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內容運營的關鍵數據是什么?
彼得德魯克說:“一件事情如果你不能去衡量他,那么你就不能去優(yōu)化他?!?/p>
同時,隨著最近對OKR的研究愈發(fā)深入,我對結果導向和數據導向越來認同。然而在這些理念的實踐中卻碰到了很大的難點,那就是“數據”和“結果”對內容的衡量非常困難。
同時一些初期的數據似乎證明了內容運營的效果并不佳,這讓我對自己的工作產生了極大的疑惑,所有的思考也就此展開。
在我的運營體系里面,內容的層次可以按照下圖進行劃分。白皮書/解決方案址之類的內容,主要服務于公司內部體系的支持,官網以及各個頁面的轉化。外部的內容,則是服務于公司最看重的問題——線索。
我一直固執(zhí)的認為:對規(guī)模500人以內的SaaS公司而言,并沒有品牌可言,這個規(guī)模的公司每天都活在市場生死存亡的邊緣。巨頭入場,行業(yè)革命都有個能隨時導致公司破產。
比爾蓋茨說:“距微軟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
微軟尚且如此,小公司更是如此。如果只甄別出一個關鍵結果,那么小公司最應該關注的就是——營業(yè)額。
所以回過頭來看內容運營所負責的三個部分的內容:
產品白皮書服務于銷售/客戶成功,是間接作用于營業(yè)額。
解決方案類內容服務于公司官網等平臺,以及銷售,同樣直接或者間接的作用于營業(yè)額。
知識類內容,獲取銷售線索,作用于營業(yè)額。
OK,至此我們覺得內容運營的工作依舊是非常重要的對吧?
但是我們面臨了兩個問題:
間接作用于營業(yè)額的內容,無法用數據衡量。目前我的替代方案是以內部問卷或交流會的形式,感性的衡量其效果或質量。
外部內容運營帶來的流量/注冊,非常少。而對市場部門的各種支持,又無法以數據的形式衡量
二、數據不能量化的價值也是價值
這樣的局面,讓我對內容運營的工作感到疑惑甚至是沮喪。做的好的,沒有數據;有數據的,證明你做的不好。
在研究了其他產品在內容運營上的態(tài)度,以及關于品牌的相關知識,我重新樹立對于數據的看法。
首先,關于工作和數據的關系,不應該本末倒置。應該是認定這個方向值得嘗試和做,然后去找到數據優(yōu)化它,量化它。不能量化的工作,一樣有價值。
例如:在知乎上做內容營銷。首先通過文末的鏈接,即可以向產品進行引流。但是我們會發(fā)現:再好的內容,也許并不會帶多漂亮的數據。關閉知乎,打開百度搜產品的人也不在少數。
那么,我們換一個衡量辦法,定義由知乎頁轉官網的用戶數,然而當一個用戶在知乎了解了產品,過了幾天才想起來,又該如何統(tǒng)計呢?
所以,品牌這個事真的沒法量化。內容的效果不好量化,但是內容的點贊數、閱讀數、粉絲數都是可以量化的。量化可以量化的,不能量化的部分,只能通過團隊或者負責人自己去衡量。
其次,說說OKR。OKR的部門目標要和公司目標對齊,這個對齊,需要大量的時間經驗和判斷能力才能做到,而非是簡單的拆解或者同步。
例如:公司目標1億,部門目標就拆成5000萬,運營的目標就拆成線索數是多少。這是不對的,做品牌,做內容也是能貢獻營業(yè)額的,只是其中的聯系是一條隱形的線。一味的追求數據,可能比認真做事的成本還高,難度還大。
三、任何部門,都有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潛質
我們常常談論核心競爭力,仿佛這個概念是比公司的戰(zhàn)略都重要。然而事實是:核心競爭力是做出來,而不是計劃出來的。任何一個部門都能成為企業(yè)核心競爭力,同時,任何工作也都有有可能陷入無限的被動,這對于個人的成長和公司發(fā)展都是十分不利的。
舉兩個例子:
(1)客戶成功部門
如果知識被動的接手銷售的成交客戶、接電話回答咨詢以及解決客戶問題。那么這就是一個支持部門,甚至說只能稱之為售后。
售后的地位是什么?恐怕不言而喻。
但是如果售后部門能夠優(yōu)化服務流程、對服務體系進行標準化自動化。甚至說提供企業(yè)咨詢的增值服務,輸出最佳實踐、解決方案,那么他就是真正的客戶成功部門。這樣的客戶成功部門,將服務打造成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同樣是客戶成功,地位是不同的。
(2)人力資源部門
我們見過好的人力資源,有成熟的員工福利制度、有優(yōu)異的人才成長計劃。這樣的人力部門,能夠將企業(yè)的人才打造成企業(yè)的核心競爭力。而差勁的人力資源,只是被動的招人,組織些不痛不癢的吃吃喝喝過生日。二者的價值,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企業(yè)中沒有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或者部門是沒價值的。任何一個部門,都有成為公司核心競爭力的潛質。而我希望的就是將運營打造成公司的核心競爭力,而非被動的支持和服務,做內容輸出的“奶?!薄?/p>
四、 水龍頭和水窖
我們在生活中,都有這樣的體驗:你裝一個水龍頭,只要幾十塊錢,打開開關你就會有源源不斷的水。但是一口水窖,需要上千元,卻沒有開關可以給你打開。
我要說的是:市場的流量思維,像是水龍頭。
廣告位、活動以及SEM的預算就好像水龍頭的開關,能夠直接有效地獲取流量。但是一旦關閉,就停了。
而運營像是修水窖,一篇兩篇的內容,甚至十篇百篇的文章,在市場上未必能獲取多少流量。
這也是我最近面臨的問題,在內容質量和內容數量遠遠不夠的初期階段,投入產出比很低,但是這個過程是積淀。
一個水窖,可以積累市場帶來的流量,促進轉化(好的落地頁面讓廣告流量的轉化率有效提升),可以總結并升華市場活動的沉淀。一口水窖,可以積累水龍頭帶來的水,存貯它們(積累市場活動等行為帶來的流量,促進轉化)。同時,一口水窖可以積累雨水,讓企業(yè)渡過干旱的沖擊(積累自然流量,促進轉化)。
我們的企業(yè)是在實施OKR管理的,OKR其實很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過分關注短期的價值。而運營,就是這樣一件短期價值較差的事情。包括我前文題到的品牌,如果你用廣告去樹立品牌,那么互聯網時代的巨大信息流,會把1000萬的廣告費沖的干干凈凈。但是1000萬做的內容,足以在一眾垃圾信息中日久彌新。
周鴻祎在《我的互聯網方法論》中提到:
“如果我手里有1000萬,在中國打個廣告連個響兒都沒有,我還不如花一千萬做一款免費的互聯網產品,給幾千萬用戶用,這幾千萬用戶用了我的產品,就建立了對我品牌的認知、忠誠、信任,這比廣告有效的多?!?/p>
同樣的道理,內容就是一個產品。一個五人的內容團隊,各種成本加起來每月絕超不過10萬。多少企業(yè)在百度上的營銷費用都遠遠超過這個數字?同時,百度的SEM停了就沒了,這個團隊產生的內容,會永遠服務于公司。
很多企業(yè)意識不到這件事的原因:
一是修水窖要會設計、施工,遠比手腕一抖會開水龍頭的人少得多。
二是修水窖這件事見效慢,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多數掙扎在生死邊緣的企業(yè)根本無法有這樣的長遠考慮。
有的企業(yè)不愿意嘗試,嘗試了又受制于各種因素不能成功,兩個因素疊加導致內容運營會被低估。
五、以內容為核心的市場運營體系
要我說,如果想把運營做成核心競爭力,那么眼光要長遠,一套以內容為核心的市場運營體系必不可少。這里面有大量的關系需要思考,大家可以結合企業(yè)自身情況去思考一下。
內容運營是修水窖,那么如何往你的水窖內引水就成了第一個問題。雖然憑借自然的搜索和傳播也能帶來流量,但是這和企業(yè)的營銷行為相結合,效果更佳。
企業(yè)在營銷上面的花費一般都不少,所以將內容作為流量的著陸頁,能夠有利于雙方發(fā)展。同時,在網絡的去中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利用自媒體平臺獲取流量,也是內容運營本身要做的事情。
活動營銷和內容運營是相輔相成的,活動營銷必須依托于內容運營的輸出。同時內容在活動中不斷完善,升級,變得更好更全面。
同樣,內容能夠幫助客戶成功部門,客戶成功部門積累的案例和素材反哺于內容體系。
六、內容運營的本質
不知道多少人在有過這樣的體會,當企業(yè)的市場部門推倒重建之后,之前所有的商務合作、推廣都會煙消云散。而一個運營團隊的消失,則不會這樣無聲無息,內容是他們留下的證據。
同時,在所有產品壁壘漸漸消失的今天,一個企業(yè)在某一行業(yè)的耕耘和研究顯得愈發(fā)重要。微信做的不是聊天app,而是社交;支付寶做的不是支付工具,而是線上線下更便捷的支付方式。每一個產品,都不存在真正的壁壘,最重要的是其背后的理念。
協同產品賣的工作方式,管理工具賣的管理方法。
這不是一句空話,這背后,是產品邏輯的落地,是內容的沉淀。
所以說SaaS公司做內容運營,雖然有營銷/服務/用戶幫助的作用,但本質上還是對企業(yè)所在領域的研究。無論是最新的理論研究,還是服務/市場/用戶的研究,這個研究絕不是市場上的打概念,而是將理念應用于實踐,同時通過實踐不斷完善理念。這個過程必定會產生大量的內容,這是可以作為企業(yè)核心競爭力的內容。
產品是硬,內容是軟,軟硬結合才能構成一個完整的產品。當然,這里的內容不再是幾篇文章、幾篇稿交那么簡單,而是企業(yè)實踐經驗的總結,服務領域的研究等等。
所以,修個水窖吧!
本文轉自人人都是產品經理,作者袁林,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最近十年,隨著互聯網行業(yè)的興起,從事產品、研發(fā)、流量、運營等行業(yè)的人也慢慢增多,逐漸形成了多個江湖。運營的江湖里又細分為產品運營、內容運營、活動運營、用戶運營、品牌運營等幾大領域,充滿戰(zhàn)術,唱念做打。那么,在互聯網公司,如何進行運營驅動,如何通過運營手段把產品做爆,是一門“玄學”。芥末堆推出【運營進階】欄目,為企業(yè)運營支招,幫助運營人進階。閱讀上面這篇文章,豐富你的運營經驗。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