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幼兒園里正常的一天,一排小椅子擺得整整齊齊,孩子們照例圍坐在老師身邊,不時盯一盯投影,又不時轉過頭看一看老師。
老師講得聲情并茂,有條不紊,屏幕上的動畫根據(jù)老師的需要播放著。因為這是老師預先設計好的課程,所以在這一堂課中孩子應該習得哪些知識、掌握哪些能力、完成哪些目標,都盡在老師的掌握中。
老師認為孩子年齡小、不懂事、需要管教,習慣性地向幼兒發(fā)出指令式、約束式、控制式的強制性要求,迫使孩子習慣被動地接受;按自己的計劃灌輸知識,如果有孩子沒有聽或者做小動作,就會被訓斥甚至貼上標簽。孩子完全沒有了自由,沒有了主動權。
與中國相距7600公里的北半球國家芬蘭,上午8點到下午3點,孩子們在森林里自行決定目的地,自由進行著探索活動。
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游戲,自立、互助、創(chuàng)造、責任感,以及基本的生存能力無聲地形成著。教師僅作為觀察者、陪伴者和支持者,在孩子需要的時候,給予適時的幫助。
為什么幼兒園的課程可以如此不同?幼兒園為什么要有課程?要有什么樣的課程?課程給孩子們帶來的究竟是什么?
讓我們通過對課程的透析,撥開教育的層層迷霧,探尋教育的真正意義所在。
長久以來,被忽視的兒童觀
兒童觀,是對兒童的根本看法和態(tài)度。觀念是行為的先導,兒童觀將直接決定教育者的教育行為,進而影響幼兒的發(fā)展。如果教育者相信兒童是可以自我創(chuàng)造,有能力、有自信的學習者和溝通者,就會大膽地支持幼兒的探究行為,反之就會覺得孩子是幼稚的,探索是拙劣低級的,浪費時間的……
文章開篇,我們描述了芬蘭森林幼兒園里孩子們的日常學習情境。自由、包容的成長環(huán)境,與芬蘭教育者自由、開放、完整的兒童觀和教育目標是分不開的。芬蘭文化中帶有歐洲啟蒙思想和人權主義基因,以人為本、公平、民主、尊重權利等思想滲透在公眾生活的方方面面。
《芬蘭國家幼兒教育大綱》提出了要求:為了提升每個孩子的幸福感,要尊重每一個孩子的個性,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發(fā)展。
那可以看出芬蘭幼兒園教師都有什么樣的兒童觀呢?
1、每個孩子都是獨特且有能力的。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態(tài)度。
2、孩子在大自然中成長。注重與自然的親和關系。
芬蘭幼兒園的游戲、生活活動、戶外活動等等無不受福祿貝爾、蒙臺梭利等西方教育家影響。從這些活動中可以體會到孩子是自由的,孩子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和態(tài)度,芬蘭幼兒園老師不會過多干涉孩子的自主權。
我們如何看待學齡前兒童,就會對他們實施什么樣的教育。如果我們認為身心成長是孩子最重要的東西,就不會在課程中反復強調知識、智力、學習能力。缺少明確的兒童觀,就會引發(fā)我們對兒童不同的看法,進而引發(fā)幼兒園不同的課程與學習。
回溯幼兒園課程的發(fā)展路徑
1903年,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誕生了第一所正式的學前教育機構——湖北武昌蒙養(yǎng)院,它的建立標志著中國學前課程的誕生。
從1903年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日本式學前課程、教會的幼稚園課程、陳鶴琴的單元課程、張雪門的行為課程、老解放區(qū)的學前課程都只在較小范圍內流行過。
新中國成立以后到20世紀50年代,全國范圍內整齊劃一地實施從蘇聯(lián)照搬照抄來的分科式學前課程。
20世紀90年代中期,隨著教育環(huán)境逐漸改善,幼兒園的課程形態(tài)和對課程的理解已經(jīng)慢慢開始有了變化,不同的學者對于課程開始有了不同的定義,主要為以下三種:
學科課程
兒童觀:兒童是在成人的標準下才能獲得成長的被動的知識“接收者”。
課程方式:以五大領域知識數(shù)量掌握為目標。將幼兒園課程分為若干學科,以學科組織實施教育的課程。學科課程往往忽視兒童的生活經(jīng)驗、需要興趣。(增加集體教學)
教師的角色:知識和經(jīng)驗的直接擁有、傳遞者,課程的主導者。通過明確的教育目標,并按照一系列設計化的方案促使幼兒一步步達到這些目標,偏重與運用講述法,注重說明與解釋。
活動課程
兒童觀:培養(yǎng)全面發(fā)展的完整兒童,為兒童后繼學習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基礎。
課程方式:有組織、有計劃地實施各種活動,注重兒童在活動中的主動性,強調課程的動態(tài)過程。
教師的角色:教師是共同性課程的執(zhí)行者,也是個性化課程的開發(fā)者。教師在課程中看見幼兒學習,也反思自己的專業(yè)成長。教師是幼兒活動的伙伴,也是幼兒活動的引領者。
經(jīng)驗課程
兒童觀:兒童用自己的方式來完成自我建構,兒童的生長和發(fā)展依賴經(jīng)驗的擴充與擴展。
課程方式:每天從早至晚,凡幼兒耳所聽,目所見,手所觸,鼻所嗅的都是經(jīng)驗。課程幫助兒童實現(xiàn)經(jīng)驗的擴充與擴展,以兒童為目的和中心,圍繞兒童已有的經(jīng)驗、生活、世界,結合兒童的興趣和需要來組織。按照兒童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幫助兒童實現(xiàn)經(jīng)驗的深化與拓展。
教師的角色:幫助兒童實現(xiàn)經(jīng)驗的擴充、拓展與系統(tǒng)。兒童與教師都是課程的生發(fā)者、創(chuàng)造者、周圍資源的調動者、利用者。教師是幼兒的引導者、支持者、合作者。
隨著國家對學前教育領域的重視和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兒童”地位的不斷提升,越來越多的幼兒園開始意識到“兒童”重要性,開始了基于課程的改革。
同時,政府鼓勵民間辦學,學前教育環(huán)境的“松軟化”,大量民間力量和資本得以涌入,帶來了國外的幼兒理論和實踐,促進了學前教育的“新生態(tài)”。
瑞吉歐方案教學、項目式課程、生活化課程得以涌現(xiàn),華德福教育、蒙特梭利教育也紛紛在一些小微幼兒園和民辦幼兒園落地。
瑞吉歐方案教學
兒童觀:兒童與成人一樣,是擁有獨特權利的個體;兒童是具有巨大潛能的主動學習者;兒童是堅強的,有能力擔當自我成長過程的主角;兒童是天生的藝術家。
課程方式:由兒童自發(fā)地決定學習的目標和內容,在自己負責設計、實行的單元活動中獲得相關知識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源于兒童周圍的生活,強調兒童的內在動機,由兒童根據(jù)自己的興趣去做選擇。
教師的角色:在瑞吉歐幼兒教育體系中,教師是一個重要的角色。教師不是權威,也不是傳統(tǒng)意義上的知識、技能的擁有者。它是幼兒的傾聽者、幼兒園的觀察者、幼兒的伙伴與向導、幼兒活動材料的提供者、幼兒活動行為的記錄者與研究者、實踐的反思者。
兒童究竟是如何學習的?
兒童遵循“內在規(guī)律”學習
很多人認為,兒童的早期發(fā)展至關重要。因此,要讓兒童盡可能地學習知識,盡可能地開發(fā)“智力”。但兒童并不是成人認為的“空瓶子”,或待開發(fā)的田地。實際上,兒童內在有著與生俱來的“精神能量”,他遵循著“內在規(guī)律”自然、有序地成長。
兒童不需要“灌輸式”的學習。兒童的內在精神能量比我們想象中要豐盈、飽滿、充滿力量,成人只需要為他們提供適宜生長的環(huán)境和條件,兒童便會從中吸收所需要的能量成長、發(fā)展和創(chuàng)造自我。
兒童充滿好奇心、求知欲、探索力,他們想理解事物,發(fā)現(xiàn)事物是如何運作的;兒童想要獲得能力來掌握自己與周圍的環(huán)境,開放、善于接受而又非常敏銳;兒童不會把自己關在陌生、混亂、復雜的世界之外,而是近距離地、機靈地觀察這個世界,品嘗它、觸摸它、掂量它、彎曲它、打破它……努力把它全部吸收進來。
兒童通過“經(jīng)驗”學習
兒童的學習與成人的學習有極大的區(qū)別,兒童并非通過符號和抽象話的東西來學習或發(fā)展,兒童的學習源自“感覺”。每天從早至晚,凡幼兒耳所聽,目所見,手所觸,鼻所嗅的都是感覺。兒童的發(fā)展過程是一種感覺的上升,與經(jīng)驗和體驗連在一起。兒童天生具備這種能力,并且生動的、充滿活力的、令人愉快的感覺是最容易讓人記住的。
一個沒有玩過水、玩過沙,沒有領略過大自然的美,沒有和同伴追逐嬉戲過,沒有發(fā)自內心大笑過的孩子,雖然渾身披掛著知識,卻可能離真實、幸福很遠。生活、游戲是兒童生命成長的力量之源,更是兒童“天性自然”的學習方式。在自然生活和游戲的世界里,孩子才能身心暢然地成長。
兒童的學習是趨于獨立的過程
兒童的成長,不管是在身體上還是在思維上,都是一個趨向于獨立的過程,他會沿著這條路不停地走。他為著自己的獨立會冒很多險,會進行各種探索。成人的經(jīng)驗不能替代兒童的經(jīng)驗,成人的探索不能替代兒童的探索,成人的成長不能代替兒童的生長。
教師角色意識的“警醒”
在世界上的很國家中,幼兒教師有專詞表示,與中小學教師的意思相區(qū)分,沒有“教”的成分,更多是“陪伴、護理、照顧”的意思。
如果說,從前的兒童觀是一個模糊的輪廓,那么隨著我們心中兒童輪廓的逐漸清晰,未來教師的發(fā)展和成長將面臨新的挑戰(zhàn)。
從前的幼兒教育中,教師肩負的更多是“教”的責任,忙于制作教學具,忙于課前準備,忙于完美綻放課堂,忙于幫助幼兒記憶知識。在未來,幼兒教師的角色將面臨著多重考驗,首先他的角色將不再單一,并且可能是:兒童的觀察者、支持者、追隨者,兒童心靈的交互者 、文化的傳承者、深度的思考者、終身學習者……
很多幼兒園對教師的評價,通常也是只見課程不見課程中的兒童。教師參加的培訓,多以學習或直接復制他人技能和經(jīng)驗為主。逐漸地,教師心中就會形成一個范式:這樣的課程就是好的幼兒園課程。
教師是否有能力上好一堂完美的課,在課程中是否有激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課程中兒童的狀態(tài)。兒童在一個什么位置?兒童是什么反應?兒童是如何看待事物的?
教師體會自己的價值感,不是上好一節(jié)課的價值感,是在孩子生命中找到自己位置。
我們希望教師為孩子提供什么樣的學習和生長環(huán)境,希望他們與兒童是什么樣的關系,與我們能夠為教師提供什么樣的學習環(huán)境,我們與他們的關系,自始至終都是相對應的。
當教師的專業(yè)與自我成長意識不再安然酣睡,當教學回歸人性、常識、真實與自然,表演式的、拿來主義式的、可復制粘貼的、不需要深度思考的技能學習,還能領跑教師隊伍多久?
幼兒園為什么要有課程
回到我們在標題提出的問題“幼兒園為什么要有課程”?美國理論課程專家理查德·斯考特曾經(jīng)評價道:“課程是一個用得最普遍,但定義最差的教育術語?!?/strong>
“課程”一詞,是幼教領域向中小學借來的詞語,與幼兒園本質上應該重視的幼兒生活與游戲,有本質上的區(qū)別。我們對幼兒園課程的理解,從根本上反應出我們對幼兒教育本質內涵的理解與思考。
課程的探索過程,改變的不單是課程本身,它帶來的更是一次思想深處關于教育觀念與教育方法的變革。
那么,我們的幼兒園要不要有課程,要什么樣的課程?
回到幼兒園最初的原點。我們都知道,幼兒園的創(chuàng)建者是福祿貝爾,1837年,他在德國創(chuàng)立了第一所幼兒園。他的教育方式是和小孩子們在日光下游戲,他教孩子們作冷水浴,帶他們到大自然中玩耍,朗頌希拉和歌德的詩歌,有時他們也一起在花園或室內勞動。
那個時候沒有課程的說法,熱愛孩子的人與孩子們一起在快樂、幸福的生活和游戲中、在天地萬物的節(jié)奏中,真實而自然地成長。幼兒園教育不是高度結構化的存在,生命與生命的聯(lián)結,生命與自然的聯(lián)結,生命與生活的聯(lián)結讓幼兒園形成一個親密的整體。在四季的流轉中,生命是如詩歌般動人的存在,每一個人都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被滋養(yǎng)著,收獲著真實且愈加美好的自己。
期待未來能有越來越多這樣的幼兒園出現(xiàn),也許到了那時,“課程”只是一個單純的稱謂,與生命的成長相比,它已經(jīng)不再那么重要了。
參考資料:
1. 高杉自子著,王小英譯,《幼兒教育的原點》,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2. 蔣雅俊著,《課程哲學:兒童、經(jīng)驗與課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3. 李文琳 舒華著,《優(yōu)質幼兒園課程建設——理念與教學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4. 虞永平 《生活化是幼兒園課程的根本特性》
5. 孫瑞雪著,《愛和自由》,中國婦女出版社
6. 蔡珊娜,《讀芬蘭幼兒園教師的“兒童觀”—芬蘭教育觀察筆記有感》
主編 / 曄子
撰稿人 / 何瑩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日敦社幼師學院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