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浩長年剃個光頭,脖子上掛著一百克的金項鏈,像個“社會人”。他不脫發(fā),這么打扮是為了有氣勢,“方便做生意?!?/p>
他在北京珠市口的美博城開店,賣美容儀器。店里沒客人的時候,他就刷手機,看新聞。
劉浩在手機上看到深圳美團騎手毆打女兒的視頻,小女孩被父母持續(xù)毆打數(shù)分鐘,除了掌摑、腳踹、薅頭發(fā),還用掃把、衣架、椅子抽打,多次被打倒在地。
新聞里家暴、虐童的說法讓他感覺有點恍惚,“怎么就這么嚴重了?”按照他少年時候的標準,這就是“大人管教孩子的情況”,事態(tài)沒有超出這個范圍。
77年生人的劉浩就是在類似的環(huán)境下長大的。他老家在贛東北一個縣城,那里家家戶戶有一把竹枝扎的大掃把,打孩子的時候就從掃把頭拔出一根竹絲,竹絲又尖又韌,鞭子一樣,能把孩子抽得蹦起來。
劉浩從上小學開始挨打,主要因為學習不好,“輕的就是扇耳光、鑿爆栗、擰眼皮,擰身上的肉;重的就用工具打,竹絲、衣架、衣叉子、凳子、皮帶,把粗鐵絲做的衣架打變形過好幾個,衣叉子的竹桿也打裂過?!?/p>
“一兩個月挨一頓狠揍,輕的就數(shù)不清了。”
上初中的時候,因為偷家里的錢出去看錄像,劉浩被他爸爸綁在椅子上打。拿皮帶抽,斷斷續(xù)續(xù)打了半小時,身上跟斑馬似的,打到最后,人都歇斯底里了,沖他爸爸吼:“你不就仗著是我老子嗎,告訴你,我要是你老子,我也天天打你!”
這句話成了“名言”,在街坊小孩中間傳誦一時,“因為別人家的孩子也一樣挨打,大概我說出了他們的心里話吧。”
但劉浩最難忘的暴力教育并非打得最狠的,而是跟羞辱有關(guān),“小學有一回我媽拿指甲劃我臉,在我的光臉上劃出一道道血痕,她說我成績太差,要劃得我沒臉上學見人?!?nbsp;
還有一回,因為期末沒考好,母親命他直身跪在一張小方凳上,保持不動,這時候突然來客人了,“爸媽就招呼客人坐沙發(fā)上聊天喝茶,我就繼續(xù)跪在凳子上,我們在同一個房間里。感覺很難堪、很尷尬?!币环N形而上的痛感爬遍全身,讓劉浩不能自已,“客人走了,我還跪在那里,沒有哭,就是臉紅極了。”
“可能長輩是這么看的——面子、尊重、自我這種東西只有成年人才有,小孩是不需要有的,所以,我們那兒的小孩多半再世為人,自尊打沒了再一點點拾起來,縫起來,重新把自己當個人,或者干脆就不要了,接受自己在大人面前就是沒尊嚴的,北京話叫二皮臉,也是一種灑脫的活法?!?nbsp;
成年后,暴力教育造成的影響逐漸顯露出來,劉浩成了一個“過份保守”的人,“說好聽點是謹慎,難聽點就是做事情畏畏縮縮,強迫癥似的,總是繃著根弦,再三猶豫,思前想后,緊張、怕犯錯。”劉浩認為這是小時候挨打落下的毛病,“給打怕了?!?/p>
從前一起混的朋友有改行做醫(yī)藥代表的,現(xiàn)在成了大老板,也有辦旅行社的、辦快遞點的,“他們敢突破,敢試錯,以小博大。我不敢。所以我守著一個店做了十幾年買賣?!?/p>
暴力教育的另一個影響是變得不愛說話。因為父母與他的溝通方式主要是暴力,少有溫情的時刻,日子久了,劉浩養(yǎng)成了把什么事情都爛在肚子里的個性,“在家可以整個禮拜不說一句話。沒什么可說的,說錯了可能挨打。”
劉浩認為自己的性格也是生意做不大的一個原因,“生意人應(yīng)該是性格熱情開朗、敲下頭腳底板會響的那種。”據(jù)他觀察,這樣的人多是從氣氛寬容的家庭出來的,“我老婆就是這樣?!?/p>
雖然如此,長大后,劉浩選擇諒解父母給予的暴力教育,盡力給他們好的生活,“三兄弟里,我是給錢最多的?!甭犉饋碚莻€“棍棒底下出孝子”的例子。
劉浩的理由是這里面有時代的問題,不能全怪父母個人,“他們自己也是苦水里泡大的?!彼岬揭粋€細節(jié):他母親吃飯喜歡“練筷子”——即伸筷子到菜碗里反復翻攪,力求一次夾出大量的菜肴。這是打小養(yǎng)成的習慣,因為外婆不許她吃飯多夾菜,她就得珍惜每次伸筷子夾菜的機會,“每一筷子盡可能多地夾肉出來?!?nbsp;
“我媽是這么長大的——我舅舅干什么都行,她干什么都會挨打,外婆曾拿燒火的鐵鉗打她,頭給打出血來;而我外婆,小時候以兩擔米的價格,賣給人家做童養(yǎng)媳,她又是挨她婆婆的打長大的,沒資格上桌吃飯,什么活兒都得干,一不順心就拿水煙筒敲頭,16歲了還沒來過例假,累的?!?/p>
“我的長輩、長輩的長輩,都不是從好環(huán)境里出來的人,又沒讀過多少書,對他們要求太高,也有點不公平?!眲⒑普f。
他能做的,就是不要再用暴力的方法來管教下一代,“我女兒十歲了。我沒動過她一個手指頭?!?nbsp;
看到深圳美團騎手家暴事件引起強烈的輿論反響,劉浩感到了時代的變化,“打到這樣的程度,現(xiàn)在能變成全國的新聞事件,這肯定是時代進步了?!?/p>
“我考上大學是靠腦子好使,不是靠棍棒打出來的?!编嵭裾f。
2000年,山西運城人鄭旭考上了北京大學。他們那一屆高考生,整個運城市一共出了十二個“清北人”,而他的家鄉(xiāng)——運城市芮城縣下面的某個村莊,打建國后到現(xiàn)在,也只出過他這么一位北大學子。
讀書確實改變了這個農(nóng)民子弟的命運。大學畢業(yè)后鄭旭留在北京某央企,從職員做到部門經(jīng)理,趕在房價騰飛前,靠自己能力買了立水橋的兩居室。如今房子車子妻子孩子都有了,成為一個典型北京中產(chǎn)的模樣。他的弟弟因為讀不來書,現(xiàn)在在家鄉(xiāng)開挖掘機。
很長一段時間,鄭旭都是家鄉(xiāng)人效仿的考學榜樣,鄭旭自己卻不以為然——家鄉(xiāng)教育留給他的是難忘的暴力印象。
“老師用捅爐子的燒火棍揍學生,棍子是蘋果樹枝削的,鐵锨后把那么粗,上面有疙疙瘩瘩的凸起,打在身上,像被狼牙棒錘了一遍?!编嵭窕貞浬闲W的經(jīng)歷。
時間倒回九十年代初,鄭旭在村子里上小學,小學校只有一個老師,只教一到三年級。這叫不完全小學。
老師姓邱,二十來歲,是個高中畢業(yè)生——這種偏遠地方的教書差事請不到大學生來干。
邱老師個兒不高,臉上有痘坑,穿大一號的西裝,留郭富城的中分頭,煙不離手,喜歡聽鄭智化的歌,“氣質(zhì)很像賈樟柯電影里的小武。”
邱老師管理孩子的方式主要是揍。用燒火棍打肩膀背,用比小指細一點的8號鋼絲抽屁股腿,夏天衣服單薄,一鋼絲掄下去,屁股就得腫起來,“回到座位沒法坐,勉強用半邊屁股坐著?!?nbsp;
鄭旭記得一個女同學挨打的樣子,“就像被拎起來的鵝,老師揪著她后脖領(lǐng)子抽,她嗷嗷嚎哭著原地轉(zhuǎn)圈圈,躲不開鋼絲的抽打。”
聽寫作業(yè)錯了一個字,抽一下;錯了十個字,抽十下;組員聽寫有錯,鄭旭作為組長也要挨打。鄭旭的屁股總是火辣辣的。
有時候來不及找燒火棍和鋼絲,那就手邊有什么用什么,邱老師試過把一整包的粉筆,砸在一個瘦弱的女學生頭上;更多的情況是直接扇耳光,有一回因為做操時說笑,鄭旭被一口氣扇了十幾個耳光,“臉腫起來,摸上去麻麻的,好像不是自己的臉?!?/p>
總拿巴掌扇人也會累,邱老師發(fā)明了一個省力的懲罰規(guī)則,就是讓親戚小孩互扇耳光。這是個兩百來戶的小村莊,孩子們大多沾親帶故,老師把同家族的小孩分到一組,兩兩配對,讓他們互相扇耳光。
因為沒有好好睡午覺,鄭旭被他堂妹扇耳光,老師要求必須要聽到響兒,“我就跟她說你要使勁!”“挨了十來個耳光,我沒哭,我妹妹倒哭了?!?nbsp;
挨打了不可能找家長做主,家長的態(tài)度全部是“老師打你是為你好”,鄭旭的父母不止一次地告訴邱老師“娃不聽話就打,往死里打”。暴力懲罰天然是教育的一部分,這是當時農(nóng)村家長的普遍想法。
學生們也相信這套邏輯。邱老師揍完了人,在課堂上訴苦——老師為了你們太操心了,你們怎么就不爭氣!“剛挨了打的同學們就在下面哭成一團,數(shù)我哭得最兇?!编嵭裾f。
“有女同學抱怨老師打得厲害,我還沖上去跟她理論,邱老師都是為你好,你竟然在背后說他壞話!”
因為相信“打你是為你好”,鄭旭揍過他弟弟,“我放暑假回家,聽說弟弟學習不好,突然一股勁兒上來了,覺得長兄如父,要教訓他一下才行,于是幾巴掌甩過去,把鼻血打出來了,他也不躲,低著頭受著。”
這套邏輯鄭旭到讀大學時才醒過味兒來,“都是哪兒跟哪兒啊,典型的混淆是非,亂扯關(guān)系。”
“老師打你是為你好,那給網(wǎng)癮少年上電刑也是為他好呢,以前給婦女纏小腳也是為她好呢!打著為你好的旗號,啥都能干了唄?”
上中學后,因為學習成績不錯,鄭旭沒怎么挨打,但羞辱和打擊的教育方式仍很常見,“一瓶子不滿半瓶子晃蕩”“看你那屌樣子,你十個鄭旭也抵不上某某某”“打擊你是為了幫助你,只有讓你痛了,才會知道進步”,這些都是他耳熟能詳?shù)膸熼L言論。
鄭旭完全否認暴力與羞辱教育對他考上名校有任何作用,“別說沒用,就算有作用,它也是不對的。色情業(yè)還對經(jīng)濟增長有作用呢,你能說出賣肉體是對的嗎?”
要說在他生命里留下了什么影響,那就是對于扼殺多樣性的集體主義、對儒家的尊師孝親觀念,充滿了警惕、反感,“中國鼓吹暴力教育的這一套,都是從儒家那兒來的,講究對老師、家長的無條件服從。”
“人活著,是為了對得起這個生命,為了實現(xiàn)自我;但我們不是,尊重生命的概念從教育的根子上就是弱化的。人就像工具一樣,每個人的存在,不是為了讓自己更好,而是讓別人高興?!?/p>
2003年夏天,鄭旭在北京上大三時,聽說了邱老師的死訊。
因為村里的小學校學生越來越少,開不出工資,邱老師不得不去沙場打工謀生,“他去黃河灘邊上的沙子場打工,把河沙一鐵锨一鐵锨裝進拖拉機里,休息的時候蹲在沙子地上抽煙,頭上三米高的沙壁塌了下來,人直接給拍死了——脖子斷了。”
死的時候才三十歲,還沒有結(jié)婚成家。
收到消息的時候,鄭旭有點兒高興——他覺得這么揍學生的老師都該去死,邱老師死了這就是報應(yīng)!但是這么想完,心里又害怕,“覺得自己太不善良了?!?/p>
2014年,強國論壇就未成年人家暴問題進行了在線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僅有8%的網(wǎng)友從未打過孩子,有14%的網(wǎng)友稱“經(jīng)常打孩子”。多數(shù)網(wǎng)友認為對孩子來說“適當?shù)钠と庵鄾]有什么壞處”。
這個調(diào)查結(jié)果符合鄭旭的判斷,就是“現(xiàn)在的教育方式相比我小時候沒有本質(zhì)的改變”。他提到千禧年后,運城市一所異軍突起的民辦中學,該校以軍事化管理和老師揍學生聞名,多次爆出學生跳樓的新聞,但因為高考升學率全市第一,家長依然擠破頭送孩子進去,“只要能讓娃考上好大學,這方面家長是無所謂的。”
而從未打過女兒的劉浩,有一個想法和他并不一致的愛人。女兒因為不肯乖乖地學鋼琴、學芭蕾,不止一次受過他老婆的踢打,“她覺得家里需要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的。不然會養(yǎng)出熊孩子來?!?/p>
“現(xiàn)在女兒已經(jīng)會看臉色了,見到她媽媽眼珠子一瞪,說話都打結(jié)巴?!眲⒑朴悬c無奈。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杜紹斐”,策劃 Editor|豪七,排版 Layout|王健羽。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