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源:中國新聞圖片網
中國人一直有很強的狀元情結。因為金榜題名,“朝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一直是讀書人的夢想。雖然我們離廢除科舉,建立現代教育制度已經100多年了。但是高考狀元仍然在我們的生活當中是一個熱議的話題,熱度不衰。
“高考狀元”考場得意、職場失意?
高考狀元的“高光時刻”僅僅就是在發(fā)榜的時候,高考狀元的持續(xù)榮譽是在高中的校園,在進入大學、走向社會以后就很難看到他們的身影了。
早在2007年的時候,中國校友會網的大學評價課題組就推出了首個針對高考狀元職業(yè)狀況的調查叫做《中國高考狀元職業(yè)狀況調查報告》,考察了1977年~1998年各省市、自治區(qū)高考狀元的職業(yè)狀況,基本的結論就是高考狀元大學期間學習能力突出,考研深造和出國留學成為畢業(yè)的首選,但是他們的職業(yè)發(fā)展并不理想,職業(yè)成就遠遠低于社會期望。也就是說,“考場的狀元”并沒有成為“職場的狀元”。
30多年來,高考狀元當中并沒有出現過全國聞名的優(yōu)秀企業(yè)家,也沒有出現過兩院院士,的確印證了這個傳說——就是他們考場得意、職場失意。那么究竟是因為我們國家對他們的扶植支持力度不夠,還是有其他的原因,歷史上的狀元是不是表現更好一些呢?
歷史上的狀元
這樣的問題也是一個歷史性的質問,而伴隨科舉制的興衰,這個疑問也一直沒有停止過。也有人做過對中國古代的狀元調查,從唐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正式開科取士,到清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廢除科舉的1300年間,有案可稽、有名有姓的狀元一共是552人(也有統(tǒng)計說是649人或者674人),但真正青史留名的,區(qū)區(qū)數人而已。比如說唐代的武狀元郭子儀,宋代的文狀元文天祥,這是青史留名的。其實晚清也有一些名狀元,比如說一代帝師翁同龢,京師大學堂的管學大臣孫家鼐,“狀元資本家”張謇等等。但是絕大多數狀元的確是在歷史的長河中湮沒無聞了。
安徽的休寧是著名的“中國第一狀元縣”,一個縣就出了19名狀元,建了一個非常漂亮的狀元樓,我去看過,但是說實在的,經過了歷史的歲月磨洗以后,我們沒有能夠記住其中一個人的姓名。
其實,真正能夠青史留名的不僅沒有狀元,連進士也不多。相反許多科場失意的學子奮發(fā)圖強,創(chuàng)造了不朽的作品。譬如說李白從不參加科舉,杜甫兩次科考都失敗了,曹雪芹、蒲松齡的故事也是眾所周知。
為什么“高考狀元”是不重要的?
這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認識,就是怎么來整體評價科舉考試,或者我們高考狀元這件事。為什么我們說高考狀元沒有那么重要,或者說不應該過于看高這個群體。
第一,高考狀元的產生,它來源于一次性的紙筆考試。它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如果考兩次三次的話,狀元的人選肯定是不一樣的,所以它反映的只是一種考試能力,跟真正的學習能力、創(chuàng)造能力是不可劃等號的。
第二,通過紙筆考試就是做卷子、答題考試這種方式,選拔出來的我們稱之為“規(guī)范性的人才”。所以我們說狀元在職場表現不佳,并不是說他真的不學無術,只是說他缺乏這種創(chuàng)造性的才能,他是一種規(guī)范性人才。因為確實古代的科舉考試本身,它就是一個選官制度,它不是選拔研究生博士生的,是公務員考試,所以八股取士取上的基本是四平八穩(wěn)符合規(guī)范的管理人才而不是創(chuàng)造性人才。
第三,這種考試它也不一定能夠反映真正的學習能力。考試能力和學習能力是不能簡單地劃等號的。很多考試能力很強的人,并不代表他的學習能力真的很強,真正的學習能力首先是自學的能力,然后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1977年以后,我們國家采取了一項制度,允許有同等學力的學生,可以直接報考研究生,有相當一批沒有上過本科、下鄉(xiāng)的知識青年,就直接通過考研走上了研究之路,譬如說像陳丹青、趙越勝。所以這種才是真正的能力,學習能力。
最后,我們還要認識考試和成才之間的復雜關系。其實,我們離開學校二三十年之后會發(fā)現一個現象,在不同的領域或者在各個方面嶄露頭角的,往往并不是班上的學習尖子、課代表這些人,而比較多的是一些當時表現平平、并不是很出眾的同學,甚至有些是調皮搗蛋的邊緣學生。有人把它稱之為“第十名現象”。比如統(tǒng)計了中科院院士中學的成績,并不是最拔尖的成為院士,而是第十名左右,也就是說中等偏上的人更容易成才。這個從一個側面揭示了教育和成才、考試和成才之中非常復雜的、意外的關系。
我想這個原因主要是在考試之外。因為人生、人的成長成才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在這個過程當中,在起點領跑的往往都不是最后的優(yōu)勝者。所以早期你的投入太多,甚至透支了你的體力,往往影響了你的后續(xù)發(fā)展。
所以我們并不需要過于看重中小學生的課業(yè)成績,過于看重“狀元”和追求高分,因為那會使你犧牲一些更為重要的東西。
著名的數學家陳省身教授給中科大少年班的題詞是“不要考一百分”,后來我查了一下照片,他其實說的是,“不要考第一”,是一個意思。
后來擔任中科大校長的朱清時院士說,原生態(tài)的學生一般考試能夠得七八十分就很好了,如果你要得100分,就要花好幾倍的努力,就要浪費很多的時間和資源,相當于一塊土地上你要施10遍的肥,最后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都被磨滅了。顯然創(chuàng)造力比100分更重要。
對“高考狀元”的認識,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在中小學階段什么樣的學習、什么樣的目標是更重要的。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教育思想網(ID:eduthought)”,作者楊東平。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