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入新年的第一個月,1月16日,教育部發(fā)布了高中課程方案,其中語文新課標的變動最為引人注意:
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內(nèi)容、分量上加入更多,而要求也變得更高,原標準“誦讀篇目的建議”改為“古詩文背誦推薦篇目”,推薦篇目數(shù)量也從14篇(首)增加到72篇(首)。新課標將從今年秋季執(zhí)行。
不久,2018年高考北京卷《考試說明》公布:《論語》將納入經(jīng)典閱讀考查范圍。
▲1月16日,教育部發(fā)布的高中課程方案新聞截圖。
在體制內(nèi)教育路線上加強中國傳統(tǒng)文化學習的同時,國際化教育路線中,家長與學校實際也在持續(xù)探索這部分的內(nèi)容。當中國孩子最終要走出去留學,中國傳統(tǒng)文化反而將成為奠定其身份認同的根基。
中國傳統(tǒng)文化要怎么學?這就成了一個擺在所有中國孩子面前的一個問題。正因如此,“爸爸真棒”記者借著全民討論傳統(tǒng)文化該不該“被高考”的熱度,專程去拜訪著名學者鮑鵬山,請他去談:為什么讀經(jīng)典,如何讀經(jīng)典。
鮑鵬山
鮑鵬山,上海開放大學中文系教授 ,碩士生導師。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上海交通大學兼職教授、中國孔子基金會學術(shù)委員會委員。潛心研究先秦諸子數(shù)十年,長期從事中國古代文化和文學研究。
傳統(tǒng)文化“被高考”:經(jīng)典本該由國家層面去推
要不要讀經(jīng)典?在鮑鵬山先生看來,這不是一個需要討論的問題。他向記者提了3個問題:
① 無論個人讀書還是國民教育,不讀經(jīng)典,讀什么?
② 作為國家教育戰(zhàn)略,不讀本民族經(jīng)典,讀什么?
③ 世界上哪個國家和民族的國民教育拒絕讀本民族或本國的文化經(jīng)典?
這三個問題基本上用反問的方式終結(jié)了“經(jīng)典該不該讀”的質(zhì)疑。鮑鵬山說,真正的問題實際上是“什么是經(jīng)典?應(yīng)該怎么讀?”
在他看來,經(jīng)典從《論語》始,《三字經(jīng)》、《弟子規(guī)》都不在經(jīng)典范圍?!墩撜Z》才是中國孩子應(yīng)該從小熟讀的文本,從這個角度來說,他認為《論語》納入高考考核范圍是一件好事,一個民族的經(jīng)典本來就該由國家層面去推廣。
同時,他也給了我一個“顛覆”認知的觀點:
我們熱衷于讓孩子“打基礎(chǔ)”的唐詩,反而不適合用來啟蒙,而是在孩子情感發(fā)展到一定階段之后才適合學習。
*以下是鮑鵬山先生的收集實錄,為了方便閱讀,我們用第一人稱的方式呈現(xiàn)。
1.語文教育最大的問題是“碎片化”和“膚淺”
實際上北京高考卷考《論語》相關(guān)的內(nèi)容,這幾年一直都有的。不過如果這一輪政策是指向讓學生整本閱讀《論語》,那的確是件好事。
為什么強調(diào)整本書閱讀?因為這恰是現(xiàn)在中國語文教育的最大問題。
我們現(xiàn)在使用的語文教材或語文課本的形式,本身是一個錯誤的方式,無論是中國古代還是現(xiàn)代西方,都沒有過這樣的方式:
選出幾十篇文章,編出一個大雜燴——我們把它稱之為雜志式的教材——課文本身都是片段式的。
這些文章通常還都很膚淺,尤其是低年級課文,很多雞湯式的,《知音》式的,《讀者》式的,像什么《斑羚飛渡》《一面五星紅旗》這樣瞎編亂造經(jīng)不起稍微一點的理性推敲的文字,中間有幾篇《論語》的篇章、《紅樓夢》的節(jié)選、《水滸傳》的節(jié)選,又都是碎片化的,也就根本不是真正的經(jīng)典閱讀。
孩子從小沒有接觸經(jīng)典,就沒有一個好壞的標準,鑒賞趣味會低下。
他不讀《紅樓夢》,就會覺得瓊瑤的愛情小說是最好的;
他不讀《三國演義》《水滸傳》,不讀魯迅、培根、托爾斯泰,就會把郭敬明的小說當成是最好的,把林清玄、劉墉當成經(jīng)典。
不讀唐詩宋詞莎士比亞,就會把汪國真當成最好的詩人。
有時候我在公開場合說某些詩歌散文小說不夠好,會遭到很多人的反對。因為他們從小建立起來的閱讀品味就是這樣,這從語文教育中就已經(jīng)被固定下來了。
當人們沒有讀過真正傳世經(jīng)典的東西,就會熱衷去讀微信中的雞湯文章。
但如果我們回頭看看,用“雜志式的教材”教孩子語文,這件事在任何時代、任何國家都是絕無僅有的。
中國古代的孩子上學,正式讀書,就是從《論語》開始,一本書讀完,再去讀下一本,比如《孟子》?!度纸?jīng)》也是后來才出現(xiàn)的東西,比如一個唐代的小孩,是沒有《三字經(jīng)》這種所謂的蒙學讀本的,就是從《論語》開始看。
你再看國外,國外也不是拿著“雜志”教文學課的,都是要整本去讀莎士比亞、讀荷馬史詩。
中國教材的歧路,是從民國開始的。今天我們都說民國教材好,那也是比今天的教材內(nèi)容好一些,比較樸實而人性,沒有《斑羚飛渡》之類假大空的東西。但從讀整本讀書到碎片化讀書,就是民國教材那里來的。這才是中國語文教育中真正的大問題。
如果將《論語》列入高考,我希望這次是一個導向,引導學生去讀一些真正的經(jīng)典,而不是膚淺的東西。
2.一個民族的文化經(jīng)典應(yīng)該由國家考試來引導
《論語》這樣的經(jīng)典該不該讀,我覺得不是問題;要不要由高考指揮棒來推動學生去讀?我覺得也不是一個值得質(zhì)疑的問題。
你放眼任何一個國家,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的傳承,都體現(xiàn)國家意志,體現(xiàn)在國民教育體系中。
比如柏拉圖、蘇格拉底、莎士比亞……為什么一直有人在讀,真是一代又一代學生對這些經(jīng)典有興趣嗎?或者都是老師的興趣、個人的興趣嗎?
如果只是出于個人的興趣,這些作品不會成為一種普及的文化,不會成為一個民族下一代中大多數(shù)人的共同認知??赡芨嗪⒆討{自己的興趣,寧愿去讀《哈利波特》了。
比如,當大多數(shù)人都不讀《論語》,哪怕我讀《論語》,我也不會談孔子,因為我跟人交流,得讓別人聽懂。
再往后,民族的歷史文化可能自然就這樣消失了。
歷史是什么?
歷史不光是曾經(jīng)發(fā)生過的事情,更是我們記住的事情。沒有記住的東西不會成為歷史,只會成為空白。只有記住的并在日常生活中不斷被提起,被談?wù)?,被引述,成為對話的公共語境,被當做思想資源和思考出發(fā)點的,才能成為對今天有價值的歷史。
《哈利波特》未來也很有可能會被證明是經(jīng)典,但在這樣的選擇中,柏拉圖、莎士比亞可能就會成為被遺忘的東西。
同樣,下一代也會有下一代的喜好,《哈利波特》也會被下一代遺忘。
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就是如果都是憑著興趣來,人類文化會怎樣?
第一,不會被傳承;
第二,不會被積累;
第三,不會被發(fā)展和提升,而是一直原地推倒重建。而重建的東西往往是淺薄的、膚淺的、浮躁的。
這就是現(xiàn)在正在我們國家發(fā)生的事情。大家都覺得《論語》這樣的傳統(tǒng)文化應(yīng)該讓人憑興趣去讀,列入高考好像就成了負擔,但這樣一來,大多數(shù)人就不會去讀了。沒有國家考試引導,老師不僅不會教這部分內(nèi)容,甚至老師自己也不讀的。
所以一個國家的文化經(jīng)典要傳承下去,必須要有一種適當?shù)?、?quán)威的方式,來做引領(lǐng)。
經(jīng)典是一個民族共同的文化的根,你不能只讓一部分人知道,因為如果沒有共同認同的話,根本沒辦法對話,所以教育不光在教你知識,教育還在教你公共知識,以期實現(xiàn)價值上的共同認知和認同。
3.人工智能時代為什么我們還要讀《論語》
我經(jīng)常碰到這樣的問題:我們已經(jīng)是人工智能時代了,已經(jīng)是基因時代了,為什么還要去讀《論語》這樣幾千年以前的書?
這根本是兩個概念、兩種邏輯,一個是科學技術(shù),一個是文化,誰說讀《論語》能夠解決冰箱制冷這樣的問題?!《論語》解決的是一個人腦子里的問題、精神上的問題,是公共知識的問題,是各種文化得以對話的公共語境。
什么是“公共知識”?
我講一件事。
上次來了幾個臺灣人,我們在一起討論,我現(xiàn)場做了一個小測試:我說,一個人,受到一些傷害,然后見人就跟人訴苦,我們就會說,這個人很像祥林嫂。
大家知道我說的是什么意思嗎?
來自臺灣的人都說聽不懂,但大陸的人都說聽懂了。
這就是公共性,“祥林嫂”這個意象在大陸文化圈有公共性,在臺灣沒有公共性。
沒有公共性就是缺少共同性,缺少共同性會導致:
第一,個人會成為孤島;
第二,族群會出現(xiàn)分裂。
所以,多年前我就呼吁:至少語文教材必須全國統(tǒng)編,其中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解決知識的公共性問題。
如果我們連知識的公共性都沒有了,我們的民族凝聚力和文化生存基礎(chǔ)又從哪里來?
我們再說《論語》本身的價值。
《論語》不能“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地讀
為什么只有我們國家在說《論語》是過時的,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而別的國家在讀柏拉圖、蘇格拉底、莎士比亞,讀《圣經(jīng)》的時候不分所謂“精華”與“糟粕”?
因為經(jīng)典根本不能這么去看。
什么是精華?什么是糟粕?誰來判定?《論語》最精妙的地方,在于它是思辨的、開放的,當我們讀《論語》,這部分可能對張三有啟發(fā),那部分可能對李四有啟發(fā),有可能此時有啟發(fā),有可能未來有啟發(fā)……沒有人能判定哪些部分一定是“落后的”。
現(xiàn)在隨便一個什么學者動不動就講揚棄,甚至隨便一個沒讀過幾本書的網(wǎng)友,都可以動不動就指責前賢,從風氣上講,這叫浮躁;從品行上講,這叫傲慢,而這種傲慢,是出自于自己淺薄無知帶來的自大和無畏。
《論語》不是工具,它傳達的是“讓人成為人”的價值觀
讀書這件事,我們不能簡單看有什么用。讀書不能簡單地問能解決什么問題,《論語》不是一把螺絲刀、一把起子,不能用工具論去判定讀它的意義。
像這樣的文化經(jīng)典,主要給我們兩個東西:
第一是價值觀;第二是公共的價值觀認同。
價值觀使人成其為人,第二則使社會可以建立起具有共同認可的制度,保護價值觀。
人類為什么是人類?人類和動物的差別在于,人有是非觀,知道有些事可以做,有些事不可以做。
具有做某些事的能力,是本能或技能;
知道什么事不可以做,是文化,是良知。
如果沒有文化,人類沒有辦法組成社會,也不可能形成制度。
為什么經(jīng)典值得傳承,因為無論中西,無論孔子,還是蘇格拉底、釋伽牟尼,他們都在思考同樣的問題:
人如何才能像人一樣活著。
文化的功能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這個“命”,不是“生命”,是“性命”。何為“性命”?顧名思義,從字形上就可以看出來:有心靈有靈魂的生命。
賦予我們生命以靈魂和心靈的,就是文化。而文化的存在形態(tài)里,最典型的形式,就是文化經(jīng)典。
所以我們今天讓小孩讀《論語》,你不能拿它和科學等量齊觀??茖W是讓你知道能做什么,文化是告訴你不能做什么,兩者相互制約。
國外教育中,把通識教育看得那么重要,為什么?
通識教育就是“科學+文化”,懂技術(shù),還得有價值觀。
所以對于“人工智能時代,我們?yōu)槭裁催€要讀《論語》”這樣的問題,我是沒辦法跟他對話的。這就是我們教育出問題的結(jié)果。我們的教育教出了一大批沒有邏輯能力、不辨問題層次,不懂得分類的人,所以,他的問題都不是不會思考和解決問題,他的問題是根本不能分辨問題所在。
經(jīng)典也是建立共同的價值認知的基礎(chǔ)。你認同孔子,我認同孔子;你認同蘇格拉底,我也認同蘇格拉底,這樣大家就可以對話、可以相處了。如果我講仁愛,你不講,你的價值觀跟我不一樣,我們就沒法溝通了。
所以對于個人來說,經(jīng)典有助于他們形成價值觀,
但對于社會來說,經(jīng)典是給大家一個共同認知,可以使大家在同一個價值觀下建立制度,得到保障。
這就是文化認同。
社會發(fā)展到今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哪怕專業(yè)差一點、技術(shù)不懂得,大概率都還是能生活得好,但如果各有各的價值觀,那社會恐怕就很可怕。
我們不一定要學所有的科學技術(shù),但需要具備共同的文化
現(xiàn)在的父母都希望孩子學習“不過時”的東西,比如科技,但科技恰恰是淘汰飛快的。
從另一方面來看,每一門知識和技術(shù),在今天這個分工精細的時代,一部分人會就可以了。但是,基本文化經(jīng)典以及其中包含的基本價值觀,卻是每個人都需要認知并認同的。
我們不需要一個快遞小哥、一個家庭鐘點工懂得某個專業(yè)知識和技術(shù),但我們需要所有人,包括快遞小哥鐘點工有基本的為人處世的準則,需要他們認知并認同仁義禮智信的價值觀。
這就是為什么,在西方的教育里,他們沒有功能性的“語文”這門課,而是開閱讀和寫作這門課,他們對讀書的要求,比對數(shù)學的要求高的多。
他們的思路跟我是一樣的:
某些專門的知識,只是專門職業(yè)的人才需要;而普適的價值觀,是所有國民都需要的。國家提供的教育,必須立足于此。
文化讓人“心里有底”
另外,文化還給人內(nèi)心一種“托底式”的精神支柱。
現(xiàn)在的社會人人追求成功。追求成功我是贊成的,但同時還應(yīng)該有個健康的心理支撐。
因為不可能每個人都真的能追求到成功,人生有很多人力不能企及的事情,有很多偶然因素決定人最后不是那么成功。
那怎么辦?這個時候,你就需要有一種東西支撐你人生的意義。
比如,儒家和道家都告誡我們要安貧樂道,這就是讓人有很穩(wěn)定的心理支撐,讓我們知道,世俗的“成功”值得追求,但并非我們?nèi)松谋仨殻松谋仨毷呛虾醯赖潞秃虾跞诵缘纳畋旧怼?/p>
經(jīng)典從何處開始讓孩子從“古詩”開始,我不贊同
從《論語》再說到古詩文背誦。古詩文背誦沒有問題,但如果說經(jīng)典啟蒙從古詩詞開始、從唐詩開始,我覺得是錯了。
經(jīng)典有多種不同的層次,只有不多的部分屬于“元典”,這是一切文化之源,其它的都是流,對中華文化而言,文化元典基本上集中在先秦,比如:
《論語》之前的《詩經(jīng)》、《春秋》、《禮記》和《易經(jīng)》,以及《孟子》、《老子》、《莊子》這樣的諸子,這些都是元典,
而唐詩宋詞等等,都是流。
經(jīng)典是根基,是樹的主干,然后從主干上長出枝節(jié),詩詞歌賦、琴棋書畫。
正確的傳統(tǒng)文化啟蒙,建議從這個次序上去讀,不僅是從重要性上來說,也是從孩子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上去說的。
古代孩子都是從經(jīng)典讀起,讀到14、15歲開始讀詩,或者天生聰慧的,12歲開始讀詩,這是有道理的。底子打好了,然后開始讀詩。
詩歌最動人的地方是情感,而孩子到十幾歲情志萌發(fā),這時候讀詩是讀的通的,在此之前,小孩子是讀不懂詩歌的。
在《唐詩三百首》里面,只有《鵝鵝鵝》是小孩子直接能明白的,其他比如小孩子背的爛熟的《靜夜思》,我們告訴孩子“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孩子能明白這首詩描述的動作,抬頭看月的場景,但這首詩的感情——什么是故鄉(xiāng),你覺得能給孩子說明白嗎?更何況詩里那種客居他鄉(xiāng)的孤獨感覺,這都是孩子不能體會的。
再比如《千家詩》,也是家長常拿來做啟蒙的讀本之一。《千家詩》里最容易理解的詩可能就是范成大的《田家》:
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
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這是一首最有生活場景的詩,耕田種瓜,對兒童來說相對簡單,但里面的情緒容易理解嗎?不容易的,這種田園之樂,是一個人經(jīng)歷了仕宦生涯、經(jīng)歷了社會生活之后,轉(zhuǎn)回頭才能感受到的快樂。
實際上,詩歌往往是借用生活中的場景和事物,來表達一種深遠的哲學意味和美學意境,理解需要生活閱歷甚至人事滄桑,這是幾歲的孩子做不到的。
但是孩子小的時候,他的理解能力是沒問題的,你跟他講道理,是沒問題的;引導他讀《論語》,孩子實際上是能懂的?!墩撜Z》第一篇,“學而時習之”,你跟他說,人要好好學習——這沒什么不能懂的。
甚至孩子不怎么懂也不要緊,這是行為指導。孩子能先用價值指導行為,外化成行為。到高年級或中學之后,建議孩子再去讀詩。學詩最大的益處是培養(yǎng)孩子的共情能力,多讀詩,可以拓展他們的情感體驗,形成同情之心。
有古文根基的孩子寫作能力不會差
讀經(jīng)典是建立孩子的價值觀,傳承文化的根基;讀詩可以拓寬孩子的情感,那背誦古文的意義在哪里?
我們看此次教育部增加的古文篇目,有先秦名家的文章,也有唐宋八大家的名篇。這些都是儒家文化中的傳世文章,從學統(tǒng)上來說,是一脈相承的,但除此之外,讓學生背誦這些文章,對他們寫作能力是很有幫助的。
我經(jīng)常和出版社編輯打交道,編輯們普遍覺得,有三個專業(yè)的學者,寫作能力是最好的,文字水平是最棒的,我們統(tǒng)稱為“三古”:
中國古代文學專業(yè)
中國古代哲學專業(yè)
中國古代歷史專業(yè)
當然,一些其他專業(yè)的老師文字水平也很好,但你仔細去追究,你就能發(fā)現(xiàn):絕大多數(shù)文字水平高的,古文閱讀方面的經(jīng)驗都很深厚。
說到文章好,有三重境界:
第一重是文從字順,邏輯沒問題、表達沒問題、語法沒問題。
第二重是語言有節(jié)奏感和張力,語言的節(jié)奏符合寫作者的感情,相得益彰,這是一種有才氣的文章。
第三重則是文辭上的典雅,這種典雅由何而來?是靠讀書,尤其是讀古漢語中的典范文章積淀出來的。
一個人在寫作上天生有才氣,達到第二重境界,這樣的例子是常有的,但隨著他年紀增長,這種才氣是會消失的;但典雅的文辭、風格,因為由讀書的浸潤而來,是怎么也不會消失的。一個人20歲的時候能寫出典雅的文字,到80歲時,也還是可以寫出同樣的感覺。
漢語是一門有悠久歷史的語言。我說過:漢語是這個世界上最有文化的語言,它的文法、語法、句法,包括語匯,都是長期積累下來的,包含著深廣的文化內(nèi)涵?,F(xiàn)代漢語,是扎根于古代漢語的。
(本文轉(zhuǎn)自爸爸真棒,作者吳微)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