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在線教育的高速發(fā)展,教育產品日漸豐富多元。2015年前后,隨著4G網絡普及而興起的移動支付,更為知識付費等新型教育產品奠定了發(fā)展基礎。短短數(shù)年,大量教育機構憑借在線技術高速發(fā)展,在線教育市場也成為教育領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然而隨著行業(yè)高速發(fā)展,許多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例如自線下“傳染”至線上的盜版問題,即使在技術如此發(fā)達的今天,似乎也沒有哪家機構可以完全解決盜版問題。
曾經,無論是書籍、音樂還是影視作品,只要在百度上搜索,總能找到相應的盜版內容。如今,在閑魚、微博、公眾號等平臺,想要找到一門課程的盜版資源,也已不是一件難事。
面對各家產品少則幾百,動輒上千甚至過萬的價格,確實會有一些人經受不住低價的誘惑而購買盜版產品。各家機構如何看待網絡上的大量盜版課程;又對此有哪些防范、維權措施?
盜版課程怎么賣
樹大招風,人紅遭忌,但凡一家機構的課程做得夠好,被盜版幾乎是板上釘釘。記者嘗試在微博、微信、閑魚等平臺搜索,很容易就可找到盜版課程賣家。
其中,一家公眾號宣稱擁有得到、喜馬拉雅、十點課堂、混沌大學、三節(jié)課等六十余家泛教育機構的全部課程內容,且內容持續(xù)更新。
該公眾號的工作人員介紹,其目前搜集的課程價值達十幾萬元;但用戶在該平臺僅需198元的價格即可擁有全部課程。據悉,該公眾號為工作室所運營;已穩(wěn)定經營3年,社群用戶數(shù)超6000人。按此推算,其單年收入最高可達近120萬元。
此類盜版課程,目前已經形成微博、微信、閑魚、貼吧等多平臺吸引用戶,微信、支付寶完成交易、百度云盤完成分享內容的商業(yè)鏈條。
據介紹,該公眾號目前擁有的課程總資源達到驚人的15T。換句話說,即使購買了百度云盤的會員服務,也無法同時存下如此多的課程內容。按單個百度會員賬號上限5T的存儲量,至少需要3個開通會員的賬號才可以全部存儲這些課程資源。
以15萬元估算該公眾號提供的課程價值,若其6000名社群用戶中購買全部正版課程的僅有十分之一,即可為課程的各個出版方帶來總計高達9000萬元的營收。換言之,這一部分也就成了教學機構的間接損失;還沒有算上課程的研發(fā)、推廣等各方面費用。
在閑魚上,甚至可以用10元錢的低價,打包購買到精銳教育的運營管理資料。
“你被盜版了,說明你做得很好”,這句話雖然在邏輯上似乎成立,但在道德上卻始終讓人難以認同。
如何防范與維權
對于課程內容被盜版的問題,記者聯(lián)系了喜馬拉雅、有道精品課等多家機構,請他們針對保護內容版權以及打擊盜版的內容加以分享。
針對盜版內容的打擊,喜馬拉雅官方指出,去年4月開始,喜馬拉雅建立了版權事件的快速處理通道,有專門的版權審核人員第一時間處理盜版投訴。另一方面,喜馬拉雅對內建立自糾自查機制;對外在揚州建立內容審核基地。
目前,揚州內容審核基地有近百人組成7X24小時值班的審核隊伍,采用三審+抽審制度。與此同時,喜馬拉雅還與語音智能識別公司達成合作,以技術手段對內容進行更精準的侵權識別。通過技術審核+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保護內容版權。
網易有道副總裁、有道精品課負責人羅媛指出,有道精品課設有法務團隊來保護知識產權,包括關停盜版店、維權訴訟等。其指出,目前K12在線直播大班雙師課程對用戶來說已經不再局限于教學視頻。包括輔導老師、相關配套書籍、以及智能硬件等構成完整的教學服務,才是幫助學生提升的方法。
換言之,僅以視頻盜版,而不輔以其他教學服務內容,是達不到預期教學效果的;這就成了防止盜版的一種手段。
對于維權過程中的困難點,萬門大學創(chuàng)始人童哲認為,難點在于機構和用戶對版權的意識還不夠清晰。有時候、甚至被通知侵權后,侵權方才認識到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
一名高頓教育的內部員工對我們表示,課程被盜版的情況在微博和貼吧上見到的比較多。因賣方使用跨平臺分散交易,導致取證困難,甚至要求對方終止侵權都很困難。在盜版過程中,信息發(fā)布方、洽談方、交易方都是使用跨平臺的獨立賬號,這為企業(yè)追索加大了難度。
目前,高頓教育維權的主要做法是對課程內容“增加水印”、“登記版權”;在發(fā)現(xiàn)盜版行為時,進而起到證據的作用。
對教育行業(yè)而言,盜版情況不僅擾亂了機構的正常運營,甚至導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xiàn)象出現(xiàn)。導致真正用心做內容的企業(yè),難以維持正常運營。
萬門大學創(chuàng)始人童哲則指出,打擊、防范盜版課程的投入在公司全年成本構成中占很大比重。一方面公司要升級迭代產品,在技術上加大破解難度。另一方面,還要加強和頭部互聯(lián)網平臺的全面合作,共同應對侵權和盜版。另外,萬門還設置了專員每日全網排查可能出現(xiàn)盜版內容的渠道。
最后,喜馬拉雅官方表示,侵權會讓原創(chuàng)者失去創(chuàng)作動力,導致用戶難以獲取優(yōu)質內容;知識版權的問題其實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音頻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國內的知識產權保護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和成熟,市場成熟的過程就是規(guī)范的過程。
本文轉載微信公眾號“藍鯨edu”,作者張安。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