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 " 愛 " 為名的控制,在中國家庭中十分常見。華裔女孩 Karen 就曾在臉書上控訴,自己和兄弟姐妹是如何被父母的控制欲給 " 毀 " 了。在生活中,控制欲強的人,往往由這樣一些因素造成:性格高度自戀、受原生家庭影響、情感需求得不到滿足等。想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避免 " 控制欲 " 在代際間傳遞,需要父母和孩子雙方正視它,并掌握一些原則和方法,與這種高壓的 " 愛 " 達成和解。
" 如果可以一鍵定制孩子的完美人生 , 你會不會按下這一按鈕 ? "
這是辯論類綜藝節(jié)目《奇葩說》提出的辯題之一,也是橫跨在所有父母心上的一個問題。
你會定制孩子的人生么?雖然每對父母都有著各自的考量,但一項由中國青年報在 2012 年發(fā)起的社會調查,顯然能給我們一些訊息。
這項有關" 父母對孩子生活干涉 "的社會調查收獲了 3328 份答案,參與者中,70 后占 29.7%,80 后占 41.1%,90 后占 6.5%,調查顯示:
76.5% 的人表示身邊過度干涉子女的父母很多,
32.4% 的人認為這類父母非常多,
90.2% 的人感覺父母干涉會給子女帶來很大壓力。
調查還提問了父母最容易干涉孩子的哪些方面:(多選題)
談戀愛結婚,78.2%
找工作和職業(yè)發(fā)展方向,60.2%
選擇學校,59.3%
選擇專業(yè),54.1%
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42.5%
培養(yǎng)下一代,37.7%
等等 ... ...
顯然,父母對孩子的控制普遍存在,并且這種控制滲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控制已然對孩子的成長產生影響。
華裔女孩凱倫(Karen)就在臉書上,一個叫做#Subtle Asian Traits#的小組。傾訴了自己從小到大一直活在高壓控制之中,并且這一行為并未隨著成年而有所緩減,甚至變本加厲。
父母的控制欲讓她變得沒有主見、喪失了交友能力、并與社會脫節(jié),連她的兄弟姐妹也深受影響。
透過凱倫的故事(由于篇幅有限,外灘君做了刪減),外灘君想與大家聊一聊,親子關系中,家長存在的控制欲問題,以及我們該如何與這種獨特的 " 愛 " 和解。
這個創(chuàng)建于 2018 年 9 月的小組匯集了諸多亞裔,他們在這里發(fā)帖,既談論個人經(jīng)歷、分享生活故事,也求助或安慰他人
華裔女孩的自白
(注:自白部分為第一人稱)
大家好,我的亞裔同胞們。
我是一名澳大利亞華裔,父母在他們那一輩移民至此。我覺得可能是移民背景的原因,讓他們在養(yǎng)育子女的過程中十分嚴格(尤其對女孩子)。
在我小的時候,父母不讓我去朋友家玩耍,更不允許過夜。他們認為:女孩子在外人家里留宿,容易被人想 " 歪 "。
我只被允許與極個別女同學保持聯(lián)系:
一位是越南裔女同學,因為雙方父母相識;
一位是來自黎巴嫩的女同學,因為父母覺得她學習成績很高。
13 歲的時候,父母的審查從線下延伸到了網(wǎng)絡。他們會留意每一位與我接觸的網(wǎng)友,翻查我的電子郵箱,一邊瀏覽郵件記錄一邊有選擇地進行刪除,數(shù)百封郵件因此從我的郵箱中消失。
15 歲的時候,我媽媽在過馬路時還要緊緊牽著我的手。
從小到大,我一直恪守著父母的 " 門禁規(guī)則 ":晚上 9 點前必須回家。
每次出門,媽媽都會在門口與我道別,并強調:" 你晚上 9 點必須回來,不然我就要報警了。"
除此之外,出門前,我還要面對父母止不住的提問:
你跟誰出去玩?
你怎么過去?
過來接你的人是誰?
聚會接近晚上 9 點的時候,我媽就會展開 " 短信攻勢 ",爸爸也會給我發(fā)很多的電子郵件。這些郵件可以分成兩類:
一些是溫和的," 我們要吃晚飯咯。"
一些則是生氣的," 你怎么還不回來!"
可當時大家都在玩耍,所以我要第二天才會在電子郵箱中發(fā)現(xiàn)這些郵件。
雖然麻煩不斷,但這樣的生活并沒有給當時的我造成太大影響,直到那件事的發(fā)生。
那是在我 21 歲的時候,因為要進行一份 3 個月的實習,我從父母所在的堪培拉搬到了悉尼,住在他們一位朋友的家里,以便父母能及時獲知我的行程信息。
在實習結束的那天,同事們舉辦了歡送派對,因此,那天晚上我并沒有及時回到住所。
父母的朋友見我遲遲未歸,便給他們打了電話。
我的父母開始一如既往的 " 狂轟亂炸 ",他們不斷地給我發(fā)短信:
你在哪?
你怎么還沒回家?
你現(xiàn)在應該在家,或者在回家的路上了!
看到這些信息,我回復了我媽媽,告訴她我在與同事聚會。
但媽媽不依不饒,盡管我說一切平安,她還是不停地給我打電話:
" 我們怎么知道你是不是被人綁架了!"
" 我們怎么只是是不是綁匪發(fā)的這條短信!"
" 肯定有人綁架了你!"
這是我生平以來,見過媽媽最生氣的一次。
她說到做到,掛完我的電話后,真的給警察局打了電話。
當然,警察在了解事情經(jīng)過后,告訴我的父母,他們的女兒已經(jīng) 21 歲了,具備獨自行動的權利。
在了解到叫警察無用之后,我的父母更新了他們的手段。
在我 24 歲的元旦,朋友們拉我去歡慶跨年到凌晨 1 點。這又一次觸碰到了我父母的底線,他們開始給每一個和我出游的朋友打電話或者發(fā)短信。
事實上,由于從小被嚴格管教,我并不是一個經(jīng)常出門聚會的人,而僅有的幾次出門都被父母這樣不停地追蹤,這讓與朋友相處的我很尷尬。
當然,我并不是家中唯一一位被影響的人。
我還有兩個哥哥與一個妹妹。
作為長子,大哥承擔了父母所有的期望:永遠力爭上游。在父母的 " 包辦 " 與 " 鞭策 " 下,大哥成績優(yōu)異,入讀名校,還獲得了碩士學位。
但這種 " 別人家孩子 " 的故事,在大哥就業(yè)時戛然而止。爸爸不停地幫忙找工作,但大哥不愿從事低薪水的工作。
對此,我媽表示支持," 我兒子可是有碩士學位的人!",媽媽甚至愿意大哥啃老,因為對她來說,大哥永遠是一個孩子。
大哥的現(xiàn)狀就是:一位近 30 歲的男性,害怕被別人拒絕而沒有任何工作經(jīng)歷,缺少與外界溝通所需的能力,只能每天躲在家中玩電子游戲。
如果說被父母寵幸的大哥活得不幸的話,那與父母關系疏遠、不受待見的二哥(28 歲),或許幸運很多。
由于讀書的時候成績差,二哥并未得到父母太多關注。他 16 歲就輟學工作,現(xiàn)在是一位金融分析師,工資較一般城市白領稍高。
除了受擺布的大哥、反抗的二哥與后知后覺的我,父母極端的控制之下,我妹妹也發(fā)展出了自己的一套應對方式:撒謊。
年齡最小的她,熟知哥哥姐姐們的經(jīng)歷,所以她深諳如何 " 擺布 " 父母:
當父母不開心的時候,她會用甜言蜜語來親近他們;
當父母責問的時候,她選擇撒謊來進行欺騙;
... ...
靠這些手段,我妹妹獲得了極大的個人自由。
對現(xiàn)狀忍無可忍的我決定搬離父母,開始自己的生活。
這時候我才發(fā)現(xiàn),由于被父母過度保護,快要滿 25 歲的我,心智成熟度比實際年齡要少 5 歲!我很愛我的父母,但在這樣環(huán)境下長大的自己,性格內向、膽小、而且也無法維持一段長期的友誼。
我像是一只剛剛破殼的小雞,對外面的世界所知甚少,不知道社會如何運轉,工作也好、戀愛也罷,甚至我都不知道如何融入到社交活動之中,我希望有所改變,卻完全不知道從何下手。
父母的舉動,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生。小時候,我受他們限制,無法自由地交朋友;長大后,我似乎也喪失了交友的能力,這讓我倍感孤獨。
我對我媽的一句話記憶深刻," 你問我什么時候才不會像警察一樣管著你?我告訴你,我以前管你,現(xiàn)在管你,等你到了 40 歲,我還是會管著你 ... ..."
對于上文我的境況,我想亞裔同胞們大概能夠理解,因為我們有著相同的文化背景。我現(xiàn)在處于一個茫然無助的狀態(tài),非常需要一些建議與幫助。
以 " 愛 " 為名的高壓控制
事實上,上文華裔女孩所遭受的,正是其父母,尤其是母親所編織的控制巨網(wǎng)。
這種控制行為在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不論是父母、伴侶抑或是親友,當他們說出 " 因為我愛你 " 的時候,附帶的下一句話,極有可能是其控制欲的體現(xiàn)。
不論是出于保護目的 " 立規(guī)矩 ",還是為了減少孩子人生困難而幫忙 " 做選擇 ",所有這些讓人失去自主權利,不得不順從于他人意志的行為,在某種程度上,或許就是舉著 " 愛 " 的旗幟的控制欲。
哪些因素影響了家長控制欲的產生?
1. 自戀性格
控制欲強的家長,往往高度自戀。這種父母將自己的個人需求放在首要地位,而忽視了其他人的情感訴求。
自戀性格的父母只聽從自己的主觀意識,并通過教導孩子如何進行感受、如何表現(xiàn)以及如何做出決定,來達自身的控制欲望。
對這樣的父母來說,孩子只存在兩種狀態(tài):聽話、或者叛逆。
孩子聽話的時候,父母的自戀性格得到了支持,其控制欲也將隨之高漲;孩子不聽話的時候,父母便會生氣,并開始批評孩子,開始 " 倚老賣老 " —— " 我知道什么是最合適你的 ",以個人經(jīng)歷來說服孩子,以證明自身行為的正確性。
可以說,面對自戀性格的父母,無論是順從還是反抗,孩子都無法真正發(fā)展自身興趣。他們總是早早被安排好了看似最合適的學習項目,自主成長的空間極小。
2. 原生家庭與情感需求
除了自戀性格外,人們的控制欲還受其原生家庭與情感需求影響。
研究統(tǒng)計,對強控制欲的家長來說,其父母也很有可能是強控制欲。所以當家長們無法從父母處表達自己的情感訴求,當他們生育子女后,往往會延續(xù)這一循環(huán),即首先表達自身(未被滿足過)的情感訴求,而忽略子女意志。
同時,這些父母還有著被他人需要的情感需求,因而在潛意識中會將自己定義為 " 照顧他人的角色 ":通過對他人生活的不斷 " 照料 ",以達成自我情感滿足。
所以,當孩子開始成長,他們的獨立意識便會成為家長給予照顧的威脅,讓后者處于不被需要的危機感中。隨后,家長們便會制定更嚴苛的控制規(guī)則并加強控制行為,以維持對自身有利的現(xiàn)狀。
上文華裔女孩與同事聚會,延遲回家,破壞了準時回家的 " 潛規(guī)則 ",致使母親更新控制手段并呼叫警察,便是生動的體現(xiàn)。
打著 " 愛意 " 與 " 保護 " 旗幟的父母會在家中塑造自己的絕對權威:不論是完成作業(yè)、還是課外補習的選擇,抑或是寒暑假的安排,孩子所有行為都要按照預設軌跡運作,每一次 " 脫軌 " 都會招致批評與不滿。
長此以往,被過度控制的孩子便會失去 " 自主能力 "。
他們會被被培養(yǎng)成失去目標與方向感,喪失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自卑、懦弱與消極心理的人,就如同上文華裔女孩與其大哥。
父母控制欲的加強,會削弱孩子的自我意識,從而抑制其成就,這一點得到了許多學者的研究支持。
倫敦大學的一項研究更是表示:父母過強的控制欲會從親子關系映射入其他親密關系中,影響到孩子的夫妻關系、朋友關系……
在日常生活中,控制欲家長其實并不少見。
在綜藝節(jié)目《我家那小子》中,演員朱雨辰的媽媽就當眾表明了自己的 " 強勢 ":
" 兒子進組拍攝,我就跟組給兒子做飯,有我在的地方就是廚房。"
" 我每天早晨四點起給兒子燉梨汁,堅持了十年,從不間斷。"
" 我們家從不請保姆,我一人能頂兩個菲傭。"
雨辰媽媽還補充道," 我是沒有自我的,周圍人都知道,我是用全身心對待我兒子的,我還能繼續(xù)奉獻。"
這種 " 十年燉梨汁 "、" 一人頂兩個菲傭 " 與 " 還能繼續(xù)奉獻 " 的行為和言論,恰恰是自戀性格的父母,出于滿足自身情感需求,被控制欲自我感動的體現(xiàn)。
與 " 愛 " 和解
要想與這種高壓的 " 愛 " 和解,首先我們要正視控制欲。
不可否認,父母的控制欲在滿足自身情感需求的同時,其實也是出于對孩子人生與發(fā)展的關懷。
不論是否具有控制欲,對于父母來說,若能正確地表達自身對孩子的關懷,顯然有助于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對此,美國心理學家Laursen提出了關愛關系理論(Caring Relationship),他指出,良好的關愛關系存在以下 7 大特征。
Trust 信任:相信孩子,并且自己也信守承諾。
Attention 關心:及時表達關心。
Empathy 共情力:愿意從孩子的角度考慮事情。
Availability 關心的可獲得性:保持給予關心的頻次,而不是長期忽視,偶爾表達,后者更容易遭到孩子的敵意。
Affirmation 肯定:肯定孩子積極的一面。
Respect 尊重:尊重孩子,將其視作獨立自主的成年人。
Virtue 美德:成為孩子的行動榜樣。
缺少了上述特征,盲目自我的關心,往往會招致孩子的反叛。
那家長如何正確地表達對孩子的關懷呢?
韓國延世大學學者Susie Kim和Sue Ryeon Kim在相關論文中提出了人際關懷技巧 (Interpersonal Caring Techniques,ICTs),這一技巧共有 8 點:
Noticing 關注:在生活中關注孩子當下情緒與需求,如果對方在對話或行動中出現(xiàn)抵觸,請后退一步,給予孩子個人時間與空間進行。
Participating 參與:融入并支持孩子的愛好或行動,實質化關心而不是做局外人。
Sharing 分享:與孩子分享內心的真實想法,這些分享雖然不能解決問題,但能令對方感覺到信任與關愛。
Active Listening 積極聆聽:在與孩子對話時,請勿隨意批評、否定對方,而是幫他梳理事件,積極給予正面回饋
Companioning 陪伴:陪伴本身便是一種付出與支持,能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心與愛。
Complimenting 稱贊:鼓勵式教育可以強化親子連接,同時培養(yǎng)孩子的信心與內驅力。(稱贊應當指向某一具體行為或事物。)
Comforting 安慰:當孩子經(jīng)歷痛苦時,給予安慰,認可他們的情緒與痛苦。
Hoping 對孩子寄予希望。
對孩子而言,又該怎樣與控制欲強的父母相處?
首先,孩子可以建立邊界感。一段控制關系的產生,往往需要雙方配合,父母控制欲的野蠻生長,離不開孩子的自我退讓。
良好邊界感的建立,可以讓孩子明確自身底線,當父母的控制行為觸碰底線時,孩子也就更勇于表達拒絕。
上文華裔女孩的二哥與妹妹,便是在某種程度上建立了自我邊界感(或主動、或被動產生)拒絕配合父母,弱化父母對自身的控制權。
其次,孩子也可以深思一下自己退讓受控的原因。
是害怕反抗會讓父母的控制行為升級?擔心反抗被冠以 " 不孝順 " 的帽子?怕拒絕父母要求后會失去他們的關心與重視?還是說,自己是真的沒有想法,不得不成為 " 受擺布的棋子 "?
明確了現(xiàn)實存在的問題,才能有與控制欲和解的機會,一味無理由的退讓,只會讓自己被這種高壓控制傷的更深。
英國心理學家西爾維婭 · 克萊爾,在著作《談父母之愛》中提及:
這個世界上所有的愛都以聚合為最終目的,只有一種愛以分離為目的,那就是父母對孩子的愛。父母真正成功的愛,就是讓孩子盡早作為一個獨立的個體從你的生命中分離出去,這種分離越早,你就越成功!
而許多中國父母往往反其道而行:
孩子說吃飽了?
不行,會餓著的,再多吃一些肉與蔬菜!
孩子說衣服正好?
不行,外面很冷,再套一件捂嚴實些!
孩子說讓我一個人靜靜?
不行,我是你媽 / 爸!我不管你誰管你!
似乎在孩子誕生的那一刻,家長就將其定義為一個無法成長、沒有主見、需要精心呵護的 " 物件 ";而自己也成為 24 小時待命的保姆,恨不得掛在孩子身上,一路保駕護航,在孩子身上彌補自己遺忘的遺憾。
但他們殊不知,這種以 " 愛 " 為名,讓孩子少走彎路的高壓控制行為,卻給孩子的成長道路埋下更多路障。
在與 " 愛 " 和解的這條道上,或許我們的家長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參考文獻:
1. Cheung, S., Pomerantz, Eva, Cohen, Dov, McElwain, Nancy, Rudolph, 2. Karen, & Telzer, Eva. ( 2013 ) . The Role of Parents' Control and Autonomy Suppor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Beyond Children's Reports, ProQuest Dissertations and Theses.
2. Kim, S., & Kim, S. ( 2007 ) . Interpersonal caring: A theory for improved self-esteem in patients with long-term serious mental illness - I. Asian Nursing Research, 1 ( 1 ) , 11-22. https://doi.org/10.1016/S1976-1317 ( 08 ) 60005-5
3. Kiewitz, C., Restubog, S., Zagenczyk, T., Scott, K., & Tang, R. ( 2012 ) . Sins of the parents: Self-control as a buffer between supervisors' previous experience of family undermining and subordinates' perceptions of abusive supervision. Leadership Quarterly, 23 ( 5 ) , 869-882.
4. Laursen, E. K. ( 2002 ) . Seven habits of reclaiming relationships. Reclaiming children and youth. Vol.11. No.1 pp 10-14
5. 張檸 . ( 2010 ) . 我們能做不是 " 禍害 " 的父母嗎 ?. 觀察與思考 ( 9 ) , 56-57.
6.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343933772408499/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外灘教育”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