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一零后重返海淀黃莊

作者:對撞派 發(fā)布時間:

一零后重返海淀黃莊

作者:對撞派 發(fā)布時間:

摘要:疫情之后,圣地蘇醒。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856.jpg*來源:對撞派(ai7gua),作者李婭寧、發(fā)自、凹非寺 

九月的最后一天。

北京的交通擁堵不堪。高懸的圓月之下,很多人帶著對假期的期待堵在出城的路上,還有一些人,帶著孩子堵在了海淀黃莊。

這里是一個沒有假期的地方。

位于北京4號、10號兩條地鐵的交匯處的海淀黃莊,距離北大一公里,距離清華兩公里,緊鄰人大附中,方圓500米范圍內(nèi)盤踞著一百多家教育培訓機構(gòu),匯成了中國教育界獨一無二的景觀。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852.png

海淀黃莊的地理位置

年初,一場疫情讓海淀黃莊變得空空蕩蕩。時隔半年多,“宇宙教培中心”開始復蘇。一零后們卷土重來。

海淀黃莊的銀網(wǎng)中心大廈外面,車已經(jīng)停滿一如平常,里面坐著一邊玩手機、一邊打哈欠等孩子下課的家長。大廈里面,一臉疲憊站在大廳里的,不只有爸爸媽媽,還有頭發(fā)花白的爺爺奶奶。

一位媽媽在朋友圈曬出照片,孩子戴著口罩,獨自坐在學而思的教室里,其他同學還沒來,顯出背后窗前根根樹立的鐵護欄。這條朋友圈配發(fā)的文字是——

“最終的圣地依然是海淀黃莊”。

重返黃莊

每天下午放學后,海淀黃莊地鐵站附近的銀網(wǎng)中心、海淀文化藝術(shù)中心、新中關(guān)大廈,媽媽們大步流星往寫字樓趕,小豆包們在后面一路小跑跟著,背上的書包晃晃悠悠,噔噔噔的響。

一個月前新學期開學,“神獸歸籠”。

歸籠,歸的不只是久違的校園,還有寫字樓里密集的課外輔導班?!袄仙敝胤?,連剛剛脫離幼兒園的一年級小朋友,也懵懵懂懂地被家長帶到了黃莊。

楊麗是新加入黃莊的一員。下午五點,她從國貿(mào)下班,打車徑直往海淀黃莊趕。女兒剛上一年級,三點半放學。“老人會去學校接,然后送到黃莊,帶著她在外面吃點飯,我下班了直接過去。”楊麗給女兒報了數(shù)學小班課,六點到八點,一周一次。

盡管疫情讓黃莊沉寂了半年多,但這里幾家大的機構(gòu),學而思、優(yōu)才、高思立思辰,招生報名早在暑假就已經(jīng)開始。想報名師課,還是要靠搶。

“一年級就報班,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為了‘占坑’。”楊麗說,在黃莊上課的孩子,基本上會一級一級地升上去,等到高年級的時候再報,可能就報不進去了。

海淀黃莊地鐵站東南口出來是銀網(wǎng)中心,西北口出來是新中關(guān)大廈,幾家人氣最旺的培訓機構(gòu),就租在這里。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856.jpg

下午的黃莊,下班趕來送孩子上課的父母風風火火,輕車熟路。老一輩對新學期的送班還不那么適應,一個奶奶牽著小孫女,盯著手機地圖導航,繞著新中關(guān)大廈外圍走了一大圈,經(jīng)過了四個門,又回到原點,猶疑著進去了。

天色暗下來的時候,銀網(wǎng)中心一層的咖啡廳里,滿滿當當。作業(yè)本在桌上攤開,距離開課幾分鐘的時候才著急收起,孩子去上課了,家長對著桌上一杯涼掉的咖啡,打開了手機和電腦。

由于疫情,很多教室取消了家長旁聽。于是,商場外的長凳、咖啡廳、便利店,都成了家長度過兩個小時漫長等待的場所。甚至,在新中關(guān)大廈一層的一家電子產(chǎn)品體驗店里,凳子上坐滿了人,兩個工作人員站在店門口,顯得寂寞?!懊刻烊绱耍麄兌疾豢串a(chǎn)品,只是在這兒歇歇腳。”

晚上八點,下課高峰。新中關(guān)大廈8層本就逼仄的電梯口已經(jīng)擠滿了家長,這層是奧數(shù)機構(gòu)優(yōu)才。機構(gòu)工作人員站在電梯口維持秩序。背著書包的小朋友出來,家長穿過人群,和孩子一起擠上電梯。

載客限16人的電梯里,塞了25個人,小孩和大人差不多各占一半。八層到一層的幾十秒鐘,被家長們的關(guān)切填滿?!敖裉鞂W了什么?”“餓了吧,一會兒給你買個飯團?!彪娞菀豢滩婚e,一趟一趟地下來再上去,總是滿載。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859.jpg

新中關(guān)大廈,下課的孩子和家長。

不可替代

一整個春季學期,孩子們沒有回到校園,也沒有來到黃莊。

“停課不停學”的號召下,學校的老師變成教學新手,開始了線上教育的摸索,但并不順暢?!皩W校的大部分老師根本不會上網(wǎng)課。”一位資深的網(wǎng)課名師這樣說。

對線上教育而言,疫情是一個契機。學而思、新東方等線上線下兩開花的機構(gòu)迅速調(diào)整,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一些純線上的教育機構(gòu)也大舉擴張。2020年上半年,跟誰學營銷費用為19.62億元,同比增長630%。在同賽道里瘋狂砸錢的,還有猿輔導、作業(yè)幫

沒有誰能逃脫在線教育的廣告。地鐵公交站的廣告牌目不暇接,資訊和短視頻平臺上的教育廣告鋪天蓋地。觸角伸到了綜藝節(jié)目,上半年教育品牌贊助綜藝的數(shù)量達到10個,比去年同期翻了幾倍。進電梯,進地鐵,打開手機,打開電視,每一次注意力被”教育“抓住,背后都堆滿了錢。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901.jpg

海淀黃莊地鐵站旁,線上教育的廣告牌。

與此同時,全社會重新開始了一輪對“線上”的重要性的討論。線上醫(yī)療、線上辦公、線上教學,一系列面向線上的改革聲音開始了。

一些互聯(lián)網(wǎng)大佬、教育專家,結(jié)合“5G”“新基建”“鄉(xiāng)村振興”等關(guān)鍵詞,一次次提出“打破空間壁壘,縮小數(shù)字鴻溝”這樣的愿景,網(wǎng)課似乎讓人們看到了打破教育資源不平衡的曙光。

這并不是線上教育第一次被大眾寄予厚望。去年,中國青年報的《這塊屏幕可能改變命運》一文刷爆網(wǎng)絡,16年來,跟隨成都七中上了三年直播課的貧困學生,88人考上了清北。文中講“那種感覺就像,往井下打了光,丟下繩子,井里的人看到了天空,才會拼命往上爬。”

人們探討著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shù)如何打破差異,推動公平,推動一個國家的教育困境的解決。疫情,似乎帶來了絕佳的試驗期。

互聯(lián)網(wǎng)的確帶來了改變。李強是一家線上教育機構(gòu)的名師,從事中小學教育近十年。今年上半年,他的線上數(shù)學課,最多的時候有近萬名學生同時聽。學生來自天南海北,“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線城市都有”。

李強說,在全國范圍內(nèi),線下教育是一個非常分散的市場。在大機構(gòu)沒有進入的廣闊的下沉市場,作坊式的培訓機構(gòu)散落在社區(qū)、街道,不計其數(shù)。疫情期間,在線輔導機構(gòu)給了這些小作坊沉重一擊。猿輔導的工作人員透露,在線課程的用戶,有57%來自三線以下城市。

被迫宅家的學生,心急如焚的家長,的確把目光投向網(wǎng)課。猿輔導的中小學免費直播課,開課首日觀看的學生破500萬;跟誰學上半年付費課程入學人數(shù)增長了3倍多;好未來3-5月正常價格長期課程付費人數(shù)增加了72%。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903.jpg

在家上網(wǎng)課的小學生。圖源/圖蟲網(wǎng)

外界很多人說,線上教育迎來風口,一場疫情,讓教育模式徹底顛覆。當一個個熬不過疫情的線下培訓班從海淀黃莊的寫字樓里陸續(xù)搬出,人們以為,這一次,教培地標——海淀黃莊也要被顛覆。

事實是,即便已經(jīng)讓孩子上了半年多的網(wǎng)絡課程,一些家長仍不滿意。

蘇迪是海淀一家英語培訓機構(gòu)的老師,也是六歲孩子的媽媽?!耙咔槠陂g我更焦慮了。孩子太小,上網(wǎng)課不能專注,效率不高。我自己做老師,在網(wǎng)上給學生上了半年課,每天都有家長打電話來問,什么時候線下能開放?!?/p>

幾位海淀家長向?qū)ψ才杀硎?,九月,他們都選擇回到黃莊。黃莊有一種氛圍,讓家長們向往。寫字樓有些陳舊,教室里沒有卡通畫,沒有斑斕的色彩,了無生趣,卻匯集著一大批孩子。

李強坐在海淀的辦公室里,距離黃莊只有幾百米,他的課程通過網(wǎng)絡傳播到幾公里外的北京的學區(qū)房,也傳到幾千公里外的中國邊陲小鎮(zhèn)。他聽到家長的反饋,來自遙遠的縣城,“網(wǎng)上的好老師,在我們這里打著燈籠也找不著?!?/p>

但李強說,線上機構(gòu)擊不垮黃莊。

“我想,大概沒有哪個地方的好老師的密集程度能和黃莊媲美?!彼f。在中國,沒有比黃莊離人才更近的了。

在黃莊,最受歡迎的小班課,班容量不超過20人?!澳芎兔麕熋鎸γ婊?,為什么選擇線上課呢?”一位海淀媽媽說。

來了黃莊,意味著比其他孩子更快一步。

“對于黃莊的孩子,我要考人大附,就要學競賽。網(wǎng)絡上幾千人的大班能滿足這一精準需求嗎?顯然不能?!崩顝娬f。

停不下來

在北京,和“海淀黃莊”這個地名一樣,“海淀媽媽”也成了一個被標簽化的存在。楊麗家住朝陽區(qū),今年,女兒上小學,她選擇把孩子送到海淀的小學,成為一名海淀媽媽。

楊麗說,自己從佛系媽媽到焦慮媽媽的轉(zhuǎn)變,幾乎是在一瞬間——擇校關(guān)口,周圍人都在討論升學,她突然覺得,不能讓孩子在家門口上小學了。

“海淀孩子有競爭力,在朝陽考班級前三都不一定比得上在海淀考班級前二十。在家門口舒舒服服地上完九年義務教育,考高中的時候她怎么面對競爭呢?”

十多年前,楊麗在中國最好的高等學府上大學,就在這里。如今,帶著六歲的女兒重返海淀,教育幾乎是唯一穩(wěn)妥的路。

“我并沒有對她有很高的期待,考清華北大什么的沒想過。但教育競爭太激烈了,我至少現(xiàn)在不能掉隊。”

女兒上小學之后,楊麗給自己立了一條規(guī)定:和朋友約飯一定要在中午——女兒每天晚上都有不同的課要上。

為了女兒,楊麗曾把工作從互聯(lián)網(wǎng)換到金融行業(yè),保證每天下午五點到晚上九點可以陪孩子。黃莊的輔導班離家實在遠,現(xiàn)在,她又在想,是不是可以換一份在海淀的工作。

微信圖片_20201022072905.jpg

新中關(guān)大廈,家長坐在樓下等孩子下課。

在海淀,上小學是家長面臨的選擇,小升初才是孩子面臨的第一次真正的競爭。

王浩是有些糾結(jié)的海淀爸爸。女兒上四年級,在黃莊報了語數(shù)外三門。每周末開十公里的車去黃莊送女兒上輔導班,是他度過周末的方式?!坝袝r候也會想啊,讓孩子這么疲于奔命真的好嗎?”同樣的問題,想無數(shù)次,還是無解。

女兒小時候也上很多興趣班,幾年里一項一項地砍掉,雷打不動的,就是語數(shù)外。在家里,妻子是在孩子的教育上更著急的那個,有時候,王浩會沖動說出“不要讓孩子上這么多課外班了”。妻子反問一句:“兩年后,她被分配到一所很差的初中,這后果你能承受嗎?”

王浩閉嘴了。他不能承受把女兒的命運交給系統(tǒng)隨機分配?!拔粗强膳碌摹!?/p>

要跑在其他孩子的前面,要成為最前面的那一撥,才能跳過系統(tǒng),以“點招”的方式選擇進入好學校,這是海淀名校的選拔機制。可是,所有的家長都盼著自己的孩子跑在其他孩子的前面。這樣的競賽沒有終點,只有不斷被刷新的紀錄。

從進入賽道開始,就停不下了。

每次在地鐵站看到安檢的小姑娘小伙子,二十出頭,王浩會想到自己上小學的女兒,“心揪一下,那些都是北京孩子?!?/p>

王浩是“京一代”,自己留在北京不容易,他希望孩子以后的路比自己好。學區(qū)房太貴了,王浩還是咬咬牙買了一套小的。房子太小,買了房子也沒辦法住,一家人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大的。

一年52節(jié)課,一節(jié)課280元,這是數(shù)學課一年的花費。王浩給女兒報了語數(shù)外,還有兩門興趣班。王浩說:“這是很大的一筆支出,但不會跟孩子講這些經(jīng)濟壓力。不愿意讓她背負這些,還是希望她快樂。”

這些只是開始。每天,妻子的家長交流微信群里,跳出來各種消息,某某機構(gòu)開始報名了,某某名師的班要提前搶,我家孩子又上了什么什么班……王浩沒有加群,他受不了幾百個家長焦慮的聲音疊在一起,“裹挾是無盡頭的”。

在海淀,很多孩子從四五歲時起,生活就被貼上一張日程表,從語數(shù)外、到音樂美術(shù)戶外興趣班、再到玩耍娛樂的時間,都被嚴格安排,精確到以分鐘來計。

微信圖片_20201022074238.jpg

一個四歲海淀孩子的周末日程表。圖源/公眾號“小丁姐”

這場競跑甚至從一出生就已經(jīng)開始。新中關(guān)商場的華為店里,一位在等孫女下課的奶奶描述了自己見過的夸張畫面。在早教機構(gòu)“金寶貝”的一間教室里,兩個月大的嬰兒被媽媽抱在懷里來上英語課,旁邊坐著爸爸、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你的孩子如果出生三天后開始學英語,就比別人晚了三天?!痹缃虣C構(gòu)的老師對著教室里的家長,說了一句催人奮進的話。這位奶奶哭笑不得,一直記到現(xiàn)在。

申波每天在新中關(guān)大廈樓下,拿著一疊宣傳卡片,對著來來往往的路人“您需要英語培訓嗎?”他是大樓里一家成人英語的銷售,每晚看著家長帶著孩子趕來黃莊,兩個小時后散去。

我問他:“你覺得這些孩子累嗎?”

他回答:“累,可是小孩子又什么都不懂,他們會習慣的。現(xiàn)在多學,將來就輕松了?!鄙瓴ㄐr候沒有上過補習班,他不覺得讓孩子每天撒開了玩有什么好。天色晚了,孩子和家長已經(jīng)離開,他的業(yè)績還沒完成。

各有選擇

對外面的人來說,黃莊是一種奇觀。不論多大的孩子,黃莊都能提供超前的教育。張楠從事教育媒體多年,他說,一個海淀小學生的升學路徑是,三年級學奧數(shù),五年級參加競賽拿成績,六年級就能拿著簡歷申請“海淀六小強”(海淀實力最強的六所中學)。

“小學學初中的內(nèi)容,初中學高中的內(nèi)容,這再正常不過了。”

與其他地區(qū)不同,早在處于九年義務教育的初中階段,“海淀六小強”就擁有對學生的自主選拔權(quán)——小升初不拼學區(qū)房,拼學習成績。

這么多年,黃莊的教育競跑沒有被撼動?!皧W數(shù)”不讓搞了,變成了“數(shù)學思維”,占據(jù)課外班熱門第一位?!傲姟辈荒茏约航M織招生考試了,但還是可以“點招”自行選拔學生?!跋M薄坝罕边@些競賽就變得愈發(fā)重要,成了升學的敲門磚。

而這些競賽,正是黃莊的幾大培訓機構(gòu)主辦的。海淀名校催生出了一批特殊的人,他們專門研究不同學校選拔機制,舉辦競賽,并制定相應的課程。

微信圖片_20201022074241.jpg

黃莊不是提供普適教育的地方。即便是五六歲的孩子,在機構(gòu)報了名,也要經(jīng)過一個測試,分配到不同的班,家長們開心,這叫“因材施教”。分層表現(xiàn)得直白赤裸,例如某知名機構(gòu),以“培優(yōu)”“拔尖”“王者”的體系作為宣傳噱頭。

家長們常常表現(xiàn)得要強。學校分好學校和差學校,同一個學校里又有快班和慢班之分,甚至連課外班,也有不同層級。較勁是必須的。

想進某個名校,家長就帶著孩子來黃莊上針對這個學校的“早培課”。

但并不是每個家長都會選擇走向黃莊。

張靈在朝陽區(qū),兒子上三年級。新學期剛開始,在周圍幾個媽媽的帶動下,張靈讓兒子加入了一個備考KET(劍橋英語入門級考試)的英語班,相約讓幾個孩子一起學習,明年一起考試?!拔覂鹤踊A(chǔ)不是很好,在這個班學的內(nèi)容跟不上,我就很焦慮,發(fā)愁他這個樣子明年怎么去考KET呢?”

幾天的“恨鐵不成鋼”過后,有一天,張靈突然想到一個問題——“孩子為什么非要去考KET呢?”

“那種感覺就像,你一直很著急地往前沖,沖了半天,卻突然發(fā)現(xiàn),不知道為什么往前沖?!焙髞恚瑥堨`知道了,原因是,別人都在學,都在考。

“考過了又怎么樣呢?等我們考過了,會發(fā)現(xiàn),別的孩子都有這個證書。那又要開始比別的,比如奧數(shù)……”

那一天,算是一次“頓悟”。

身邊的朋友們都在討論“早培”,說白了就是超前教育。張靈明白自己的孩子是“普通孩子”,并非智力超群,何必把孩子早早帶入這場陪跑的馬拉松。

創(chuàng)業(yè)八年的陳峰,前幾年告別朝陽區(qū),搬到了離黃莊更遠的順義。對于孩子上學這件事,他最終的選擇是一家名聲遠播的國際學校,特點是中英文雙語、小班教學、重視體育藝術(shù)等等。

他周圍的不少朋友,都選擇讓孩子進入順義、亦莊等地的私立或者國際學校,這是一條跟黃莊的學生們截然不同的路。

這也帶來更多的經(jīng)濟負擔。陳峰對此并不以為意,每次跟朋友交流,他也會覺得孩子的學費有點夸張,但每次都會補充說:“我跟老婆都能接受一件事,就是把所有收入,都投在孩子的教育上。”

(應受訪者要求,部分人物采用化名)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 對撞派”。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對撞派;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guān)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對撞派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一零后重返海淀黃莊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