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點贊好未來“AI+教育”實踐案例

作者:逍遙子 發(fā)布時間: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點贊好未來“AI+教育”實踐案例

作者:逍遙子 發(fā)布時間:

摘要:幫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zhàn)。

為幫助政策制定者更好地應對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所帶來的風險與挑戰(zhàn),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近日出版了《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AI and Education: Guidance for Policy-Makers)。報告深入探討了在人工智能(AI)快速發(fā)展背景下,教育公平性、全納性、性別平權和隱私保護等前沿話題,充分肯定了我國在人工智能與教育融合領域的迅速發(fā)展與具體實踐。由科技教育公司好未來以及旗下學而思網校自主研發(fā)的“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原名“樂外教AI外教課堂”)、 “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tǒng)”被視為AI+教育領域的優(yōu)秀實踐案例納入其中。

AI讓西部地區(qū)教育“乘上高鐵”

在寧夏省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十小學多功能教室里,英語老師王曉艷的話音剛落,戴著鹿角頭飾的外教Rebecca 就出現在了以丑魚和胖熊為背景的屏幕上和同學們互動起來。畢業(yè)于哈佛大學的主講老師Rebecca 帶著她的卡通小伙伴,通過音樂、游戲、語音識別等元素,讓學生們輕松學會了美、丑、胖、瘦等6 個英語單詞以及一般疑問句等3 種句型。王曉艷則像主持人一般,帶領學生進行課堂互動、觀察著每位學生的反饋,并將學習要點寫在屏幕一旁的白板上。 

圖片1.png

(在好未來“樂外教(AI外教)課堂”上,學生正跟著哈佛外教學習英語)

2019 年4 月,好未來“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正式在西夏區(qū)第十小學投入使用。此后,這所位于大西北的學校英語課堂上呈現出少有的真實外語環(huán)境。有了哈佛外教進行課堂式互動,孩子們學習興趣被調動了起來,也越來越喜歡并渴望上英語課。在“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課堂上,孩子可以實現每分鐘3.75次沉浸式互動,每節(jié)課主動大聲朗讀超過300次。

更驚喜的是,好未來“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還通過AI將學生上課的表現形成大數據,老師可借此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并結合隨堂觀察,對班級里學生的英語學習情況做綜合性評價,從而做到精準輔導。

銀川市西夏區(qū)第十小學校長周彩虹感慨,“本來我們西部人是坐著綠皮車在追趕北上廣,現在我們終于坐上高鐵,我們一定抓住這次高鐵追上最快的發(fā)展時代?!?/p>

對此,聯合國教科文組織《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評價,好未來“未來魔法校AI英語項目”通過動作識別以及答題器的數據反饋等可以更好地支持教師完成重要教學任務,并將其視為人工智能賦能教師、助力教學的典范。

學而思網校:大山里的孩子有了帶不走的老師

正在讀小學四年級的彝族女孩馬海羅英從沒想到,有一天,她最喜歡的一件事居然是用漢語朗讀課文。要知道,從小生活在大山里的她,幾乎完全不會說漢語。

馬海羅英來自四川省涼山州昭覺縣,這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縣,當地很多孩子都不太會說漢語。而這也是他們與外界交流學習時的最大障礙。2018年,學而思網校經過一番深入調研后,結合當地語言文化特點,自主研發(fā)了“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tǒng)”,深度融合語音識別、語音測評等技術,可實時對孩子的發(fā)音進行智能評測和糾正。 

圖片2.png

(彝族孩子正通過學而思網?!癆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tǒng)”學習漢語)

有了AI老師后,馬海羅英每天都迫不及待地跟著AI老師朗讀課文,人也自信多了。和馬海羅英一樣,6歲的小男孩曲木阿且在跟著AI老師學習漢語一年后,不僅會用漢語作自我介紹,還會用漢語唱歌。如今,他還是家里的小小“翻譯官”,當家人和“外面來的人”交流時,都是他在做“翻譯”。

“AI老師”的到來,讓當地孩子有了帶不走的漢語老師,而漢語能力的提升,則讓他們有了走出大山獲取更多機會的能力。目前,該系統(tǒng)已覆蓋昭覺縣252個學前教學點、近9萬名學生、2000多名老師。

“AI老師從語音、語速方面為師生提供了標準的漢語學習材料,是邊遠少數民族地區(qū)孩子學習漢語的好老師,對我縣幼兒漢語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決定性作用。”昭覺縣教育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

2020年4月,“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tǒng)” 作為唯一的我國教育信息化項目入選了2019年度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哈馬德·本·伊薩·阿勒哈利法國王教育信息化(ICT)獎前五。同年,該系統(tǒng)還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年度移動學習周“人工智能與包容性”創(chuàng)新示范項目。

 “AI老師漢語學習系統(tǒng)”的成功實踐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視為AI在閱讀和語言學習領域的典型應用案例,納入《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中。

合作解決科技倫理問題

顯然,AI正在極大地改變教育模式,不僅能夠幫助老師從傳統(tǒng)的、低效率的教學工作中解脫出來,從而更個性化地關注學生成長,還能盡可能消弭地點、貧富等差異,讓孩子們有機會接受同等同質的教育。

但在人工智能極大地促進教育發(fā)展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多種風險和挑戰(zhàn)。《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指出,在“AI+教育”領域,可能產生倫理約束、性別歧視及教師角色弱化等問題。

據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好未來及旗下學而思教育科技針對這些問題陸續(xù)開展過多項合作。2019年,雙方合作發(fā)起了科技倫理研究項目,旨在探索新技術和傳統(tǒng)教育沖突的深層原因,并嘗試提出積極的解決方案。

《AI與教育:給政策制定者的建議》報告回顧了各國政府現有的一些政策措施,并為政策制定者提供了一系列具體可操作的建議,包括樹立系統(tǒng)性的戰(zhàn)略全局觀、建立測試與評估證據庫以及鼓勵教育導向的人工智能技術創(chuàng)新等,從而幫助政策制定者基于本國實際情況,做出更好的政策調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報告點贊好未來“AI+教育”實踐案例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