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腦科學最新研究:整天刷手機的孩子真的不會讀書了

作者:GAUCHEWOOD 發(fā)布時間:

腦科學最新研究:整天刷手機的孩子真的不會讀書了

作者:GAUCHEWOOD 發(fā)布時間:

摘要:現(xiàn)在新的數(shù)碼環(huán)境,對于閱讀大腦的形成,也許造成了新的挑戰(zhàn)。

1587541652416313.jpeg

圖片來源:圖蟲創(chuàng)意

在過去的假期里,你家娃每天花了多少時間在手機和IPAD上面?

在這個數(shù)字時代,各種大大小小的“屏幕”確實是學習和工作必備的工具,完全不讓孩子用也不太現(xiàn)實??墒?,家長對孩子使用這些工具進行限制確實是必要的。

長時間使用屏幕,家長可能都會擔心孩子的眼睛,但你可能想不到的一點是:孩子的閱讀能力可能會也受到影響。

“爸爸真棒”的專欄作者Gauchewood最近看了三本書,全是關于閱讀和大腦的。這些書整合了最近發(fā)表的關于閱讀的科學研究,尤其是數(shù)字時代對于孩子培養(yǎng)閱讀能力所造成的影響,他驚訝地發(fā)現(xiàn):

  • 閱讀是可以改變大腦“硬件”的高難度行為,孩子天生就能學會說話,但學習閱讀的難度要比學說話大得多;

  • 閱讀是分層的,“4年級學業(yè)分化”現(xiàn)象,可能就在于孩子是否掌握了高階的閱讀能力;

  • 以及,最令人深思的:數(shù)字時代的孩子,也許一不小心就無法成功培養(yǎng)出強大的閱讀大腦。                                             

每個孩子天生會說話,但未必能閱讀

人們通常會把“口頭表達”和“閱讀”視為同一件事,但這其實是天大的誤解。簡單來說,就是每個孩子都能學會說話,但未必每個孩子都能學會閱讀,尤其是高階閱讀。

人類具有專門的“說話基因”,因此只要將孩童置于典型的語言環(huán)境中,他們就能在不需要任何額外輔導的條件下學會說這門語言。

但是,直到五千多年前,文字系統(tǒng)才從西亞誕生,從進化的角度來看,這么短的時間根本微不足道。因此,人類并沒有充足的時間來形成專門的閱讀神經(jīng)回路。

法國科學院士迪昂在《腦的閱讀》里提到會閱讀的人和文盲之間的對比:

研究者對12個葡萄牙婦女(其中一半是文盲)的大腦進行了磁共振和正電子掃描,發(fā)現(xiàn),即使只是在聽的情況下,受過教育的腦都明顯比沒受過教育的腦占用更多左半球的資源。

最顯著的一點是,受教育不僅會改變語言聽力任務中腦的活動,而且也會影響腦的解剖結構。受過教育的被試的胼胝體后部更厚,胼胝體連接兩個大腦半球的枕葉皮層區(qū)。

這一發(fā)現(xiàn)意味著,兩個大腦半球之間的信息交換明顯增多——也許可以用來解釋受教育者的言語記憶廣度為什么會顯著增大。

也就是說,學會閱讀,會直接改變你的大腦“硬件”。反過來想,我們?yōu)榱司氁稽c肌肉,都要擼鐵付出許多汗水,大腦要發(fā)生這么大的改變,得付出多么大的努力??!

763c9f68e6bb354401642331e325bc38.jpg

小心!4年級會出現(xiàn)“閱讀黑洞”

正在讀這篇文章的你,出于幸存者效應,肯定早就練就了高階閱讀能力,但也因此,往往會誤解孩子學習閱讀中所遇到的困難。

尤其是,他們在小學3、4年級如果沒能獲得“高階閱讀能力”,說不定就會造成長期的學習困難。

閱讀能力可以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初級的解碼能力,另一種是更高階的全局理解能力。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是只學會了閱讀,還是學會了利用閱讀來思考和學習。

兩者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呢?舉個例子,海明威寫過這么一篇超短小說:

轉賣:嬰鞋,全新

具備“初級解碼能力”的小學生,每個字都認識,但缺乏相應的背景知識來推斷文字背后的意義,也無法感受成年人在閱讀這六個字時所經(jīng)歷的五味雜陳:

我們本能地斷定這雙鞋不曾被穿在新生兒的腳上。我們可能用意識之眼看到一雙孤零零的小鞋的圖像,鞋上可能還有精巧的鞋帶,顯然沒有嬰兒穿過的痕跡。

這樣的意象給人憂傷的格調,直接喚醒讀者的背景知識,從而推斷“轉賣:嬰鞋,全新”這則消息背后的玄機。與此同時,讀者還會用自己的知識儲備、圖像和推理轉換視角。

各種情緒,不請自來。是懸念?是憂傷?不一而足。

隨著閱讀經(jīng)驗的累積,每個人會逐漸構成特有的知識庫。我們以此為基礎,培養(yǎng)了理解和預測未來閱讀信息和內容的能力,這樣,就能達到全局理解能力。

塔夫茨大學的發(fā)展心理學授瑪麗安娜·沃爾夫在她的《升維閱讀》指出:四年級代表著”學會閱讀“和”學著利用閱讀來思考和學習“之間的馬奇諾防線。

fbad6e8116a40c6e635e80daeac8eafe.jpg

很多人都知道,孩子到了3、4年級,彼此之間的學業(yè)會拉開距離,可能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孩子只有初級閱讀解碼能力,無法利用閱讀來理解更加抽象和復雜的新知識。

但是,因為缺少客觀的閱讀能力測試,所以孩子的落后往往找不到真正的原因,也耽誤了解決的步伐。

美國在這方面倒是有一些數(shù)據(jù):

最新的國家教育進步評估報告顯示,美國四年級學生中有2/3的人的閱讀沒有達到熟練水平,即流利且充分理解……接近1/2的非裔或拉丁裔美國兒童到了四年級,連基本的閱讀水平都達不到,更不用說精通了。

這意味著他們不能很好地對閱讀的信息解碼,無法理解自己正在閱讀什么,這將會影響他們學習的方方面面,包括數(shù)學和其他科目。

我把這個時期稱為美國教育的消失之洞,因為如果孩子們在這段時間不能流利地閱讀,那么……學習的機會就會消失。事實上,這些孩子中的許多人都輟學了……

美國各州的監(jiān)獄管理當局,甚至會“直接根據(jù)三四年級學生的閱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來預測未來需要的監(jiān)獄床鋪的數(shù)量”!

逃離“4年級閱讀黑洞”的方法:

有趣高于有用

現(xiàn)在家長都很注意孩子的健康,總跟他們強調運動和綠色蔬菜,可是也有不少孩子不愿配合,變成小胖墩或小豆芽。這是為啥呢? 有可能是因為,他們對于運動和健康飲食的情感態(tài)度不佳。

我們對于一件事情,往往具有不同的情感態(tài)度和認知態(tài)度。比如說,家長跟孩子列舉了西蘭花對人體的種種益處,而孩子也覺得這些結論是有說服力的,那么現(xiàn)在孩子對西蘭花就持有了正面的認知態(tài)度。

但是,孩子的情感態(tài)度是不會變的,他還是不喜歡西蘭花的味道。事實上,情感態(tài)度通常會戰(zhàn)勝認知態(tài)度。

因為讀書是孩子的事情,所以必須考慮到他們的對于讀書的情感態(tài)度。也就是,他們喜不喜歡讀書。

就算一二年級學得很扎實,孩子認識不少字,但他們如果把閱讀當成壓力比較大、樂趣也不高的事,那么就會對閱讀有負面的情感態(tài)度,能不讀就不去讀,就好像能不吃西蘭花就不去吃西蘭花。

如果不喜歡讀書,那么孩子要么只讀課本、作文選,要么只讀米小圈那種簡易兒童小說,也就是在閱讀材料的深度和廣度上停滯不前,那么就算是花了很多不少時間來閱讀,也成效不彰。

對于讀書的“正面的情感態(tài)度”可以參考脫口秀女王奧普拉·溫弗瑞(Oprah Winfrey)的自述:

“書籍是我通往個人自由的通行證。我三歲時便學會了閱讀,并很快發(fā)現(xiàn),在我家位于密西西比的農(nóng)場之外,有一個世界正等著我去征服。”

積極的閱讀態(tài)度主要來源就是——讀得開心。這就像理解為什么有些人會喜歡吃茄子一樣簡單——品嘗后喜歡上了它的味道。

怎樣才能讓孩子具有正面的情感態(tài)度呢?當然有很多訣竅。但要記住一個原則:大腦成長的模式不會改變,是以”快樂“為基礎的。

當我們做完一件事感到快樂時,大腦會單純地想要再體驗一次。所以,如果能在讀書中得到快樂的體驗,孩子對于讀書這件事就會變得更為積極主動,不斷地挑戰(zhàn)新難度和新題材,這樣,就進入了在讀書方面的”刻意練習“,在這個過程中自然而然就改變了大腦的神經(jīng)元結構。

而閱讀能力越高,知識積累越豐富,讀起新的題材就越容易從其中獲得新鮮的知識和愉悅的情感,這樣逐漸形成良性循環(huán)。經(jīng)過長期鍛煉的閱讀大腦,就慢慢變成肥沃的土地,不同學科的植物都可以在上面蓬勃生長。

不過,現(xiàn)在新的數(shù)碼環(huán)境,對于閱讀大腦的形成,也許造成了新的挑戰(zhàn)。

WX20211102-115520.png

數(shù)字時代的孩子,還能學會閱讀嗎?

我們先來看看一個數(shù)字時代的移民讀者的例子。

《升維閱讀》的作者瑪麗安娜·沃爾夫,自己本來就是研究閱讀的學者,而且也從小就是個熱心的讀者??墒?,她發(fā)現(xiàn)自己因為工作和生活上的需要,大部分閱讀都來自谷歌和在線雜志,其他閱讀越來越少。

這會對自己的閱讀能力產(chǎn)生什么影響呢?作為一名認知神經(jīng)學家和發(fā)展心理學家,她為自己設計了一個實驗。

她決定每天都留出特定的討間,嚴格地遵照制訂的計劃閱讀語言難度大、概念要求高的文本。她選了一本自己在年少時就非常喜歡的書重讀,也就是1946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赫爾曼·黑塞的《玻璃球游戲》??墒牵?/p>

我的閱讀體驗可以用"沖力"來形容。我沒法連貫地閱讀這本書。每當我拿起這本書來閱讀,就好像有人往我的大腦里倒了黏稠的糖漿一樣。

為了彌補自己如此愚鈍的理解力,我強迫自己必須慢下來,可惜無濟于事,我習慣了每天閱讀上兆字節(jié)的材料,這種閱讀習慣讓我無法放慢速度去抓住黑塞書中想傳達的任何內容。

我從中得到的教訓,那就是個人的閱讀方式的確出乎意料地改變了。

如今,我可以在平板電腦上快速地閱讀。事實上,我讀得太快以致無法理解文字的深層次意義,我不斷逼迫自己頻繁地回看,一遍遍地讀句子,內心也經(jīng)歷著越來越嚴重的挫敗感,我對于每個語句中出現(xiàn)的從句和短語越來越不耐煩……

經(jīng)過多次重復實驗,沃爾夫終于重新進入了往昔熟悉的閱讀狀態(tài),她總結的經(jīng)驗其實很簡單:首先,閱讀速度要減慢,其次,要融入書中,進入它講述的另一個時空,最后,超出自我,奔向遠方。在這個過程中,她的世界慢了下來,雖然只慢了一點兒。

這么簡單的要求,為啥這樣的高級知識分子都一開始做不到呢?因為她已經(jīng)習慣了注意力的快速轉移和對于無聊感的不耐煩。

WX20211102-115537.png

成年人的閱讀能力是在以前比較單純的書面時代形成的。但是在極其豐富多變的數(shù)碼時代下成長的兒童,可能會具有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所謂的“如蚱蜢般跳躍的注意力”。

孩子的大腦前額皮質和整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尚未學會辨別延時滿足和持久注意力帶來的回報,更不用說讓他們放棄短期利益,去規(guī)劃、抑制和專注于手頭任務而不分神了。

換句話說,大人轉移注意力不算難事,而孩子要集中注意力,頭腦中經(jīng)歷的可謂是一場風暴。因為小孩大腦的前額皮質發(fā)育不完全,他們只能接受一個個刺激源的擺布,快速地從一個刺激源跳到另一個新刺激源上。

這樣,落實到閱讀這個行為,兒童面對更多的信息,卻沒有相應的時間來處理,這可能對注意力和記憶力的發(fā)展構成威脅。他們也許只會掃射屏幕上快速轉移的文字,想當然地覺得自己懂了。

此外,長期接觸數(shù)字科技的后果不僅是無法集中注意力,而是無法忍受無聊。

我們總會期待聽到、看到、讀到有趣的東西,希望不需要怎么努力就能獲得有趣的體驗。數(shù)字科技帶來的體驗之豐富,令人難以想象。

兒童要養(yǎng)成閱讀能力,必須花費大量時間來閱讀??墒牵瑑和欠襁x擇閱讀,也取決于除了閱讀之外,他們還可以做什么。手機實在太有趣太豐富了,需要非常強的理由和習慣,才能讓孩子們把時間花在閱讀而不是看視頻或游戲上。

最近的一項調查顯示,有三成青少年稱自己非常喜歡閱讀,但更喜歡其他媒介形式的活動,比如看視頻、和朋友在社交媒體上互動、玩電子游戲等。

大部分兒童會選擇以屏幕為媒介的活動,而屏幕通常是指視頻、電子游戲以及電腦應用軟件,而非書籍。

出于某些未知的原因,人們非常喜歡那些在屏幕上移動的影像,專注地盯著移動的影像就像盯著火焰或海浪一樣。一個明確的事實是,當兒童接觸不到屏幕活動時,其閱讀量會增加。

232f1a359e6765c4e9a1c7f8e2c356bd.jpg

寫在后面

很多家長在面對數(shù)字時代的洪流時,多少有點隨波逐流,覺得順應時代可能就會帶來好的結果。然而社會進步了,個人未必也同樣進步了。

比如說,交通工具的進步,使得體弱的個人也可以長途移動,但這個人的能力并沒有任何提高。同樣的,社會的信息基礎設施的進步,并不等同于個人信息攝取和處理能力的進步。

在數(shù)字時代,無數(shù)信息都唾手可得,可是,信息的價值變低了,獲取和吸收信息的能力卻變得更珍貴了。各種社會進步——豐富的信息、熱鬧的娛樂、唾手可得的閱讀設備……反而會使得閱讀能力變成一個越發(fā)稀缺的資源。

我們經(jīng)常看到很多成年人發(fā)誓好好學習,最后也就聽了一些音頻說書節(jié)目,看了一些自媒體文章而已,因為他們在青少年時代,沒有成功的塑造起足夠強大的閱讀大腦。

而在孩子最有可塑性的年紀,家長如果能幫助自己的孩子培養(yǎng)起強大的閱讀大腦,將會是給予他們的最好的人生禮物之一:

這樣的大腦,即將獲得閱讀腦進化中最得天獨厚的一份禮物——時間。

當解碼幾乎自動化,年輕的流暢型閱讀腦,每一毫秒都在學習整合更多隱喻、推理、類比、情緒背景和經(jīng)驗知識。在閱讀發(fā)展中,大腦閱讀的速度第一次可以快到足夠進行思考和體驗情緒。這份時間的禮物,是我們得以思考“世間萬物”的生理基礎。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爸爸真棒”(ID:babazhenbang),作者Gauchewood。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爸爸真棒;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爸爸真棒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腦科學最新研究:整天刷手機的孩子真的不會讀書了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