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童年時期不插電的游戲王卡、跳皮筋,到后來的 FC 游戲坦克大戰(zhàn)魂斗羅,再到如今讓無數(shù)人愛上、沉迷、甚至研究的電子競技,沒有誰的人生能離開游戲。
然而玩了這么多的游戲,你敢說自己“真的會玩”么?
在卡耐基梅隆大學,就有一個像魔法學校一樣的學院,這里的學生不僅有程序員,有設計師,還有玩兒音樂的,也有專門寫劇本的。在這個聚集了世界上“最會玩”的一群人的學院里,學生和老師只有一個任務——做出最有趣的游戲。
右側的學生名單中,有作家、游戲設計師,也有制片人
如果把上學比做一場 RPG 游戲,那這個學院里UI戰(zhàn)士、程序員法師、劇本作者坦克、音效美工牧師一應俱全。
而這種跨界的傳統(tǒng)和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是分不開的。
1998年,卡耐基梅隆大學 CS 教授 Randy Pausch 和戲劇教授 Don Marinelli 聯(lián)手創(chuàng)建了今天的 ETC(Entertainment Technology Center) 項目。Randy 給了學院工程師之魂,而 Don 則賦予了它浪漫的藝術家氣質(zhì)。在兩人的共同努力下,以跨學科和創(chuàng)造力為核心精神的 ETC,成為了世界上最有創(chuàng)造力的項目。
在 Randy 的心目中,這是“世界上最棒的游樂場,帶著一個電圍欄。”
猜猜哪個是工程師,哪個是戲劇家?
在這個“最大的游樂場”里,當這些有意思的人湊在一起時,他們不僅產(chǎn)出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優(yōu)秀的項目,也產(chǎn)出了海量的沙雕作品(這也是另一種層面的厲害)。
2012屆 ETC 學生,知乎用戶@齊城 Orange 說:ETC 的學生們做出的項目包括由觀眾手機集體控制的噴水槍、幾百人一起用聲音來玩的游戲、以及巨大到能裝下兩三個人的游戲裝置……
最后,在畢業(yè)典禮上,一位老師為學生獻上了他在馬戲團工作時學會的拿手好戲:拋雜耍球?!暗沁@一次,他拋的不是球,而是鋸子、刀子等危險的家伙。”
2017 屆 ETC 學生 Mia 告訴我,他們有一門超級硬核的課,要求學生分成小組,在兩周內(nèi)做好一個游戲并展示給所有人。
這門時間短,壓力重的課實力展示了什么叫“不逼自己一把,永遠都不知道自己有絕望之中能做出什么來”。
比如這位叫 Zhang Xuelai 的朋友,一周之內(nèi)學會了使用 Maya,做了一段恐龍熱舞小蘋果3D動畫。
還有這一個小組,在兩周時間內(nèi)做出了精美的 AR 行星。
以及這個看到最后也不清楚是怎么玩的 Disco Ball 舞蹈游戲。
高強度的合作項目、腦洞大開的學生、最先進的技術支持,而在這背后的“Mastermind”,是一群站在游戲產(chǎn)業(yè)最前端的頂級教員。
這個學院的教員中,包括游戲設計界百科全書《The Art of Game Design》的作者、Schell Games 游戲公司的創(chuàng)始人 Jesse Schell,制作了《怪物史瑞克》《馬達加斯加》等夢工廠動畫的 PDI 公司創(chuàng)始人 Carl Rosendahl 等等。
但教師中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也最為學生所津津樂道的,就是創(chuàng)作了《模擬城市》,《暗黑破壞神3》,金獎沙盒游戲《孢子》,《辛普森一家》游戲版的 Stone Librande。
Stone 教授的《游戲設計基礎》,在 ETC 的課程里是最特別的,也是最火的課之一。不僅 ETC 的學生,其他項目的學生也經(jīng)常搶著報名,小小的教室里總是坐滿,還有不少好奇的路人在教室外圍觀。
雖然 Stone 本人作為拳頭游戲的主策劃,一生都在和電子游戲打交道,但他的這門課程卻要求學生返璞歸真,設計一款不用電的游戲。
知乎用戶@齊城 Orange 和我的感覺是一樣的
Stone 家里有一個步入式衣櫥,里面收藏陳列著300多個桌游,其中30個是他自己設計的。
Stone 在課堂上展示自己收藏的古董桌游
在這節(jié)課上,雪糕棍兒、紙片,都能成為游戲道具,甚至任何道具都不需要,也能玩的非常開心。
學生們在課上打“桌面 Dota”,教學樓尋寶,“開賭場”,用智能手機玩疊疊樂,玩世界上最古老的棋盤游戲……每一節(jié)課都有你沒玩過的新游戲。
在 Stone 眼里,游戲的精髓不需要通過很復雜的形制來呈現(xiàn),游戲本身就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Stone 的學生設計的不精美道具
Stone 說,自己曾經(jīng)見到一群鳥,從馬路一側的電線桿上成群結隊飛到另一側的電線桿上。但它們不是單純的在電線桿間移動,而是特意挑車子經(jīng)過的時候,從車子前面掠過。太早飛就不夠刺激,太晚飛則會被車撞到,這其中的權衡帶來了一種游戲性。
狗狗會互相追逐,小貓會玩毛球,人類會摔跤,在還沒有電的時代,所有動物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享受游戲。
隨著科技越來越發(fā)達,人類的游戲規(guī)則也越來越復雜。但無論游戲的形制和內(nèi)容如何變化,在 Stone 的理論中,游戲的本質(zhì)就是運氣和技巧的結合。
奧運會上的競技是傾向于比拼技巧的,賭場中的博弈是傾向于運氣的,而大多數(shù)大型游戲都是技巧和運氣雙管齊下。如何平衡技巧和運氣,也成了許多游戲設計者需要考慮的核心問題之一。
課上,Stone 曾經(jīng)發(fā)給每個學生一些籌碼,代表每個人擁有的本金,然后讓學生分組“開賭場”,目標是把別人的錢贏光。
從“賭場”運營者的角度考慮,游戲難度太大客人就會減少,難度太小又有可能虧本。最完美的游戲規(guī)則,就是看起來簡單,但很難達成的規(guī)則。
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爬繩子游戲,只要爬到盡頭不掉下來,就能拿到獎品。
比起游戲的畫面和技術,一個好的設計師更應該琢磨的是玩家的心理。在 Stone 的課上,這才是最重要的品質(zhì)。
除此之外,Stone 還堅持,好的游戲可以用一句話說明白,設計者應該能把自己的所有思想濃縮在一張圖里。Stone 提出的這套設計方法,就是后來被業(yè)界廣泛采納的 One-page Design。
《孢子》設計圖
身為《模擬城市》的核心設計者,Stone 還告訴我們,早在四年前,《模擬城市》的模型就準確預言了今天現(xiàn)代城市發(fā)展的趨勢。從貧富分化,到城區(qū)的演進,再到無人機的流行,《模擬城市》已經(jīng)不單純是一款經(jīng)營游戲,而富有了社會學價值。
本文轉自“pingwest品玩”,作者邢逸帆。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