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俞敏洪談中國高等教育的四個問題

  發(fā)布時間:

俞敏洪談中國高等教育的四個問題

  發(fā)布時間:

摘要:在中美教育高峰論壇上,俞敏洪發(fā)言談了中國民辦大學的困境以及中國高等教育的四大困境,主要談論了當前國際化教育的趨勢之下中國民辦大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以及他自身從事教育行業(yè)多年的一些感觸。

【小象薦文在中美教育高峰論壇上,俞敏洪發(fā)言談了中國民辦大學的困境以及中國高等教育的四大問題,主要談論了當前國際化教育的趨勢之下中國民辦大學應該注意的幾個問題以及他自身從事教育行業(yè)多年的一些感觸,以下為講話的全部內容:

其實這個會議我是不適合來參加的,因為我既沒有加入這個項目,我自己現(xiàn)在做的主營業(yè)務跟大學教育也沒有太多的關系。但是我接觸的中國的大學生,包括中國到海外留學的大學生,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對中國的大學教育和國際化教育,也有一點小小的感受。

講到中國的教育問題,我們每個人都感覺到有點失望,因為我們講教育改革講了這么多年,其實很多本質的東西都沒有改掉,而且有些最關鍵的東西似乎有越改越糟糕這樣一個傾向。當然,實際上來說,中國近20年來的高等教育是取得了長足的發(fā)展和進步的,比如說其中一個進步就是高等教育的大眾化。我認為大學擴招不是一件壞事,盡管有點擴招的過分了。中國的特點是一松就亂,一緊就死。大學擴招,盡管導致大學生有點過剩,因為我們現(xiàn)在常常要討論如何鼓勵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和就業(yè),這個背后的原因是大學生就業(yè)有一定的難度,說明大學生過剩了。但是其實這件事情本身依然是件好事,因為不管大學本身的教學質量是上升還是下降,中國每年增加幾百萬受過了四年高等教育的大學生,這件事情本身一定是一個提高國民整體素質的事情,它遠遠比我們當初,像我80年進北大的時候,大概全國加起來都不超過20萬大學生,要好得多的多。所以,實際上我們的教育還是有進步的,高等教育有進步。第二個高等教育的進步體現(xiàn)在國際化上面。國際化主要體現(xiàn)在幾個方面:

第一個就是我們越來越多的大學愿意把自己的老師送到國外去進修,就像剛才特洛伊大學的厄爾講的一樣,他們愿意把老師送到全世界各地區(qū)進修,去進行交換。最基層的大學都在這么做,就像我去年接手的耿丹學院,實際上是一個三本的民辦高校。大家都知道民辦高等教育實際上是處于中國高等教育的最底層的,因為大部分民辦高校都是三本學校。但是即使這樣的話,耿丹學院今年加起來一年也送了大概幾十個老師到國外去進修,平均進修時間兩個月到四個月。你可以感覺到,這個實際上是中國的大學在往外走,積極和國際接軌。

第二個變動是交換學生的大學越來越多,反正我知道大量的大學都在做2+2,或者是1+3或者是3+1,或者是1+2+1,我們現(xiàn)在(中美)這個項目叫CHEPD,實際上好像是1+2+1這樣一個項目。所以,實際上我們是希望學生走出去的。

第三個變動,我個人的感覺,盡管我已經(jīng)很多年沒有在大學了,我們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大學非常在意引進在國外博士畢業(yè)這樣的人才。特別是在國外已經(jīng)有了教學經(jīng)驗的人才回到中國來。有的時候不自覺的,我們的課程實際上就變成了雙語教育。這個也可以有例證,引進一個國外的博士畢業(yè)生在國外已經(jīng)教了五年書,他的課就變成了漢語和英語同時教學,實際上已經(jīng)有了一個國際教學經(jīng)驗的老師來面對中國學生,他自覺不自覺的就把國際化的理念帶回到中國的大學課堂中來。所以我能感覺到這些進步,大家都在不遺余力的努力。

第一個問題:中國大學的經(jīng)費不夠且不動用民間力量

我們能看到的問題是中國大學的經(jīng)費不夠,因為我們中國的大學不動用民間力量。我常常說,中國出現(xiàn)了一個問題,就是從解放到現(xiàn)在幾十年的時間,六七十年的時間了,我們犯的一個最大的錯誤,是不再相信民間力量。盡管后來80年代改革開放以后,我們終于讓民間力量的一部分釋放出來了,尤其在經(jīng)濟領域。大家可以設想一下,如果當初不是改革開放鄧小平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最后允許個人辦成公司,由公司辦成大企業(yè),今天的中國經(jīng)濟是絕對不可能這么發(fā)達的。因為現(xiàn)在中國的民營經(jīng)濟已經(jīng)占到了中國GDP總值的70%左右,而就業(yè)機會占到了85%左右。這就是給民間力量,相信民間力量所帶來的變化。但是讓我們感到有一點糾結,甚至有點失望的是,在教育領域一直沒有對民間力量真正的開放,這是真的。教育跟經(jīng)濟一樣,在解放以后所有的私立教育就全部給卡斷了,從小學到中學到大學。改革開放以后,經(jīng)濟迎頭趕上了,但是教育領域現(xiàn)在為止依然沒有任何對民間的教育力量進行真正鼓勵這樣的一系列的舉措。

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我就舉耿丹學院的兩個小事情,其實對我來說是巨大的事情。第一件事情是轉設,就是要變成一個獨立的不依附于其他公立大學的民辦大學,我們國家有規(guī)定,必須要有500畝地,并且每一分地上只能待一個學生,每畝地容量只能是10個學生?,F(xiàn)在耿丹學院的狀況是,460畝地,差40畝地,耿丹學院的學生加起來是接近6000人,也就意味著按照規(guī)定400多畝地只能呆4000多學生,因為每分地一個學生。大家稍微想一下,這樣的規(guī)定是很荒謬的。理由非常簡單,在北京這樣一個寸土寸金的地方,你非要增加到500畝地,并且一分地上只能待一個學生,你想土地多浪費。大家去看看美國的紐約大學就明白了。在城里那么十幾棟樓加起來接近4萬學生在里面上學。僵硬的規(guī)定,不可變通的規(guī)則,導致我們轉設工作遇到了困難,當然我們還會繼續(xù)做說服工作,抱怨是沒有用的。

第二個問題:民辦大學老師待遇和社會地位問題突出

民辦大學老師待遇,特別是老師的社會地位也成問題。大家都知道,民辦大學的老師和公立大學的老師待遇是不一樣的,公立大學的老師退休以后的保障很好,是半公務員制度。公立學校老師非常安穩(wěn)。民辦大學老師,必須完全按照社會保險來安置,而且退休以后收入會急劇下降。所以我們即使以更高的工資和待遇來吸引老師,都吸引不到公立大學的一般老師,非常難。社會主義的原則是講究公平,但一到實際就馬上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而且公私分明,幾乎總是褒公貶私。

可以看出來國家政策對民辦大學和公辦大學是不一致的。當然我今天不是來抱怨這個事情的,我只是說,因為中國在教育中不善于利用民間力量,所以到現(xiàn)在為止中國優(yōu)秀的,頂級的私立中學和私立大學是沒有的。實際上私立教育的興起能夠減輕國家的教育負擔,看看全世界的私立大學就可以明白,經(jīng)費是不用愁的,為什么?民間力量會把經(jīng)費補充進去。比如說像我這樣的人接手耿丹學院只有一個目的,就是把我一輩子賺來的財富用于耿丹學院,把它變得中國優(yōu)秀的私立大學。經(jīng)過這么一年以后,我的思想開始猶豫了,因為我發(fā)現(xiàn),其實國家對于這樣的事情根本不在乎,不在乎的話肯定就白做,誰都不愿意把一輩子的積蓄扔進去了,最后發(fā)現(xiàn)這件事情是白做的。

對于政府來說就是一個鼓勵問題,不需要出一分錢,一鼓勵民間的錢就出來了。我問過很多中國的著名企業(yè)家,他們都說,只要有一個合適的體制,他們都愿意把自己變成大學的捐獻者,因為從世界著名大學是可以看出來的,一個人的名聲想要留一千年,五百年,捐獻給大學幾乎是唯一的辦法,比如說,杜克大學怎么來的?杜克就一個煙草商,但是現(xiàn)在想到杜克大學,就覺得他不是一個煙草商,他很偉大,因為他有一所最著名的大學留在了這,當然還有很多大學,斯坦福也是這樣。斯坦福曾經(jīng)想把錢捐給哈佛,哈佛不要,不理他,結果一生氣說自己辦個大學,結果就辦成了現(xiàn)在死死跟哈佛較勁的一所大學,不是哈佛第一就是斯坦福第一。所以我覺得中國高等教育的問題,不僅僅是國際化的問題,如何利用民間力量辦教育是個大問題。讓民間財富和活力調動起來,支持中國的高等教育事業(yè)。中國實際上從歷史上是一個以私塾教育為主的教育體系,中國的公學,幾乎所有的公學是到了辛亥革命以后了,中國有著民間教育的傳統(tǒng),為什么不利用民間力量呢?這是第一個。

我覺得中國教育的大問題,還不是國際化的問題,我把國際化排在第四位了。我覺得最重要另外一個問題是教育均衡問題。什么叫教育均衡?我最擔心的是什么?就是鄉(xiāng)下人再也沒有好的教育可以接受了。我是屬于鄉(xiāng)下人之一,30多年前我在農(nóng)村中學上學,最后通過自己三年高考,到了北京大學。當時我們進北京大學,農(nóng)村孩子占的比例差不多是35%,現(xiàn)在北京大學農(nóng)村孩子占的比例最多15%。如果說真正農(nóng)村來的,大概最多10%都不到。我對北大學生做了一個簡單的調查,發(fā)現(xiàn)80%左右都是家庭有政府背景或者有錢的背景這樣的孩子。大家都會問這個是不是錄取上有問題?比如說這兩天正在講中國高考作弊的事情,在河南一個縣有100多個學生有槍手替考,最后查了以后,說這些被替考的學生要不就是有錢的,要不就是當官的,媒體是這么報道的。但是我認為北大的學生應該是100%都是自己考的,但是這些學生怎么會大多是政府家庭背景出身呢?我回到家鄉(xiāng)又做了一個調查,結果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必然現(xiàn)象。我從當?shù)卮彘L開始調查起,發(fā)現(xiàn)村長和村支書的孩子基本都在當?shù)刈詈玫挠變簣@學習,鄉(xiāng)長和鄉(xiāng)黨委書記的孩子在當?shù)刈詈玫某踔袑W習,縣長和縣委書記的孩子在當?shù)刈詈玫母咧袑W習。不管我們怎么宣傳要求教育公平,都很難做到讓政府領導的孩子按區(qū)劃片上偏遠的學校的,他們的孩子從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就受到了當?shù)刈詈玫慕逃虼怂麄冏哌M中國最好的大學就變成了一種必然。

這并不意味著中國農(nóng)民的孩子和工人的孩子智商有問題,而是因為他們從一開始就得不到最好的教育機會。我回到家鄉(xiāng)問了一下我們村里的孩子,上當?shù)刈詈玫某踔袔缀醵际菦]有希望的,上的鄉(xiāng)村的初中和鄉(xiāng)村的小學。鄉(xiāng)村初中畢業(yè)以后,他怎么可能有能力一下子到省重點高中,根本就進不去,因此也就進不去中國最好的大學。所以我覺得中國的教育,最重要是教育均衡的問題,不是中國和美國之間的教育交換問題。中國的農(nóng)村孩子和城市孩子,有錢有勢家庭的孩子,和無錢無勢家庭的孩子怎樣在教育上達到比較好的均衡狀態(tài)的問題。當然隨著互聯(lián)網(wǎng),像MOOC課程的開始可能有一些辦法,由于現(xiàn)代化技術的發(fā)展,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我們是有機會讓落后的、貧困地區(qū)的或者是農(nóng)村的孩子接受到優(yōu)質教育的,但要做到這點需要政府政策上和資源上的大力支持。如果教育不均衡,中國的兩極分化會越來越嚴重,一個社會兩極分化到一定程度就會崩盤,當社會崩盤的時候,我們講任何國際化都是沒有意義的。

第三個問題:中國高等教育的改革還有一個結構調整的問題。

這個話題一說起來就特別敏感,我在全國政協(xié)會議的時候在教育組,民辦教育的代表很少,90%都是公立大學的校長或者黨委書記,最起碼也是系主任。教育組毫無疑問不可避免會討論到教育去行政化的問題,大家空談的時候,每個人都認為中國教育不應該有這么嚴重的行政化來進行管理,否則的話就像有一個政協(xié)委員所說的那樣,中國只有一所大學就是教育部大學,除了教育部大學就沒有別的大學了。今天有教育部的領導在,不是對教育部的批判,我知道教育部很難做,因為教育部還要跟上面的制度保持一致。具體的改革是很困難的。比如教育去行政化,我問了很多大學校長,如果你這個校長不是教育部任命了,也沒有了部級局級待遇,讓整個大學的教授來選你,你干不干?大部分校長是猶豫的,甚至干脆說不干的。為什么呢?因為第一,他們說,我們讓教授選不一定能被選上。第二,他們說我們在教育領域辛辛苦苦奮斗這么多年,好不容易當了校長,現(xiàn)在也算副部級干部,你把這個行政化一拿掉,我們所有的基礎都沒了,待遇也沒了,我們過去的奮斗算什么?所以行政化已經(jīng)根深蒂固了,一旦涉及到個人利益的時候,即使有教育理想的人也不愿意拿掉。坦率的說,在這樣的中國教育系統(tǒng)中,唯上不唯下的教育行政化體系如果不有所改變的話,大學應該有的特質是很難發(fā)展起來的,因為大學需要獨立的創(chuàng)新,需要獨立的學術研究氛圍,需要互相爭論,甚至不留面子互相的探討。所有這一切,當你面對一個可以罷免你的官員,和可以罷免你的校長,你是絕對不可能做出來的,你只會想到,上面的人想聽什么,我說什么。所以我認為這是中國教育目前遇到的一個比較大的問題,很難解決。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怎么樣解決不是我能夠想到的,是有理想的教育官員和有理想的中央領導應該想到的事情。因為這個事不僅僅關乎到了中國教育的現(xiàn)實,也關乎到了中國教育的未來。

第四個問題:教育國際化的問題。

首先我認為教育國際化就不是的問題,為什么?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凡是有點常識的人都明白,教育國際化已經(jīng)是一個必然的趨向,任何人都會明白,如果他不把自己變成一個全球公民,他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未來。所以我們發(fā)現(xiàn),其實老百姓是把腦袋和腳連在一起的,最后用腳投票?,F(xiàn)在每年中國出去讀本科的學生接近30萬人,而且每年還在呈15%的增長,三年前是100%增長。出去讀研究生和博士生的人,依然是源源不斷。每年中國留學總人數(shù)增長大概是10%到15%之間,現(xiàn)在總量已經(jīng)達到了接近50萬人一年。具體精確的數(shù)據(jù)要教育部公布,我這沒有,但是大概這個范圍不會錯。

第二就是每年中國家長即使不讓孩子去留學,每年送出去寒暑假游學的學生也達到了20萬人左右。所以,中國家長其實比任何教育家都明白,我的孩子必須國際化。家長人群包括政府官員,包括有錢人,包括砸鍋賣鐵,賣房子也讓孩子出去讀好大學的人,我就碰上這樣的家庭,孩子被美國前20位大學錄取了,但是家里錢不夠,就把房子賣了。我問家長,你何苦呢?這個孩子在中國也能夠考上中國前20位大學的,為什么一定要送他出去呢?他說,俞老師,這是一個我的孩子未來80年有沒有競爭力的問題,不是上中國大學還是上國外大學的問題。我就問,你為什么認為到了美國去上大學就必然會有競爭力呢?他的回答特別簡單,他說,現(xiàn)在這個世界不是中國的世界,也不是美國的世界,而是全球的世界,是把中國美國加起來的世界。家長這句話說的多到位,比任何教育家說的都到位。

其實對于中國人來說國際化真不是個問題,我們各個大學都在強調國際化。我們這么多的大學跟美國大學聯(lián)合起來,給學生提供國際化的機會。我倒反而認為,美國的教育國際化是個問題。我們常常說美國是一個開放的社會,對全球開放的,但是美國人整體上實際上是封閉的,他們堅持自己認為對的價值觀理念和生活方式,但是對全世界真正的了解,真的很少。他們對歐洲了解,那是他們的老祖宗發(fā)源地,但對其他地方知之甚少而且固執(zhí)己見。中國普通老百姓,不認字大娘你問她,美國總統(tǒng)是誰?都能說出來奧巴馬,有的時候說不對了,奧馬巴也說過。世界杯,全中國人民都在看,世界杯,那是世界的,還沒中國的份。但我到美國馬路上問老百姓,中國主席是誰?真的是十個至少有八個不知道,他們根本就不在乎這個世界發(fā)展成什么樣。原則上中國跟美國現(xiàn)在號稱世界上兩個東西方文化交融最多的國家,而且美國人也很喜歡到中國來旅行,應該知道的。再說,美國每年現(xiàn)在有多少人到中國來留學的?真的很少。不能說因為中國教育體制落后,因為中文聽不懂,你真想要國際化的話,你學中文并不比學英文難多少,我周圍有一大批外國朋友講中文講得溜著呢。為什么?因為他們在中國做事情,他們在中國做生意,發(fā)現(xiàn)中國生意機會太多了,只要會講幾句外語就能開的外語培訓學校,就能賺錢了?,F(xiàn)在美國人對于到中國來學習的這個需求還不那么強烈,如果真正強烈的話,他就會學中文。

今天坐在這的這些美國大學校長和老師,我覺得你們很偉大,因為你們真正知道中美大學國際化的機遇是多么的重要。未來50年這個世界的和平,一定是中國和美國之間互相諒解,互相理解以后的一種和平。

中國在國際化教育中還可以做一些事情,比如說可以吸引外國人過來。中國人要做的一些事情是什么?我覺得第一,既然我們在講國際化,中國為什么不能有一些大學是全英文授課呢?講到這個問題,有人認為我是在賣國。我怎么會賣國?香港大學全英文授課,香港理工大學全英文授課,香港科技大學全英文授課。我們中國大陸的學生每年到香港去讀書的很多,都是用英文上課啊。當然中文研究考古學研究的部分的東西,甲骨文研究用英文沒法教,這個確實教不出來。但是大量的課是可以用英文教的,有幾個好處,第一國外的留學生源源不斷就過來了,因為他免去了學中文之苦。第二,大量的學科跟世界科技前沿的信息對稱和結合,你一分鐘之內想要獲取的話,一定是英文。你如果不懂英文,等中文翻譯過來再去讀,黃花菜都涼了,而且還要翻譯的正確才行。我覺得中國已經(jīng)到了這么一個成熟階段,應該把一些大學,教育部應該拿出至少十所大學來試點,轉成全英文教學。能不能做到?能做得到。為什么?9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送出去的中國一大批到美國去讀博士的學生,現(xiàn)在有大量的學生是在美國的教學崗位上的,他們全是英文教學。也就是說我們把這幫人請回來,放在一個全英文環(huán)境教學,這幫老師是愿意回來的。我曾經(jīng)問過這些老師,我說要是我把我的大學轉成一個全英文教學的大學,你們愿意不愿意回來?跟美國一樣的工資,你在美國拿五萬美元,我給你五萬美元,30萬人民幣一年,你回來不回來?不少老師都是說,愿意回來的。但是加一個附加條件,要給我們一個更加自由的研究氛圍。

實際上我們如果在中國辦全英文的大學,是吸引外國留學生過來最好的辦法。國家現(xiàn)在也在采取一個曲線救國的方法,比如說紐約大學上海分校全英文教學,但是他畢竟一年只招收150個中國學生。紐約大學上海分校的校長跟我也很熟悉,跟我關系很好。我們自己辦的話成本低,一個大學當年就能轉。引進國外大學當然也是一個方法,我們已經(jīng)有不少引進了。像紐約大學上海分校是完整的引進。

另外中國有沒有可能,把我們的大學搬到國外去?,F(xiàn)在國外有很多大學都在往別的國家轉,杜克大學在中國開始辦了,紐約大學在中國開始辦了,英國的愛丁堡大學,甚至伊頓公學在中國也開始辦了,為什么我們不能把我們的大學也辦到國外去呢?在國外辦一所有影響力的大學分校,北京大學海外分校,我就不相信沒有影響力,我就不信外國人不來學?所謂的集中起來辦大事,我們中國人喜歡把力量集中起來辦大事,最重要的就是集中起來辦教育啊。

其它我覺得我們做的都挺好,尤其是我們這個CHEPD,我剛才看了一下,那么多學生名單,我覺得做得真的挺好的。對于中國來說,國際化的事情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怎樣來更好的推動發(fā)展,是我們每一個老師,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要考慮的問題。用什么樣的方法來做,能讓中國人民得到更好的國際化教育,也是我們要思考的?,F(xiàn)在移動互聯(lián)和互聯(lián)網(wǎng)這個新技術的出現(xiàn),讓事情變得更加簡單。在網(wǎng)易上的公開課,很多課我都去聽,而且不少課我都聽完了。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開始注冊在MOOC上面聽課了。這些課程大部分都是免費的,而且MOOC課程有一個特點,學生老師可以互動。比如說我們從教育部國際司開始,有沒有可能把一些特別優(yōu)秀的MOOC課程變成某一些大學的翻轉課堂。這個課程就是讓學生學,有助教輔導,最后考試以后可以拿學分。實際上這是一個非常國際化的事情,在任何一個地方都能學,老師的輔導,互動,學生的討論,助教的研究,再加上把學分結合起來。我們在基本沒有成本的情況之下,就能讓中國大量的學生接受國際化的教育體系。有很多東西可以做。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載文章,原文來自于互聯(lián)網(wǎng);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互聯(lián)網(wǎng)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俞敏洪談中國高等教育的四個問題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