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在未成年的學生中,每6人就有1人產生過自殺的念頭。
因為缺少生活的“樹洞”,他們把心事沉在心底,那里沒有光亮,堆砌后慢慢變質。
汪宏結團隊和上千名暖心師在一起,正在為孩子們提供“樹洞”。他發(fā)現,AI技術,也許可以給這些樹洞添一束光,讓邊緣上的孩子,往回走一點。
希望科技之光,能夠給“困境”中的孩子們帶來一些希望。
曾經有一個母親,在孩子的搜索記錄中,看到了28種自殺的方法。
2020年的夏天,林玉嬌(化名)想借用兒子電腦下載一個舞蹈視頻,打開瀏覽器,卻意外發(fā)現多條關于自殺方法的鏈接。
“喝毒藥自殺會難受嗎”、“怎么能買到大量的安眠藥”、“燒炭多久能死”……觸目驚心的字眼一下一下地敲擊著林玉嬌的心臟,她感覺呼吸都要停止了。
她想不明白,才15歲的兒子,不愁吃、不愁喝,怎么會產生自殺的念頭呢?
覺得不被父母理解、學習壓力過大、同齡交往受挫、缺乏關愛等因素,都可能導致青少年產生自殺念頭。
《中國中學生自殺相關行為報告率研究》中提到,在未成年的學生中,每6人就有1人產生過自殺的念頭。更有數據顯示,自殺已經成為青少年第二大死亡原因。
聽到這個案例時,汪宏結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剛剛第五年。
誤入“黑暗”
2015年,汪宏結大學實習期間,成為一名兒童及青少年服務實習社工。這一年,她經歷了職業(yè)生涯上的第一個關鍵項目,為“村轉居”社區(qū)提供社工服務。
這是個看似與青少年沒太大關系的項目。但因為父母生活的轉變,她眼睜睜地看著一群孩子面對不可抵抗的外力,產生自卑、抑郁甚至自殺的念頭。
村委會轉為居委會,意味著當地本來以種地為生、農活干完就回家陪老婆孩子的村民,因無地可種,需要外出打工謀生,甚至不得不常年在外。
村里的孩子變成留守兒童,大部分時間沒有父母陪伴。一旦受到外界刺激,孩子沒有地方尋找安慰,心理健康問題便會逐漸出現。
“父母在身邊的時候,孩子在學校跟同學有矛盾,或者打架了。村民比較耿直,就會去學校把事兒搞清楚,不管結果如何,孩子獲得教導,情緒也得到釋放。父母外出后,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沒有地方訴說、發(fā)泄,即便打電話告訴父母,父母也會告誡少惹點事,委屈積攢在心里,越來越多?!?/p>
后來,汪宏結畢業(yè)正式成為一名社工之后,接觸到一個名叫龍龍(化名)的男孩,12歲,父母外出務工后,情緒明顯變得低落,和同學之間難免會產生一些小摩擦。
“剛開始,龍龍給父母打電話,父母也會安慰他。但后來,父母覺得自己離得遠,沒辦法幫他解決,只能告訴他少惹點事,要跟同學好好相處?!?/p>
再后來,龍龍再與同學產生摩擦,不再跟父母說,認為父母不關心自己,又處于叛逆期,開始將負面情緒發(fā)泄在課堂上,跟老師對著干,比如作業(yè)不寫,考試不考,希望引起外界關注,得到一點關愛。
“從負面情緒的出現,到產生叛逆行為,整個過程持續(xù)的時間是很短的。有一次,他給我打電話,語氣平靜地描述‘活著沒什么意思’。我一直跟他聊天,聊了整整3個小時,讓他緩過來?!?/p>
汪宏結說她遇見過一些自殺之前選擇撥打一次心理熱線的求助者,希望能找到最后一份希冀和最后一次陪伴。
一次次和這些孩子深入接觸后,他覺得這事應該繼續(xù)做下去。
汪宏結團隊做的樣本調查
“有”一點“光”
龍龍是幸運的,遇到了汪宏結??焖侔l(fā)展的中國社會里,還有很多個“龍龍”,但并非每一個龍龍都能遇到一個主動向他們伸手的人。
很多孩子沒有發(fā)泄的渠道,沒有可以傾訴的對象,最終,一步一步走向極端。
在三大搜索引擎上,每天有3.5萬人在搜索“自殺”,超過1000人搜索的詞條包括:“活的沒意思”、“想自殺”、“如何自殺”、“自殺的方法”、“燒炭自殺”、“安眠藥自殺”、“上吊”、“跳樓”、“可以平靜死去的方法”、“無痛苦結束自己的生命”等。
青青(化名)曾經也深陷其中,每天不自覺地搜索自殺方式。
因為一次考試作弊,爸爸媽媽得知后,在情急之下罵她是個“廢物”、“后悔生了她”等。自此,她一直活在自卑里,甚至覺得自己活著都是多余的,情緒不穩(wěn)定,最后演變成重度抑郁。
當發(fā)現成長中的孩子,因各種原因面臨不可承受的壓力,汪宏結從廣州辭掉工作回到上海,想找一個更大的平臺幫助這些孩子。
汪宏結選擇加入“解憂暖心喵”團隊,和團隊一起,做青少年家庭走訪、線下心理咨詢,開發(fā)小程序提高陪伴效率。2年時間里,汪宏結幫助了不少家長學習理解孩子的內心,也幫助了不少青少年疏解負面情緒。
線下公益工作坊
但同時,她發(fā)現孩子對傾訴與聆聽有巨大需求,而自己的力量卻十分有限,家訪、回信等方式因時間等因素的限制,能夠幫到的孩子是有限的?!耙惶煜聛?,我們團隊最多走訪十幾家,因為需要深入了解”。
暖心師回信
在團隊里,汪宏結團隊跟暖心師在想,是否有解決的方法?
“《解憂雜貨店》里有一句話‘現代人內心流失的東西,這家雜貨店都能幫你找回’。當青少年面對各種各樣的問題,我們也希望能幫他找到回家的路。”
2021年,汪宏結與團隊開發(fā)了一款名為“有光”的小程序。取名有光,意為人生漫漫,生活有光,有人陪伴。
在“有光”小程序上,孩子們可以找到樹洞,匿名交流,傾訴煩惱。隨著越來越多青少年意識到心理健康,他們還可以通過有光小程序進行專業(yè)的心理測試,自動生成專業(yè)的測評報告,幫助自己了解心理狀況。
在此之外,小程序上還有超過200位簽約心理咨詢師,以及上千個兼職暖心師。如果孩子需要傾訴,可以和暖心師進行交流溝通,暖心師會幫助他們疏解、消散負面情緒。
“希望通過微信小程序這個開放性載體,吸引更多人關注并加入成為暖心師,用社會力量共同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p>
2021年5月,由騰訊優(yōu)圖實驗室等聯合發(fā)起的騰訊Light·公益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在杭州舉行,并向參賽團隊開放騰訊云的AI技術接口,其中就包含語音技術。
“我們想在‘有光’中加入AI功能,因為它可以模仿暖心師與孩子們閑聊,讓更多的孩子接受陪伴,同時還能讓無聲的信件文字轉換成語音播放出來。”
汪宏結與團隊成員商量,開發(fā)出AI智能讀信和AI智能解憂兩項功能。
“有聲音的地方,人就不會感到孤單?!?/strong>
在匿名交流的過程中,如果用戶沒有得到及時回復,“有光”可以調用AI技術先進行系統(tǒng)回復,通過提取關鍵詞與小朋友進行聊天。
之所以加入AI閑聊功能,不僅是因為它可以及時回應孩子,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孩子們疏解壓力。更重要的是,當社恐成為一種標簽,有些孩子即便是在虛擬空間里,也不愿意跟真人聊天,卻愿意跟機器人聊天。
“有的小朋友可以跟AI在1小時內閑聊幾千條。特別是對有抑郁癥的小朋友來說,人機閑聊對他來說很重要,可以逐漸幫小朋友從機器聊天向真人聊天過度?!?/p>
每一個青少年在選擇自殺前,幾乎都曾陷在沮喪、失望的沼澤中,求救而又無法自救。如果有人能夠及時給他們一點安慰與幫助,悲劇或許就不會發(fā)生。
“有時候,AI的回復像黑暗中的一束光?,F實中,還有很多在邊緣的孩子,等待光?!?/p>
“有光”就有未來
“我們始終相信科技是為生命服務的,有光就有未來。”
5月8日,“有光”小程序獲得騰訊Light·公益創(chuàng)新挑戰(zhàn)賽未成年人網絡保護”賽道的一等獎。
比賽結束,但項目才剛剛開始。
汪宏結希望,“‘有光’可以在QQ小程序上運行,因為很多小朋友傾向于使用QQ,希望能建一個小朋友的樹洞,引入更多的技術豐富‘有光’的功能?!?/p>
目前,汪宏結和她的團隊,正加速開發(fā),推動有光在QQ、微信小程序上線。
被賦予了科技力量的“有光”,希望能成為為青少年提供的一個秘密“樹洞”,避免讓壓力、痛苦、絕望成為孩子心中的一根刺……
“我們也希望能有更多的產品與工具觸動社會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關注,讓更多人參與進來,一起伸手拉孩子一把?!?/p>
據《中國國民心理健康發(fā)展報告(2019-2020)》顯示,2020年,中國有24.6%的青少年抑郁,其中重度抑郁的比例為7.4%,比例還在逐年提高。
“關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成為當下社會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面對青春期的孩子們不斷發(fā)出的“求救信號”,我們除了要學會接納他們的不完美,也想呼吁更多的學校、家長以及組織團體共同關注、加強引導,讓青少年心理健康得到更多關注,孩子們能在多方呵護下健康成長。”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騰訊產業(yè)互聯網”(ID:hulianwangjia001),作者靜菲、Kitty,編輯叉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