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知乎用戶“溫柔”以《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一文 ,引燃了輿論,覆滅了一家民辦教育機構(gòu)——豫章書院修身專修學校(以下簡稱“豫章書院”)。
沉寂了兩年后,豫章書院再次浮出水面。2019年10月5日,“溫柔”再次發(fā)帖,曝光了兩年間,豫章書院對志愿者的種種報復行為,并促使一位女孩陷入抑郁,服藥自殺。
兩年前,豫章書院的關(guān)停,并不是故事的結(jié)尾,相反,那只是一個開始。對于志愿者如是,對于豫章書院的“問題少年”們更是如此。問題學校倒閉了,但問題并沒有就此告終,一個豫章反抗者的姿態(tài),才真正浮現(xiàn)出來。
也許,它更值得正視。
迷 宮
從北邊寬敞的公路,轉(zhuǎn)入一條鄉(xiāng)間小路,穿過渾濁的空氣,工業(yè)熏染的灰蒙建筑浮現(xiàn)出來。進入?yún)谴?,看似?guī)則的路,猝不及防就到了盡頭。走了相反的方向,不經(jīng)意又繞了回來。
此時的吳村,看上去如同迷宮。
在南昌西郊的吳村,豫章書院有兩個“舊址”。村子中央一度是“女?!?,仿古風格的牌坊剛涂上了白漆,“豫章書院”四個大字已不可辨認。再繞一段遠路,來到村子西側(cè),兩年前全國輿論風暴的中心——真正的豫章書院,到了。
劉瑋遠遠地停了下來,說:“你進去看吧,我等你出來?!?/p>
已被刷上白漆的豫章書院其中一處女?!芭f址”
如今的豫章書院已改造成一座寄宿制的美術(shù)學校。書院格局尚未改變,進門左手邊,是關(guān)押劉瑋的小黑屋,現(xiàn)在成了畫室,森嚴的宿舍樓里,掛滿了學生們的臨摹作品。如今這所學校洋溢著安靜而祥和的藝術(shù)氣息,特殊的氣氛早已煙消云散。
但劉瑋仍活著那段夢魘之中。
他趿著涼鞋,頭戴著迷彩棒球帽,走路的時候,兩手微微外弓。老練與稚氣兩種氣質(zhì)混雜在他身上,旁人難以判斷他的真實年齡。
只有他自己知道,被“抓去”豫章的6年后,他的“人生停滯了”,永遠停在了20歲。
眼下,豫章書院事件即將兩周年,他也馬上到了26歲。兩種詭異的同步,使他內(nèi)心的愿望強烈起來。他壓了壓棒球帽,朝路邊重重地嘬了一口痰,說:“必須做個了結(jié)了?!?/p>
215路公交從南邊的村口揚塵而去,劉瑋趕往此行的下一站,青山湖區(qū)檢察院。吃了4次閉門羹,他今天終于在“未檢科”見到了負責豫章案的新任檢察官黃劍霞。
劉瑋前來咨詢案件的進展,以及為什么遲遲沒有新動靜。黃劍霞表示無能為力,4個受害者里,沒有任何他的信息。她做了個比喻,病人沒到醫(yī)院,醫(yī)生也無能為力。檢察官轉(zhuǎn)而詢問劉瑋的生活狀態(tài),并提醒他,以他這樣的情況,重要的是修復親情關(guān)系,問他是否需要社工的疏導。
劉瑋難以接受這樣的結(jié)果,他是最早報案的人,也是第一個拿到立案通知書的人。兩年來,他全部心思鉆在報案上,他不需要什么疏導,豫章書院就是他最大的心魔:“我要我的公道。”
檢察官反問:“你覺得你的公道是什么呢?”
劉瑋沒有正面回答,他用激亢的語調(diào)述說這些年來的痛苦:抑郁、失眠、不安,以及“從小看法制節(jié)目建立起來的價值觀”一直面臨飄搖欲墜的危機。
闖檢察院是他最后能想到的辦法。在公安機關(guān),辦案人員已經(jīng)調(diào)離,新分配的民警又聯(lián)系不上。他的案子眼看要石沉大海,永遠停留在證據(jù)收集階段了。
劉瑋沒有進去,門里有整整纏繞了他6年的心結(jié)
這天晚上,躺在空蕩蕩的家里,望著窗外晃過的燈影,劉瑋想到幾年來停滯的人生,以及難以恢復正常的生活,陷入了極度的悲傷。
這一切值嗎?“很顯然不值”。為什么偏執(zhí)地堅持到了現(xiàn)在?說不好。某種程度上,他仍被往事的迷宮所困住。
噩 夢
跟所有豫章書院學生一樣,這是一場突如其來的“噩夢”。
6年前,9月的南昌,天氣燥熱難耐。晚上8點鐘,父親領(lǐng)了一個陌生人進入家中。來人一米八五的塊頭,穿著警服,佩戴警徽,自稱“曾金”(音),是“南昌市西湖區(qū)的警察”。他告訴劉瑋:“樓下有人被高空拋物砸傷了,有目擊證人看到是你這一層,請你協(xié)助我們調(diào)查?!?/p>
劉瑋剛跟父親大吵了一架,雙方一陣對罵,摔了東西,又砸了門。他進了房間,倒頭就睡。眼下意識正模糊,不等他反應(yīng),“警察”就催促他帶上身份證,“去派出所做筆錄”。
一旁的父母,還偽裝出滿臉的驚訝:“你怎么碰上這種事?!?/p>
他雙手被反扣著,押進一輛銀灰色的面包車。左右各一位壯漢,其中右邊的人手持滋啦作響的電棍。他很快被送進了“煩悶解脫室”——所謂的“小黑屋”。小黑屋里門口,擺著散發(fā)刺鼻騷味的尿桶,旁邊就是霉味熏天的軍用被,是他睡覺的地方。他被“關(guān)押”了7天,伴隨著激烈的反抗、搏斗和自殘。
第8天放出來后,暴力教育接踵而至,打鋼尺,長達10多個小時的罰站,烈日下直視太陽。睡眠剝奪,劣質(zhì)食物,極端體能運動,也是一種磨練。
他跟同學一聊,才知道,警察是假的,一切都是提前預謀好的。
這是一種棍棒孝子的業(yè)務(wù)外包,“馴化”,是所有暴力教育的目的。他和同學們一起練習坐姿、站姿。有新家長來參觀,訓練就更忙了。他們對著這些陌生人鞠躬、點頭、微笑,表演最乖順的一面。
被改造后的寄宿制的美術(shù)學校的新大門
劉瑋分析,父親被豫章書院所吸引,使他想起了父親沉迷的廣告:“給長輩下跪洗腳”。父親內(nèi)心的焦慮是,如果他老了,將無人為他下跪洗腳,所以培養(yǎng)一個屈服與溫順的孝子勢在必行。
劉瑋眼里,這個男人是一個指揮式的父親和丈夫,崇尚高高在上的權(quán)威,信奉棍棒出孝子的教育。家暴史可追溯到他3歲時那條皮帶。劉瑋稱,那是他對父親最早的記憶,父親用皮帶的皮扣狠狠地打在自己身上。但事與愿違,只培養(yǎng)出劉瑋的“一身反骨”性格。
“你是我生的,我可以打死你”,而豫章書院正好行使了這樣的“代理權(quán)”。
三個月后,不忍心的外公外婆接他回家,他去報案,父親沖進派出所,把他拖了回去。劉瑋跟父母的關(guān)系徹底破裂,他的脾氣變得狂躁,隨后揚言跟家里“恩斷義絕”,“老死不相往來”。
暴力教育并沒有解決問題,相反,它只是催生了更嚴重的問題。2015年4月,來自上饒的岑超,同樣是被父親騙進去,也遭受了類似的虐待。三個月后,他出來了,產(chǎn)生了報復式的厭學和叛逆,采取更加激烈的姿態(tài),對抗父母和學校。比起進豫章書院前,他在學校的名聲更壞了,一個月也不上課。
岑超徹底淪為一個“壞學生”的同時,沒有回到學校的劉瑋,卻確診了社交障礙和抑郁癥,他大腦呆滯、空白,說話口吃,害怕人群。
殊不知,在2017年的10月,靜謐的吳村被一則知乎爆料點燃了引信,豫章書院迅速炸開了輿論,“小黑屋”、戒尺、龍鞭……曝于陽光下無處遁形。隨即,豫章書院宣布停止辦學,且被注銷辦學資格。幾年前,這家教育機構(gòu)還被當?shù)卣x為陽光學校,由六部門聯(lián)合推薦,作試點推廣。
戰(zhàn)斗打響了。正在渾噩度日的岑超和劉瑋亢奮起來。
控 告
戒網(wǎng)癮學校曾在中國遍地開花,體罰無處不在,但從未立案偵查。豫章書院成了戒網(wǎng)癮學校的第一案。一個網(wǎng)名叫子沐的大學生,召集了20多個志愿者,組織了36名受害者,共同維權(quán)、報案。不過,不少人迫于父母反對,不想撕破家庭關(guān)系,陸續(xù)退出了。
但劉瑋不一樣,他堅稱這是一項涉及三方的官司,父母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把他們跟豫章書院一起告了。志愿者勸住了他,畢竟,大義滅親的輿論對他不利。
2017年12月4日,劉瑋和岑超是最早拿到立案通知書的人,順利的話,2018年即可開庭審理。岑超也等著那一天,也許高考后,他便坐在法院里,為豫章書院的覆滅助一把力,并討回該有的賠償。
劉瑋把豫章書院事件形容成他的重生,那時正好接近他的24歲生日。他報了雅思培訓班,等案子結(jié)束,他就出國,離開南昌這個讓人傷心的地方,再也不回來。
等到5個月后,他就被澆了一頭冷水。辦案民警跟他透露,青山湖區(qū)檢察院做出了不予批捕的決定,認為證據(jù)不足,事實不清。其中一項爭議是森田療法的界定。劉瑋說:“他們覺得豫章書院采用的‘森田療法’沒有問題?!庇谑撬蛄?0多個電話,找到了一位森田療法的委員,提交了一份說明材料,試圖辯解,森田療法只適用于精神病患者,且遵循自愿原則。顯然,這兩點跟他們在豫章書院的遭遇是相悖的。
網(wǎng)絡(luò)搜索到的關(guān)于“森田療法”的簡介
他控告的是豫章書院創(chuàng)始人、校長吳軍豹,但一直停留于證據(jù)收集環(huán)節(jié),案子遙遙無期。他不死心,生活重心全泡在案子上,他自己跑公安機關(guān)不下百次。稍有疑惑,就登門追問,或者補充新證據(jù)。
劉瑋得知,另有4名受害者控告兩名教官的虐待和非法拘禁。多次打探,警官才告訴他,針對兩名教官,警方提交了第三次逮捕申請,但青山湖區(qū)檢察院同樣不予批捕。劉瑋稱,2019年1月份,辦案警官私下給他看了一份文件,其中列出的不批捕理由有:教官看守學生是學校規(guī)定,單位行為;學生入學前,家長已與豫章書院簽署協(xié)議,表示同意該心理治療等。此外,警官告知了4位受害者的姓氏。
這樣的不批捕理由,劉瑋說他難以接受。但他不在該卷宗之內(nèi),無權(quán)查看案件的詳細信息,正如黃劍霞所說,“病人沒到醫(yī)院,醫(yī)生也無能為力?!?名受害者是誰?他和志愿者“代號43”根據(jù)警官透露的姓氏,查了受害者列表,也問遍了受害者群,只核對出一位姓李的報案人,但當劉瑋提出希望她授權(quán)自己去交涉和跟進時,“她說已經(jīng)不管這事了”。
《南風窗》記者向當事警官提出了收集要求,但遭到拒絕,故無法驗證其真實性。檢察院以非當事人無權(quán)查看為由,拒絕告知詳情。
令劉瑋疑惑的問題始終揮之不去:2014年 2月13日,西湖區(qū)人民檢察院在豫章書院建立了未成年人觀護幫教基地。而同時,臨近的青山湖區(qū)檢察院,又曾聯(lián)合其他5個政府部門,推薦豫章書院為陽光學校;并且,據(jù)央視新聞報道,該檢察院曾送8名青少年嫌疑犯到豫章書院,進行教育矯治。
對于這層關(guān)系,劉瑋提出了質(zhì)疑:青山湖區(qū)檢察院辦理案件時,是否會因此而有失公正?他和志愿者們提起申訴,提議將案件轉(zhuǎn)到市級檢察院辦理,但也不了了之。
來自河南豫龍律師事務(wù)所的付建,曾擔任豫章書院學生的公益辯護律師,他告訴《南風窗》記者:“它們的‘業(yè)務(wù)往來’會不會影響到本案,還沒有證據(jù)證明,但對這種合理的懷疑,應(yīng)該由檢察院作出合理的解釋,才能服眾。”
但兩年來,付建一直沒有收到任何進展通知。
陰 影
案件之外,明爭暗斗的糾紛從來沒有停止。微信群里,不時有臥底偽裝成受害者,前來刺探消息,套取隱私信息。有人自稱受害者,找到志愿者子沐,騙取信任之后,一次聊天中,稱信號不好,要電話聯(lián)系。隨后,子沐的電話騷擾和威脅就開始了。
據(jù)“代號43”介紹,2018年年初,他們前往南昌協(xié)助劉瑋等受害者時,遭到了異常的跟蹤。子沐還莫名遺失了一個卡包。她一向小心翼翼,從未公開任何隱私信息,但隨后,真名、學校和父母等信息,竟然全被掛在網(wǎng)上了。
學校找子沐談話,詢問她是否加入了非法組織。家人反對她攪和不該攪和的事。而另一位志愿者也被所在學校強制退出,并在輔導員的要求下,寫下了保證書。
“代號43”懂電腦技術(shù),成立了反戒網(wǎng)癮學校的網(wǎng)站,劃分豫章書院和楊永信兩個板塊。但威脅隨之而來,對方要求他們關(guān)停。考慮到子沐的安危,他不得不關(guān)站,以圖了事。
志愿者們不約而同地想到了豫章書院。不過,一年之后的10月初,此事被曝光后,疑似吳軍豹的微博賬號對此否認了,并聲稱已報案。不過,重新高漲的輿論,壓倒性地支持了志愿者一邊。
疑似吳軍豹的微博賬號@儒水奚 發(fā)表的否認聲明
回到當時,2018年4月,原本善良、活潑、樂觀和充滿傲氣的子沐,已陷入了另一種狀態(tài),她萎靡不振,失眠,喪失食欲。不安的感覺在蔓延,子沐自殺的消息最終傳來了。她吃了過量的藥物,倒在學校的天臺上。好在,室友很快找到了她,并送往醫(yī)院,最終搶救過來。
此后,子沐便消失在眾人的視野中,劉瑋找到她的室友,對方告知,請不要再聯(lián)系子沐。
豫章書院事件過去快兩年,幾乎所有人都淡出了。劉瑋也驀然發(fā)現(xiàn),他已是“只身戰(zhàn)斗”,且裹足不前。他近乎偏執(zhí)地堅信著,只有了結(jié)了心魔,人生才可以重新開始。
在“代號43”眼中,劉瑋是個缺乏安全感的人,他每次去南昌找劉瑋,劉瑋總會繞很遠的路,找最熟悉的餐廳,才能安心吃上飯。劉瑋整個人沉浸在豫章書院事件中,難以自拔?!按?3”修過心理學,根據(jù)他的判斷,這很難說不是一種PTSD——創(chuàng)傷后應(yīng)激障礙。
今年9月,“代號43”重新走訪幾個豫章書院的受害者,PTSD同樣存在。有人一聽到南昌口音,馬上緊張起來。有人再也沒有回過家。只要見到家人,就遠遠地躲著。
15年前,“代號43”也有過同樣的遭遇。他被父母綁去武校,遭遇過非人的虐待。6年里,他走在街上,不安緊緊攫住他,只有帶一把刀在身上,癥狀才有所緩解。
當年一同報案的劉瑋和岑超,走向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離開老家上饒后,岑超獲得了自由,緊張的父子關(guān)系由此緩和了一些。不過,真正使他告別“豫章后遺癥”,是他拿下上海戲劇學院的通知書,以及這個戰(zhàn)勝自我的過程。
最先發(fā)帖《中國到底有多少個楊永信?》揭露豫章書院事件的知乎用戶“溫柔”目前仍在持續(xù)搜集證據(jù)
劉瑋暫時在珠寶店里工作,他夢想在北京或深圳擁有一份體面的職業(yè)。但是,豫章書院的陰影無處不在,他仍困在一個無形的小黑屋里。他恨吳軍豹,也恨父親。很難想象,父親與吳軍豹產(chǎn)生怎樣的重疊,甚至具備了一種文化象征的意義。
有時,吳軍豹會通過父親約他吃飯。據(jù)劉瑋說,吳軍豹試圖用金錢達成和解,他斷然拒絕了那次吃飯請求。有時,吳軍豹似乎跟父親說了些什么,父親隨后加一番渲染,轉(zhuǎn)述給劉瑋:“你太瘋狂了,我們管不了你,他說他來管你,他會去找你的……不要搞到我店里來,不要粘連到我家,否則我跟你斷絕父子關(guān)系?!?/p>
劉瑋賭了一口氣,懷抱一個自我催眠的念頭:要贏了所謂的戒網(wǎng)癮學校第一案的豐碑,也要向父親證明,他是錯的。
(文中劉瑋、岑超為化名)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南風窗”,作者何承波。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