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zhuǎn)載自單向街書店公眾號(ID : onewaystreet2013)
如果說沒有偏見的人生不值得一過,那么你對這世界,懷有哪些偏見?在 2018 年 5 月 13 日晚,首屆《十三邀·偏見小會》中,六位來自不同領(lǐng)域 “young thinker”——許知遠、葉三、尚雯婕、王博、吳虹飛、李翔,通過演講,表達了他們的六種不同的“偏見”。
在偏見小會上,偏見是一種旗幟鮮明的見識,一種對現(xiàn)實社會的建設(shè)性批評,演講嘉賓們在對時代命題的追問中,試圖引發(fā)積極探討,破除陳規(guī)陋見,拓寬思考維度。
許知遠在十三邀·偏見小會上演講
許知遠以“偏見的力量”為題,回憶起剛進入大學,被電影《死亡詩社》基汀老師信奉的“任何時代,任何一個年輕人,都應該非常勇敢地去追尋內(nèi)心的渴望”所觸動,隨引為一生最基本的價值觀。
但在過去七八年間一個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潮流來臨,我們進入一個美圖秀秀的世界,真實消失了,個體消失了,流量成為衡量這個世界一切價值的唯一標準。
42 歲的許知遠,做《十三邀》、做《偏見小會》其實內(nèi)心是,“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真心的去發(fā)現(xiàn)自我,真心的去理解他人。最終我們每個人有某種偏見,是為了達成一種新的共識,這種偏見抵達某種共識”。
任何時代的年輕人,都應該非常勇敢地去追尋內(nèi)心的渴望
每當我們公司把各位嘉賓請來做這樣活動的時候,我都有一種由衷的感慨:到底是什么樣的力量,在有像我這樣一個創(chuàng)始人的情況下,公司仍然可以持續(xù)下去,而且每次活動的結(jié)果看起來都還不錯,這是讓我很奇異的一件事情。
其他嘉賓都在回憶童年的經(jīng)歷,突然有一個印象闖入到我的腦海中,在我高三或者大一第一次看到羅賓·威廉姆斯主演的《死亡詩社》電影。影片講述的是美國一個公立學校一群學生們的生活,他們有一個出類拔萃、特立獨行的 John Keating (基汀)老師,他是一個文學老師。
電影《死亡詩社》的劇照
最初上課的時候,我印象很深,在校史樓內(nèi)有一排歷屆學生的合影,基汀老師讓所有學生傾聽照片里發(fā)出的聲音,當然所有學生都聽不出來,而基汀老師就故意偽造出一種的聲音, “carpe diem” (拉丁語),英文就是 “seize the day” ,抓住每一天。所有的學生都覺得一頭霧水,這個奇怪的老師,他在干什么。
在電影里這個老師還有很多奇怪的動作,他們學文學,前一百頁是非常長的用英語寫的 introduction (引言)“詩歌是什么”,基汀老師把前一百頁撕掉,說 introduction 不重要,直接讀詩。
然后基汀老師問每一個學生詩歌到底意味著什么,他告訴同學們,讀莎士比亞是為了追求女孩子,是為了追求女人。他還鼓勵學生自己去寫詩,其中有一個我非常喜歡的羞澀的小伙子,他實在不知道怎么寫詩,寫不出詩,基汀老師把他的眼睛蒙起來,在瘋狂的嚎叫中完成一首詩。
接下來還有很多令我心潮澎湃的片段,他們上體育課的時候,踢橄欖球,背景音樂是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那種生命的洋溢,在體育場中獲得奔放,基汀老師鼓勵學生們追求每個人想要的生活。
其中一個學生特別喜歡去演戲,但他爸爸強迫他成為一個醫(yī)生,他最后自殺了。這整個故事蠻悲劇的,但確實有很多人年輕人被它喚醒。
其中有一節(jié)課,基汀老師說你們每個人都要學會用另外一種眼光看待世界。怎么看待,很簡單,在教室里你要站到講臺上看這個世界,跟你坐在座位上是不一樣的。
到結(jié)尾的時候,基汀老師被保守的學校當局趕走,班里大概一半的學生站在桌子上面對他們的老師致敬,朗讀沃爾特·惠特曼寫林肯的那首詩,O Captain! My Captain!(啊船長我的船長),然后基汀老師就離去了。
我現(xiàn)在想想這幾個片段特別深刻地注入到我的內(nèi)心,我覺得任何時代,任何一個年輕人,他都應該非常勇敢地去追尋內(nèi)心的渴望,充分展現(xiàn)自己的生活,充分表現(xiàn)自己的愛、渴望、能量,釋放自己的一切,對世界充滿好奇心。后來我才知道這是一種希臘精神的傳遞。
人應該像文學一樣生活,而不是文學變得像生活一樣
我是在 2000 年大學畢業(yè)的,其實我整個大學時光,包括畢業(yè)之后,都是帶著這樣一種強烈的情緒,我覺得每一代年輕人都應該是這樣一種獨立個人的生活。
我們有這么一段時光,而在時光中最重要是真正的個人主義精神,這個人只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思考,這個自我不是狹隘意義的自我,而是一種試圖充分理解他人,理解世界的豐富性之后再去尋找自我。
我們的自我在不斷碰撞之中,世界變得更清晰,我們自己變得更清晰,它應該是一個擴張式,應該是既收斂又擴張式的,既審思,又具有某種盲動性的東西,這是我一直覺得青春的時光。
在我畢業(yè)之后的那幾年,中國有這么一個時刻,中國加入全球化的進程,在 90 年代之后,人文主義思潮逐漸復蘇的過程,大家意識到個人主義、市場經(jīng)濟,包括更豐沛的信息、更獨立的個性,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東西。
上世紀90年的街景
而且我們這代人就是會沿著這個道路前行,我們覺得群體是可疑的,孤獨是有力量的。
一個人捍衛(wèi)自我的價值觀,才能真正理解社會的豐富心和廣泛性,一個人只有充分地去理解外部世界,才能理解自我內(nèi)在的可能性,這是我特別簡單的一個出發(fā)點。
時至今日,我已經(jīng) 42 歲了,這樣一種基本價值觀始終埋藏在我心里。同時我覺得作為一個知識分子是有力量的,是重要的。
我在北大的晚期的時候,我們?nèi)匀幌M蔀楹m這樣的人,成為魯迅這樣的人,成為奧登這樣的人,他們能夠清晰地明辨是非,能夠面對時代的轉(zhuǎn)化,能夠逆潮流而行動, 我們真正能夠 “against the current” ,這是一種有魅力的知識分子,不僅有知識上的訓練,而且有道德上的判斷,價值上的堅持。
W.H.奧登被認為是繼艾略特之后最優(yōu)秀的英語詩人
這樣一種情緒,而且我認為理所當然的情緒,我?guī)е@種情緒來看待當時的中國社會,寫了很多批評文章,包括很多自以為是的文章,比如說,“我們看到一個新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潮流到來,你怎么去占領(lǐng)新的潮流”,我們是在這套語匯中成長起來的。有一段時間我們感覺到這樣一個變化,個人精神,知識探索的欲望。
帶著這個情緒看周圍世界的時候,就覺得日常生活非常之平庸,就像我喜歡布羅斯基那句話,人應該像文學一樣生活,而不是文學變得像生活一樣,因為它 refine (改善)我們,它讓我們的思維,我們情感更精細化,更提純化,是讓我們朝更高的目標去發(fā)展。
約瑟夫·布羅茨基( 1940 - 1996 ),俄裔美國詩人,散文家,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
某種意義上我們是堅信這樣的東西。
我最恨的詞就是流量
在過去七八年間,我們看到整個潮流微妙的變化,看到知識分子群體消亡,大家不僅不敢堅持我認為個人主義的對世界敏銳觀察的批評性的眼光,我們甚至害怕知識分子這個標簽,全民參與對這個標簽的羞辱,包括我們自己,很多人也不敢承認這種標簽,甚至加入自我羞辱的行列。
盡管中國在過去十年里發(fā)生巨大的變化,整個國力有巨大的提升,中國開始進入整個世界,但我們沒有看到一種真正的世界精神興起。我們對世界整個是一套消費的語言、娛樂的語言、投資的語言、商業(yè)的語言。
我們進入世界這么多國家,我們做了投資,但他們那個地方的文學進入我們的世界了嗎?他們的音樂進入了我們世界了嗎?我們在街頭游蕩的時候我們看到豐富多彩全球文化的涌入了嗎?盡管我們成為越來越重要的國家。我們多少年輕人真的去周游世界,去理解非洲在發(fā)生什么樣的變化,緬甸的未來是怎么樣的,日本真實的狀態(tài)是什么樣子的。
我們對外部世界知識探索,沒有隨著整個時代的變化發(fā)生巨大的變化和擴張。
更重要的是我看到一種剛剛興起個人精神的消亡,所有人都崇拜數(shù)量,我最恨的詞就是流量,所有人都崇拜某種意義上的技術(shù)精神,把人的所謂的豐富情感變成算法,權(quán)威的審美或者小眾的審美不重要了,只有投票的數(shù)量才是最重要的事情,對數(shù)量之崇拜。
在過程之中我甚至發(fā)現(xiàn)越來越多年輕人,我們以為隨著技術(shù)的進步,世界的擴張,變得更獨立自主,但他們似乎更愿意躲到集體的背后,當他們說話的時候,他們說的不是自己的聲音,說的是一種流行的聲音,或者大家認可的一種聲音。
然后我們整個社會進入了一個非常奇妙的狀況,我們對真正個人的,甚至是對真實的事物發(fā)生了懷疑,因為我們現(xiàn)在是一個美圖秀秀的世界,真實消失了,個體精神消失了。同時你就發(fā)現(xiàn)外部世界也消失了。
在偏見小會現(xiàn)場的觀眾
當一個人缺乏個體精神的時候,你是無法辨別他人的,你是無法辨別其他的事物,因為你活在一個只認為自我存在的,還是虛假自我的一個時刻。
所以,我看到整個社會重新進行一個內(nèi)卷化,不僅我們的世界越來越收縮了,我們個人的生活也越來越收縮,我們生活中本來豐富的語言系統(tǒng)、思考系統(tǒng)都在收縮。
如果一個外來者看到我們現(xiàn)在不管是中產(chǎn)階級,還是所謂的精英階層,還是在座的各位所有人,我們看看微信朋友圈每天讀到的內(nèi)容,看到是迅速擴張的社會之中,看起來蓬勃的社會之中,是一種非常顯著的智力衰退。
偏見到共識,在共識之上尋找新的可能性
在我們?nèi)粘5慕涣髦?,還有多少人能夠完整地建構(gòu)一個語言,我們正常建構(gòu)語言的能力也在普遍消失,當然發(fā)表情符號也是重要的方式。在個人精神越來越萎縮的情況下,會發(fā)現(xiàn)整個社會沖突,社會情緒在增強。
因為每個個體不敢成為自己,所以他要呼應大多數(shù)人的情緒,我們的社會情緒擺來擺去,像沙塵一樣隨時到來,離去,然后再散掉,就像一個非常散落的個體,彼此無個性的個體形成了一個巨大的沙塵暴,這是我們社會的一種狀況。
包括談話的消失,那種在談話之中辨別對方,深入對方,同時在為自我捋清輪廓的情況越來越弱,包括我們做《十三邀》這個節(jié)目,我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有趣的事情,不管是我個人,還是被收集的對象,每個人都非常珍惜一場深入的談話。
《十三邀》片頭劇照
觀察我們?nèi)粘I钪?,在我們飯桌上,在我們朋友的談話之間,在我們甚至寫一個短小的微信之中,我們很少使語言變得有力量,很少使語言變得敏感,能夠激發(fā)起新的感受。我覺得我們整個語言像彼此塑膠花似的碰撞。
而當一個社會,語言變得干澀,變得窄化,變得不能夠激發(fā)新的感受力的時候,我們的思維也同樣干澀和窄化。
在這樣情況下,極端的情緒就會獲得新的滋養(yǎng),同時我們都生活在一個極度需要個人認同的社會中,但速度變化太快了,一切都很難以抓住。個人認同就通過消費什么、占有什么來建立,這是非常狹隘的一種情感判斷,我們沒有把個人認同建立在真正生機勃勃個人創(chuàng)造力之上。
我們只有在建造創(chuàng)造力之上的認同,才是一個值得慶賀的,值得建設(shè)的認同。
包括我們這個公司也好,其實我想做的一切事情,我的同事跟我一起做的,再加上觀眾跟我們一起做的,我希望能夠拓展知識的邊界,拓展我們思維方式一種可能性。我覺得這是我可能始終為之想奮斗的一件事情。
我覺得我現(xiàn)在本質(zhì)上還是那個被基汀老師感動的那個我,但我看到了時代風向的轉(zhuǎn)變,最初我對那個充滿了偏見,現(xiàn)在他們對我充滿了偏見。
大學的時候讀到一個英國的思想家 John Stuart Mill(約翰·穆勒),他在《論自由》一書中提到,一個社會的真正自由程度、它的健康程度,是跟社會之中特立獨行的個人存在的數(shù)量成正比。
《論自由》是英國思想家約翰·斯圖亞特·穆勒創(chuàng)作的政治學著作
因為他們具有獨特看待世界的方式,這種獨特性會賦予新的創(chuàng)造力,這種獨特性會抵御所有的潮流。他們之間彼此的存在,構(gòu)成陰影,這些陰影就是所謂的自由之地,自由的存在。因為一個廣場是不可能有真正的個人自由,會有很多角落。
最后,希望每個人都能夠真心地去發(fā)現(xiàn)自我,真心地去理解他人。最終我們每個人有某種偏見,是為了達成一種新的共識,這種偏見抵達某種共識。
而沒有共識的特立獨行,這個社會是非?;靵y的,偏見到共識,在共識之上我們再尋找一種新的可能性。
本文轉(zhuǎn)自單向街書店,作者許知遠,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