiāng)村工作有什么不合適的,這是一個很大的變化。
崔昌宏:我們四川以9+3免費中職教育為例。十年前剛開始推行的時候非常困難,我們把藏彝的孩子放在成都和德陽這些有產(chǎn)業(yè)基礎的城市。剛開始我們執(zhí)教的老師對環(huán)境不適應,但是十年過后我們先后有九萬藏彝區(qū)的民族受益。這些孩子有的留在城市的發(fā)達地區(qū),但大部分回到了他們家鄉(xiāng),為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發(fā)展、穩(wěn)定做出了貢獻。現(xiàn)在我們在彝區(qū)開展一村一幼,重點讓小孩學會普通話。我們調研發(fā)現(xiàn),很多彝族學生輟學的原因是聽不懂普通話,上課接受知識有問題,所以我們現(xiàn)在一村一幼項目重點推廣說普通話。
剛才提到我們成都七中網(wǎng)校,也是隨著民族十年行動計劃開始的,現(xiàn)在網(wǎng)校不僅輻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也輻射到我們周邊的省,比如云南、貴州、廣西。今年開學的時候我們省委書記接到廣西一個學生的信,就是說通過上七中網(wǎng)校他考上了清華,他向我們省委書記報喜,我們書記也給他專門有回復,當時提出我們將通過各種手段,信息共享來共享我們的優(yōu)質資源,讓更多人享受公平的教育。
主持人(黃榮懷):剛才談到成績的時候,崔廳長嘴角都是上移的,特別自豪。盡管有廣告嫌疑,但是工作確實做的不錯。我們看一下上海。
倪閩景:我們每年都請第三方做教育的滿意度測試,結果反應,越是發(fā)達的中心城區(qū)老百姓對教育越不滿意,越是郊區(qū)的越滿意。我們分析原因,主要是因為家長對教育的要求更多樣化。我們以前只提供一種類型的教育,家長不滿意。還有一點,我們現(xiàn)在學校的改變很多,但是家長往往對學校缺乏了解,他腦子里還是想他自己讀書的時候,這是一個菜場小學。我們現(xiàn)在也在推廣走進學?;顒樱尲议L親眼看看學校的變化。對于水平相對薄弱的學校,我們派最好的校長過去,或者集團化辦學。
總體上海老百姓對于基礎教育還是非常滿意的。當然挑戰(zhàn)也很大,我覺得要滿足家長多樣化的需求,還需要更多的社會力量的支持。包括現(xiàn)在更多學校開始購買服務,走出校園,到博物館去上課。有的學校向一些專業(yè)的體育公司購買服務,足球課請專業(yè)人士到學校來上課。這樣的開放、多樣,可能在發(fā)達地區(qū)是一個大的趨勢,不能再關起門在學校里研究,這也是供給的改變。
主持人(黃榮懷):他說上海人民對上海的教育是滿意的,現(xiàn)在看一下北京。
李奕:這個問題不應該讓我們來回答,我們說出大天人也不信??锤母镄Ч遣皇呛茫春⒆拥膶嶋H獲得。因為我們的教育供給,最終看能不能被消費者消費,不僅消費還能夠吸收,還能夠轉化為自身成長的力量,其實回想我們很多教育供給,之所以效率不高,是因為我們認為它很好,但是孩子消化不了,吃不下去轉化不了,這是有問題的。所以從我們的角度來看待教育供給側結構調整之后孩子的實際獲得的話,用行為數(shù)據(jù)來看會更有效。
比如高考試題的可選擇帶來一個結果。那兩年北京的高考作文題的滿分作文增多了。是不是判卷放水了?其實不是,因為供給側的結構調整之后,可以讓不同優(yōu)勢的孩子在同樣時間里的同一張試卷中都有不同的表現(xiàn),有的寫記敘文得滿分,有的寫議論文得滿分。
從宏觀看,孩子的朋友圈子是不是只有本班或者本校的同學,有沒有其他學校、跨地區(qū)的好朋友?從這個角度來看,教育部一直推進的學區(qū)制和集團化的改革,不僅僅完成擇校的問題,也在形成新的供給側的結構,使我們由單一的學校供給變成集團供給和區(qū)域供給。還有看孩子的筆記本,給你講課的老師是學校的老師,還是更多課外其他方面的老師?如果這個方面豐富,我認為供給側結構調整可能對于教育的消費者來講有真正的提升。
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關注孩子的實際獲得,其實也是關注我們國家和民族對未來的期待,特別是教育大會剛剛談到的,未來我們期待合格的建設者和可靠的接班人。在合格和可靠這兩個維度中,孩子能夠消費多少?能夠固化下來多少?將來成為不管對家庭還是社會和國家來說,都是我們指的上的一代,同時也是合格本領高強的一代。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李主任!先請張力老師總結一下。
張力:很高興受主持人的委托,對剛才幾位廳長的發(fā)言做一個體會的梳理。
我覺得大家談的非常好非常接地氣。對于黨和國家宏觀的政策意圖,在東中西部不同地區(qū),我們可以看到怎么在學校層面、在師生、家長和社會各個層面逐步推進。
從剛才北京所談的經(jīng)驗來看,能感受到你們在協(xié)同各個方面的資源去共同發(fā)力。
上海在研究中央政策和地方的政策之間精細的結合點之間很有想法。不光是從國家宏觀層面來考慮,而是從上海本地的老百姓的訴求來考慮,看一下怎樣進行改革,進行調整。不光停留在資源的配置上,更重要是理念的引領。
接下來是四川,崔廳長著重談了欠發(fā)達地區(qū)怎么有差異化的進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A補短板方面所形成一些主要的思路,少數(shù)民族學生們感覺到從改革舉措中得到了實惠。這個牽扯到黨的十九大,讓每個孩子能夠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你們在這個方面做的是非常不錯的。公平有質量,最終還是對他的謀生發(fā)展有用。
最后是張廳長,山東的基層改革實驗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在結構性改革方面,不光著重改資源配置,而是從資源的配置到教育的內部結構到學習方式的一個變化,我覺得這種立體性的變化值得鼓勵。
剛才黃主任談到了校外的問題,其實我一邊聽一邊感覺,我們今天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今后可能還有許多需要補充的地方。比如沒有特別看重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的貢獻。現(xiàn)在全國公共教育經(jīng)費已經(jīng)接近3萬5千億,而民間投入如果寬口徑算來不只是八千億。民辦的學校在高等教育層面已經(jīng)占到五分之一,中小學基本是百分之十幾,小學應該是8%,而幼兒園階段民辦學校占半壁江山,非學歷的培訓中占比估計是三分之二。
我們現(xiàn)在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滿足14億中國人的教育和學習需求,除了公共資源配置更加公平有質量之外,我們要調動社會力量、民間資本進入我們的教育和學習領域,提供多樣化的服務。這也是我作為一個補充的背景跟大家分享的。謝謝主持人。
三、未來,校內外教育和線上線下教育的關系如何處理?
張志勇:三句話。第一,線上教育已經(jīng)成為常態(tài)。第二,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不應該分道揚鑣,應該走融合化道路。第三,線上教育和線下教育都要不要初心,去功利化,回歸育人本位。
李奕:面向未來,線上也好線下也好,課內也好課外也好,要構建穿越多種邊界的、資源和服務共享的教育體系,建立服務于孩子健康成長的教育供給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
倪閩景:對于政府部門來說,線上線下校內校外都是教育的供給方,我這里特別呼吁我們體制內應該向體制外學習,他們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崔昌宏:我感覺首先還是要樹立我們十八大決定的新的發(fā)展理念,要創(chuàng)新,要關注協(xié)調、綠色、開放、共享。我想說一下綠色,教育的綠色就是有效益,符合教育生態(tài),讓我們的小孩能夠茁壯健康的成長。
主持人(黃榮懷):謝謝幾位。我們聽得出來,第一,幾位領導對我們的教育改革以及未來的方向有明顯的認知,而且認知非常充分。第二,政府穩(wěn)步推進我們的改革,取得了很多成效,但是還有很多挑戰(zhàn)需要我們共同努力。我們的論壇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