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弟子規(guī)讀不讀?漢服穿不穿?當下最完備國學教材編撰者揭秘國學究竟怎么學

作者:外灘教育 發(fā)布時間:

弟子規(guī)讀不讀?漢服穿不穿?當下最完備國學教材編撰者揭秘國學究竟怎么學

作者:外灘教育 發(fā)布時間:

摘要:因齡施教,取精去粕,形而下學。

theodor-lundqvist-438530-unsplash.jpg

圖片來源:unsplash

近年來,國學教育的熱潮不曾停息,國學班、讀經班、女德班等,各式各樣的教學方式層出不窮。對于注重國學的家長來說,如何才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教學內容與方式一直是個大問題。 上海市儒學教育研究會秘書長李耐儒深耕國學領域,編寫了該領域目前最為完整,最成體系的《國學基本教程》。近日,外灘君對其進行專訪 ,談談他理想中正確的國學教育模式。

這幾年,國學教育總是很“尷尬”地出現(xiàn)在大眾的視野中。

從一直不被外界理解和認可的“讀經班”,到孫楠女兒退學轉讀的“女德學?!?,國學教育彷佛總是披著一層紗,讓人“摸不清,看不透”,深陷各種爭議。

這些年來,國學教育難在哪里?

一方面,從國家層面來講,教育部至今還沒有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國學教育體系,也沒有完整的國學教學大綱,更沒有國學師資的概念,一切都是民間教育在篳路藍縷地前行。

另一方面,民間機構的逐利性,不可避免催生一些利益當先的“江湖國學”。他們將國學作為謀財?shù)墓ぞ?,制造噱頭,不僅重形式輕內容,而且在國學教育方法上,也有失偏頗。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241.jpg

在這場“國學亂像”中,上海市儒學研究會秘書長李耐儒,沒有冷眼旁觀,而是積極踐行他心中所向往的國學啟蒙教育?!?strong>我想做的,是讓中小學生能靜下心來系統(tǒng)學習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擯棄浮躁的心態(tài),找到文化的根。”

2008年,他發(fā)起了秋霞圃書院,這是一個致力于傳播國學文化的公益組織。創(chuàng)辦十年來,他像“苦行僧”一般,嘔心瀝血地做著國學教育的推廣。每周六,秋霞圃都以親子課堂的形式,面向學生和家長講授國學。目前,在嘉定、浦東、徐匯均開設了公益教學點。

2011年,為了讓國學教育更加系統(tǒng)化,在孩子們心里播下國學種子,李耐儒又聯(lián)合他人編了一套《國學基本教材》,幾經再版修訂,目前已增至27冊。從詩歌啟蒙,到儒學經典,從歷史散文,到諸子百家,幾乎囊括了古典文獻的經典之作,成為目前最完整、最成體系的中小學國學教材,受到了家長和孩子們的喜愛。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國學教育?當下的孩子,需要怎樣的國學啟蒙?”帶著這樣的疑問,外灘君收集了李耐儒老師,請他幫我們厘清關于國學啟蒙的種種困惑。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348.jpg

上海市儒學研究會秘書長   李耐儒  

面向中小學生的國學教育,包括哪些內容?

名目繁多的國學機構、國學課程,讓“國學”這一概念變得泛濫。在開展國學教育之前,我們需要把握最基本的概念:什么是國學?哪些內容可以稱作國學?

李耐儒表示,國學這一概念,是近代以來,面對強大的西方思想,由中國學者們提出,以守住中華文化的主體地位。一般認為“國學,是有文字記載以來,中國 3000多年經典文獻的總匯”。讓現(xiàn)在的學生,去學習中國歷史上所有的經典文獻,不太現(xiàn)實。所以,針對今天中小學生的國學教育內容,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1、以儒學為主,融合各家思想

當下,針對中小學生的國學教育,還是以儒家思想的經典之作“四書”為核心。但是,我們不能將“國學”僅僅理解為儒學。

因此,這套國學教材中,除了有《論語》《孟子》《大學 中庸》,還收錄了《老子 莊子選讀》《墨子 荀子 韓非子選讀》等內容。

中國3000年的文化發(fā)展脈絡,基本是以儒家為主體,融合了佛教、道家、法家、墨家等各家思想,相互之間融合碰撞,才形成了璀璨的中華文明?!叭绻麤]有老莊,中國文化就會失去它的靈動性,哲學意義上的美,也會少了很多?!?/p>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439.jpg

所以,在儒學為主的基礎上,我們也要學習其他學派的思想精華,更獨立、辯證地看地這個世界。

2、詩詞歌賦

除了上面所列舉的,本來就具有一定文學價值的思想著作,還有一類更悠遠綿長的文學樣式——詩歌,它作為中華文明中燦爛的文化載體,在國學教育中同樣不可或缺。

從詩經、楚辭,到漢賦、漢樂府,再到唐詩宋詞,這些詩歌展現(xiàn)了一段文學史的發(fā)展脈絡,能為孩子奠定良好的母語文化根基。

因此,《楚辭選讀》《漢魏六朝詩文選》《千家詩選讀》《詩詞格律》《詩經選讀》《唐詩宋詞選讀》等大量與詩詞相關的著作,也被編入了這套國學教材。

3、史學典籍

“讀史,可以明鑒”。我們了解歷史的同時,還能了解中國文人有怎樣的歷史觀。歷史觀的建立,對一個學生的視野開拓也很重要,它將決定我們對很多事物的看法。

在浩瀚歷史著作中,學生們不妨首先讀《史記》《左傳》,它們不僅對歷史有非常清晰的梳理,同時,也是一種優(yōu)美的歷史散文,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因此,編者們選錄了其中部分篇章,收進國學教材,希望能為學生們提供一個接觸歷史的機會。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506.jpg

《新編國學基本教材》

最早給到孩子的,應該是詩歌啟蒙

千百年來,《三字經》《千字文》《千家詩》《聲律啟蒙》是古人啟蒙教育的必讀書,古人最初學習基本的“小學”功夫(文字、音韻、訓詁);七歲左右通讀“四書”;十五六歲,就開始準備科舉考試了。

那么,對應今天的國學教育,我們應該何時開始啟蒙,又該遵循怎樣的學習順序?李耐儒結合自己多年研究學習經驗,提出了一些需要家長注意的地方。

1、音韻節(jié)奏的啟蒙,最早開始

首先,我們要遵循基本的認知規(guī)律。孩子的認知發(fā)展,都是一個從具象到抽象的過程,等感性認知發(fā)展到一個階段之后,才能產生抽象認知的能力。

一般來說,孩子三四歲時,正處在具象認知的階段,他會對圖像、聲音類的刺激物更敏感。這個時期,我們不妨選取《千家詩》《聲律啟蒙》中的淺顯內容,作為兒歌念給孩子聽,讓他們感受到音律節(jié)奏的美感。

此外,孩子的興趣和天賦不同,有的孩子對語言敏感,學語言很快,有的孩子可能在語言天賦方面弱一些。所以,具體的啟蒙時間,也因人而異。

2、先“詩歌”,后“四書”

對于孩子來說,儒學里面的倫理道德、價值規(guī)范,恐怕難以理解。建議我們在國學啟蒙時, 先接觸“詩歌”,再學“論語”等儒學經典。

李耐儒建議,詩歌的學習,不妨從《千家詩》開始。它主要收錄了唐宋時期的名家名篇,分為五絕、五律、七絕、七律這四種題材,并按照一年四季的時節(jié)順序編排。從“春日佳氣多”到“蕭蕭送雁群”,可以讓孩子在四季變化中,感受自然萬物的美好,生發(fā)最真切的情感。同時,他的表達和溝通欲望,也會變得更加強烈。

3、體系化,而非碎片化地學習

因為時間、精力有限,我們不能將所有經典內容都拿來學習,只能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但是依然要努力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從《詩經》《楚辭》《唐詩》《宋詞》里,我們繼承母語文化的美感;從《三字經》《千字文》里,學習行為規(guī)范、勵志榜樣、感受自然之趣;從《史記》《左傳》里,我們了解中國人的歷史觀;又在《論語》《孟子》的學習中,系統(tǒng)學習傳統(tǒng)文化核心思想、明曉是非善惡、踐行倫理道德。

目前,這套國學教材分上、中、下三部共27冊。李耐儒表示,如果從一年級開始,每個學期讀一到兩本,則可以在高中畢業(yè)前,對基本的國學典籍有一個很好地梳理,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體系。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603.jpg

新編國學基本教材(按首字母拼音排序)

國學教育,不能“形式大于內容”

如今一提到國學、儒學,我們就會想到很多國學教育機構里,打造書齋式環(huán)境、讓學生仿照古人的穿著打扮,營造出一種“復古”的氛圍。讓人不禁疑惑:“這樣的形式,真的有必要嗎?”

對此,李耐儒認為,學習的形式,是不拘一格的,不要被外界所束縛。關鍵是,你在哪種環(huán)境中,能靜下心來讀書。

“都說要穿漢服,行周禮,可是你能保證自己穿的一定真漢朝服裝嗎?真的要追求仿照古代的形式,你為什么說普通話,而不是古音呢?”所以,這樣儀式感,只是一種外界形式,它沒有標準,也不是國學教育所必須的。

面對社會上“形式大于內容”的國學風氣,李耐儒提醒家長和學生,不要被表面的東西所迷惑。“無論哪種學習,本身都是一種思想解放、人格獨立,探求心靈自由的過程。太注重形式的國學教育,反而是另一種禁錮和約束。這樣的國學,還不如不學?!?/p>

還有一種飽受爭議的學習方式,則是“讀經班”。讓學生對數(shù)十萬字的文獻,整本書背下來,卻不求理解。

《三聯(lián)生活周刊》曾收集了一些送孩子去“讀經班”的家長,他們認為這樣一種學習方式,能夠提升智慧,達到“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的效果。

李耐儒強調,且不說它選取的教材內容,是否真的有學習的必要;這種只知吟讀、背誦,不加理解的學習方式,本身就是“反學習”的。

收集時,李耐儒剛剛結束《千字文》這一內容的教學,他帶著學生誦讀文句的同時,為學生梳理一些古文中常見字的字音字義字形,甚至穿插講解一些漢字的字形演變,這樣對將來的古文學習很有幫助。

在他看來,這篇已有1500年歷史的啟蒙韻文,好像一部基于自然萬物、人世百態(tài)的小型百科全書。一千個不重樣的漢字里,不僅有文獻典籍的作用,而且蘊含著生命之美。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659.jpg

秋霞圃書院親子國學講堂

哪些內容,是需要舍棄的糟粕

除了媒體熱議的華夏學宮,有很多國學培訓機構,都會開設女紅這類課程,以及飽受詬病的“女德班”。

好像任何古代的東西,都可以放到這個‘筐子’里來,包裝成國學教育。李耐儒對此很反感:“如果女紅作為一種手工興趣課,提供給學生,這無可厚非,但是不能將它抬到很高的位置,甚至貼上‘女德’的標簽。

要知道,古代傳統(tǒng)的‘女德’,是有一定思想文化背景的,主要講一個‘從’字,強化貞節(jié)觀念。進入21世紀,性別平等已成為共識。這些已經被歷史淘汰的糟粕,怎么能重新披上‘國學’的外衣?”

不過,對于《弟子規(guī)》這本書的爭議,卻讓很多家長疑惑。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744.jpg

一方面,它的某些內容被認為是“不合時宜”的,比如“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等被認為是一種“愚孝思想”;一方面,它卻依然是目前主流的啟蒙讀物,而且被李耐儒收入了這套國學教材。 那么, “究竟還要不要讓孩子讀《弟子規(guī)》?”

李耐儒的看法是,所有傳統(tǒng)文獻,都應該有一個去粗存精的過程。不可否認,《弟子規(guī)》中有部分內容,存在歷史局限性。不過總體來看,它的很多行為規(guī)范,在今天依然有借鑒意義,而且其音律節(jié)奏,能給到孩子很好地啟蒙。

“一部作品中,哪些內容在今天仍有保留的意義?哪些內容已經遠離現(xiàn)代社會規(guī)范,需要舍棄?這需要老師在教學過程中把握好度。此外,在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引導學生對不符合時代語境的內容,進行辯證性思考,這樣的國學課堂更有現(xiàn)代價值。”

每周六,秋霞圃書院的國學課程,都以親子沙龍的形式展開。開辦十年來,累計已有一千多個家庭參加,有的家庭甚至從孩子一年級開始,直到初中,堅持學習了六七年的。

李耐儒發(fā)現(xiàn),這樣的親子國學課程,不僅讓學生的自律性提高,培養(yǎng)出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自我管理能力,而且孩子的認知理解和語言能力,也比同齡人有了很大的進步,甚至家長心態(tài),也發(fā)生了一些轉變。

“一切都好像是不期然地,在潛移默化中發(fā)生?!崩钅腿寤貞?,有一個三年級的女孩,因為父親平日里比較忙,主要是母親在照顧她,孩子又處在叛逆期,母女之間沖突不斷,最厲害的一次,孩子把家里的餐桌椅子都砸爛了。

偶然有一天,她和母親走進了李耐儒的國學課堂。僅僅半年時間,不僅脾氣收斂了很多,母女關系也明顯有了好轉,甚至開始無話不談。

“傳統(tǒng)文化的學習,是一個熏陶和內化的過程。因為言語文字和內心世界是高度統(tǒng)一的,你耳濡目染的文字內容,也會潛移默化影響內在?!?/p>

微信圖片_20190326171820.jpg

李耐儒

這十年來,李耐儒和他的秋霞圃書院,在國學教育上的步子邁得很小。作為非營利性組織,書院為了能長久運轉,只象征性地收取少量費用,用于教師講課勞務和日常開支。而李耐儒自己,則堅持每周六去書院義務授課。

回首秋霞圃創(chuàng)辦的這些年,李耐儒深感最難的地方在于,建立一支優(yōu)秀的國學師資隊伍。在他看來,一名優(yōu)秀的國學老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學術素養(yǎng),內外兼修、知行統(tǒng)一,還能激發(fā)學生探究和思辨能力,讓學生對傳統(tǒng)經典產生興趣。這才是真正有價值的國學教育。

“小小的秋霞圃,并不能左右整個國學教育的現(xiàn)狀。但是我們要努力讓它走得更遠一點?!?/p>

李耐儒更希望有一天,體系化的國學教育,能被納入義務教育范疇,依靠國家資源進行梳理和傳播,而不是完全交由民營機構,在資本市場中“沉浮”。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作者周瀅瀅。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轉載文章,原文:外灘教育;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外灘教育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弟子規(guī)讀不讀?漢服穿不穿?當下最完備國學教材編撰者揭秘國學究竟怎么學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