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回到原點重新發(fā)現(xiàn)兒童

作者:童行學院 發(fā)布時間:

回到原點重新發(fā)現(xiàn)兒童

作者:童行學院 發(fā)布時間:

摘要: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天生的哲學家。

232.jpg
圖片來源:Unsplash

最近讀到一本書,叫做《童年哲學》,作者是加雷斯·B·馬修斯。這本書講的什么,我一會兒再說。先給你分享書中兩個兒童思考哲學的小故事。

克里斯汀在思考

克里斯汀是一個四歲的女孩。有一天,她在畫水彩畫時對爸爸說:“爸爸,世界全是由顏色做的?!?/p>

爸爸就問:“那玻璃也是嗎?”

克里斯汀想了一會兒,然后堅定地說:“世界是由顏色和玻璃一起做的。”

就像很多優(yōu)秀的哲學家一樣,克里斯汀知道了,一個假說如果遇到了反例該怎么做——哈哈,只需要把反例合并到假說里。

克里斯汀五歲的時候,和父親還有一段有趣的對話。

一天,她坐在床上和父親說到:“我真高興我們有字母?!?/p>

爸爸對女兒突如其來的話感到有些驚訝又有些欣喜,回應道:“為什么?”

小克里斯汀說:“因為沒有字母,就沒有聲音?!?/p>

她又解釋道:“如果沒有聲音,就不會有單詞;如果沒有單詞,我們就不能思考;如果我們不能思考,就不會有這個世界?!?/p>

克里斯汀的一系列推理足以讓人震驚。它與哲學家巴門尼德“只有被想到,才存在”的觀點不謀而合。

我猜,你與孩子相處的時候,也會時不時被他的問題難倒,無言以對,或者被孩子的一句話驚到。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竊竊地感嘆:“現(xiàn)在的小孩真不得了!”,或許也會懷疑,自己對兒童的了解還遠遠不夠。

什么是兒童呢?我們真的了解兒童嗎?

1.jpg

什么是兒童?

什么是兒童呢?

即便只是拋出這個問題,也會激起些許不安。因為,它使我們恍然意識到,我們幾乎從未嚴肅思考過這個好像無需回答的問題。仔細想想,給兒童下一個清晰的定義其實很困難。

你可能會說,兒童是幾歲的小孩子,是大人的“簡化版”“縮小版”。兒童比成年人吃得少、長得小、懂的少。一句話概括,就是“還在慢慢成熟的人”。

然而,聯(lián)想到前面克里斯汀的例子和你我生活中的蛛絲馬跡,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斷言“兒童是發(fā)展不成熟的人”是有問題的。再一想,身邊許多六七十歲的父母,還在動輒說自己三四十歲的孩子“不成熟”?!俺墒臁边@個詞,就更顯得荒謬了。

《童年哲學》這本書的第一章,就探討了人們對于“童年”的種種想當然。作者馬修斯說到:“童年”這個概念其實是一項現(xiàn)代發(fā)明。就在20世紀,關于“童年”的研究取得了驚人的進展。而有兩種觀念,成為了諸多童年理論的共識:

1. 兒童是發(fā)展的,發(fā)展就是成熟的過程

成熟不但意味著長高、長壯等等生理變化,同時也是心理成長的過程和適應社會的過程。兒童的思考、行為會逐漸被青年、成年人更為成熟的模式取代。

2. 成熟的過程可以分成一系列階段

學校的教育很好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每長大一歲,孩子便自動升高一年級。相應地,各個科目的難度會增加一截,老師和家長也會以“大一歲孩子”的眼光看待、要求孩子。

這種兒童發(fā)展分階段的理論,被稱為“階段/成熟模型”。如果馬修斯沒有指出“階段/成熟模型”是晚近才出現(xiàn)的,我們大概還以為,這個幾乎已成為常識的觀念至少流傳已久了,甚至是顛撲不破的事實。

 “階段/成熟模型”的一個典型例子,就是著名的皮亞杰認知發(fā)展理論。這一理論以認知結(jié)構(gòu)為依據(jù),將兒童的心理發(fā)展劃分成四個階段,即感知運動階段、前運算階段、具體運算階段以及形式運算階段。到了一定年齡,孩子便會躍升到更高級的階段。相應地,也就能進行更復雜的思維活動。

皮亞杰的理論是兒童發(fā)展理論里的“明星”,做父母的對此多少有些了解。不過,馬修斯在本書中,卻出人意料地表達了對公眾追捧這一理論的擔心。

2.jpg

階段/成熟理論的問題

馬修斯認為,皮亞杰有一種特殊的天賦,使他能夠想出具有以下特征的實驗:

1. 易操作、可重復

例如皮亞杰的守恒實驗,不需要設備,也不需要“適合的兒童”,在家就能做。這種萬無一失的可重復性讓我們堅信,其中一定蘊含著更深刻的道理。

2. 能產(chǎn)生引人注目的結(jié)果

這些結(jié)果放大了不同年齡孩子的差異。例如為人津津樂道的黏土實驗。當實驗者將一只黏土球壓得非常扁,同時輕輕地壓一下另一只重量相同的黏土球后,問孩子:“兩個球還一樣重嗎?”兒童歡快地指著更厚的泥巴說:“那塊更重!”這樣有戲劇性的結(jié)果足以讓我們大跌眼鏡。他讓我們相信,我們對孩子是無知的。家長需要專家、理論家告知兒童究竟是什么。

3. 實驗結(jié)果展現(xiàn)了認知發(fā)展與年齡增長的高度關聯(lián)

這種關聯(lián)如此強烈,以至于讓我們相信,兒童的認知發(fā)展,甚至各方面的發(fā)展,都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的過程,一個被幾個固定節(jié)點隔開的逐漸成熟的過程。

讓實驗易操作、可重復,產(chǎn)生迷人的、與年齡強相關的結(jié)果——皮亞杰的這三點天賦使他的實驗猶如變魔術一般神奇。這足以讓他的認知發(fā)展理論C位出道,成為自帶營銷屬性的“爆款”。

即便許多人已經(jīng)忘了該理論的詳細內(nèi)容是什么,甚至自始至終都不曾了解,頭腦中卻留下了一道難以忘卻的、寬泛的印象——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逐漸上升、不斷超越的過程。成年是這一過程的重點,成人腳下的頂峰則意味著“成熟”。

然而,科學本是基于證據(jù)與推理的思維方式。若一項研究的證據(jù)、論證等等細節(jié)被淡忘,結(jié)論卻被抽離、泛化,變成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信條,那么危險便在眼前了。這種“發(fā)展是進步”“成年就是成熟”的觀念,容易造成對于“山腳”的漠視。

顯然,如果成年人的“成熟”是美好的終點,象征著“原始”“幼稚”的童年總會過去。既然如此我們何必嚴肅審視童年與兒童?如果孩子總會長成大人,何必關注他們與我們暫時的不同?

而這些不同恰巧是最寶貴的,因為哲思與詩情就在這里涌現(xiàn)。我們又怎么會從山頂走下去,進入那個曾經(jīng)經(jīng)歷過、卻未加思考便被遺忘的世界,聽孩子所說,想孩子所想?或許這對于成年人太難了。

或許,你在給孩子這個世界上最溫柔的漠視。

3.jpg

更常見的是,成年人站在象征著“成熟”的山頂,盯著奮力向上攀爬的孩子,吶喊著,一雙渴望幫襯的手就要把他托起來了。

一年過去,舊的書本、課程、益智玩具就像狗年春節(jié)門上印著金雞的“?!弊忠粯痈窀癫蝗?。舊的剛?cè)?,新的就又來了。我們似乎像布置婚房一樣,用對五歲孩子的期許填滿了他的房間:買了五歲“該看”的書;報了五歲“該學”的課,購物車里滿是他五歲的樣子。想著娃又大了一歲,心底生出了教養(yǎng)的喜悅、成就與感動和過來人的無限感慨與留戀。

可是五歲的孩子“該干什么”?若不去看看產(chǎn)品標注的年齡,恐怕沒人說得準呢。

你看,商家塑造的和家長幻想的兒童的形象混淆了孩子真正的樣子。我們甚至已看不見孩子,也不會用心與孩子對話。

有時看著孩子,就像面對現(xiàn)代藝術博物館里一幅不知所云的畫一樣。如果面對這幅畫,你會想:“這幅畫是什么主義、用了什么手法?歷史背景是什么?作者是哪國人?”一股焦慮便會涌向心頭,阻礙你與作品對話。

同樣的道理,如果“階段/成熟模型”理念成為了一種執(zhí)念,我們面對孩子的時候,也會時時流露出像背了一肚子菜譜的新手做飯時一樣的不安:“我的孩子認知發(fā)展到什么階段了?需要怎么培養(yǎng)他?這么做是不是不科學?專家怎么說的來著?”這種焦慮,也會阻礙你真正地觀察、了解孩子,把他變成自己最熟悉的陌生人。

而時不時的,當孩子像哲學家一樣提問,或像圣賢一樣伸張正義的時候,我們會被他們戳中,像走了神的學生被突然喚醒一樣。

我們會疑惑:兒童的發(fā)展有一套標準模型嗎?究竟什么是認知?什么是智力?思考哲學屬于認知嗎?

一方面,如果能夠哲學思考也是認知能力的一個側(cè)面,那么它也符合“階段/成熟模型”嗎?如果符合,那么一個人真的是年齡越大,就越能問出哲學好問題,產(chǎn)生富有洞見的思考嗎?有多少成年人活在封閉的世界里,習慣了向權威伸手,人云亦云,卻把創(chuàng)意視為異端,將批判看作冒犯?那么,如果象征著“成熟”的大人都無法主動思考,孩子是不是更不可能思考哲學了?

但是,另一方面,如果連哲學思考都與認知能力毫無關聯(lián),這樣一個含義狹窄的“認知”的概念,又會讓我們對孩子產(chǎn)生多少誤解呢?

哦不對,“認知”和“階段/成熟模型”這兩個詞,原本只是科學研究中有精確定義的術語。它被錯誤簡化成了更方便記憶的形式,被泛化到了兒童發(fā)展的各個方面,被塑造成了新的“常識”,被商業(yè)社會操控,這些都遠遠超出了一個理論本身。

我們走得太偏、太遠了。

6.jpg所以,為何不回到原點,拋去“幾歲孩子應該怎樣”的偏見,去重新發(fā)現(xiàn)兒童呢?尤其是發(fā)現(xiàn)他們與我們的不同,欣賞兒童身上不那么合乎“標準”的東西。

而欣賞兒童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就是他們的哲思。馬修斯建議我們積極回應孩子自發(fā)的哲學思考,并讓兒童在成人有意的激勵下,富于想象地回應哲學問題。

與孩子交談,或許你會捕捉到他們不經(jīng)意間提出的、深刻而稚拙的問題?;蛟S你會意識到,兒童雖然無法嚴謹縝密地思考,卻絲毫不妨礙他們話語中的清新與創(chuàng)意。這也是我們一直提倡親子對話的一個原因。

在此我推薦大家讀一讀馬修斯的其他著作。除了《童年哲學》以外,他還寫了《與兒童對話》。這本書記錄了他幾十年來與兒童的哲學對話實例,相信會給你啟發(fā)。翻開這本書的序言,你會首先讀到這么一個故事。

五十多年前,一個6歲的黑人小女孩受盡了種族歧視的折磨??蓻]有人知道,她為什么沒有被打垮,反而始終抬頭挺胸、勇氣十足,甚至還會為刁難她的人禱告。

有人好奇,問她為什么要替這種人禱告。她溫和而堅定地答道:“因為他們需要?!彼唤?,又問了一次為什么。她說:“因為耶穌告訴我們要同情那些像他們一樣說話的人。”他問她:“圣經(jīng)哪里說的?耶穌真這么說過?”小女孩立刻回應道:“耶穌說過。當他快死的時候,他請求上帝原諒那些殺害他的人。”

這一番話足以震撼所有讀者的心,把我們腦海里關于“成熟”與“成長”的刻板印象震得粉碎。皮亞杰的理論解釋不了這是為什么,“階段/成熟模型”里找不到這番話的位置。仿佛還是在殘酷的冬天,人性的種子在經(jīng)歷了什么以后,迫不及待地發(fā)芽了。

目睹這一神跡的人還在懷疑、驚嘆:“假的吧,怎么可能,6歲?跟大人學的話吧?”

6歲,怎么就不能呢?

成長不是一條上行的線,時光也不是一座精確的鐘。不要把柔軟的藤蔓扶成筆直的杉木,把隨性的詩句改成冰冷的條文。

兒童是天生的詩人、天生的哲學家。

9.jpg

結(jié)語

寫這篇文章并不是為了反對科學理論,而是想談談對理論的錯解。

實際上,理論模型使得我們腦海中本來模糊的認識變得清晰,讓我們舉一反三。每一種理論都有用。可是換句話說,也都有不適用的時候。所以我們需要摸索,一個模型能在什么情境下,怎樣幫到我們。

然而,理論模型就像言語一樣,不單能傳遞信息,也能施加影響力。一個理論可能讓大眾成為它的信徒,而不是批判者、審讀者。這是危險的。因此,我們同樣需要看清楚,一個模型會使我們,甚至有意誘導我們忽略什么、誤解什么。

歸根結(jié)底,兒童發(fā)展理論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兒童。若給孩子戴上了一頂迷人的、名為“成長者”的帽子,實則劃清“我們”與“他們”的界限,把他們排出圈外,不去靠近、尊重、理解、欣賞他們,則背離了理論的初衷。

其實,我們在許多領域都能發(fā)現(xiàn)“階段/成熟模型”的身影?!半A段/成熟模型”似乎因其金字塔一般簡潔的圖像、象征理想的塔尖和寓意努力與進步的坡道這一連串隱喻而受人迷戀。

可是,這樣一座金字塔會不會成為塔底人拴住自己手腳的鐵鏈,自我催眠的魔咒?又會不會成為塔頂人制造分化的幫兇?就像是如今被濫用的“馬斯洛需求金字塔”,可能會讓人誤以為,人類需求的發(fā)展是一個機械上升的過程,一套固定的程序,連意志也不能改變什么。

而在北京的各個角落里,就藏著許許多多離家的人,他們吃著那樣的東西,住在那種地方,卻擁有金字塔頂端的夢。

本文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童行學院”,作者范以文。原標題《你是不是誤解了“成熟”和“成長”?》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童行學院;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童行學院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回到原點重新發(fā)現(xiàn)兒童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