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教育焦慮使孩子“患病”,家庭教育何去何從

作者:一輒 發(fā)布時間:

教育焦慮使孩子“患病”,家庭教育何去何從

作者:一輒 發(fā)布時間:

摘要: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是生活教育。

VCG21gic20054442.jpg

圖源:視覺中國

芥末堆文 2021年,教育問題依舊熱度不減。教育焦慮不斷升溫,“雞娃”現(xiàn)象層出不窮;教培機構亂象叢生,國家加大整治力度。在這種情況下,家長該如何應對?家庭教育又該去向何方?

5月11日,以“科技助力,以愛賦能—家庭教育開啟新征程”為主題的研討會在京舉行,清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積極心理學研究中心副主任趙昱坤提出了教育焦慮容易使孩子長大后患上“空心病”這一觀點。他表示,只有孩子基本心理需求得到滿足,成年后幸福指數(shù)才能提高。第十三屆全國政協(xié)常務委員兼副秘書長朱永新指出,生活教育才是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家庭不是第二課堂,孩子也不是考試機器。

教育焦慮使孩子“患病”

會上,趙昱坤教授重提近年來被不斷討論的“空心病”一詞。這個概念最早由北京大學危機干預中心的徐凱文老師提出,“空心病”即人們內(nèi)在價值感缺失。趙昱坤表示,如果孩子從小被功利的目標推著走,長大后就會變成沒有內(nèi)心尺度的“空心人”。

他指出,教育焦慮是造成“空心病”的主要原因,在青少年階段過度焦慮會導致成年后對工作無興趣,對生命無熱情,進入“喪”的狀態(tài)。《2020年度中國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調(diào)查報告》顯示,在11—22歲的青少年中,因?qū)W習造成的心理問題位居榜首,主要包括學習壓力、厭學、考試焦慮等。

“我們知道焦慮是來自于不確定性,為什么不確定?是因為你在跟別人比,因為你不知道別人的狀況,你不能確定是否可以戰(zhàn)勝別人,所以別人卷了,你卷不卷,你只能跟在后面卷。假如一個壞事確定會發(fā)生,我們不會焦慮,我們只會恐懼。但如果它可能發(fā)生也可能不發(fā)生,我們就會焦慮,這是引發(fā)教育焦慮最主要的原因。”趙昱坤講到,一個人總在和別人比是因為他過于注重外在目標。假使家長看到得是孩子的內(nèi)在目標和基本心理需求,不再是考了多少分、能上什么大學,那么孩子就是在跟自己比。一個人只有注重自我,才能有自主感、勝任感和連接感。

他表示,據(jù)最近做得社會調(diào)查研究報告,中小學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和其成年后的學習、工作、以及身體健康狀況有著較強的相關關系。只有滿足中小學學生的自主感、連接感、勝任感這三種基本心理需求,他們在成年后才會更愿意學習、對工作的滿意度更高以及更可能擁有穩(wěn)定的親密關系。

生活教育才是家庭教育

“我們都在說好好愛孩子,一定要給孩子更多的愛。但有時,愛得太多會把孩子給愛殘了。那么我們該怎么愛孩子?家長該如何教育孩子?羅靜在會上提問道。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引用了陶行知的教育觀點回應:生活即教育,好的生活就是好的教育,壞的生活就是壞的教育。他表示,家庭教育不是學校教育的附庸。家庭以生活為依托,學校以教學為依托,兩者必不可少。

朱永新線上發(fā)言時也表示,家庭教育的本質(zhì)是生活教育,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作用。家庭教育不該被學?;⒅R化,家庭不是第二課堂,孩子也不是“考試機器”。他說,“我一直認為教育是從家庭開始的。在人一生的成長過程中,家庭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礎性的作用。心理學的研究證明人腦的發(fā)育、成長在0到7歲這個階段就基本上完成了。所以等到孩子上學時,他的認知風格、行為習慣、個性特征都已基本形成。我們經(jīng)常說有什么樣的父母就有什么樣的孩子,有什么樣的家庭就會有什么樣的孩子。”

針對家長如何進行生活教育,家庭成員之間如何相處這一問題,羅靜提供了一種方法。她表示,家長要允許孩子打鬧。不過,要提前設定規(guī)則,比如第一不能打腦袋、打頭上的東西,第二不能踢褲襠,第三不能拿武器。她說:“我們家女兒和兒子經(jīng)常會打架,兒子和爸爸也會打架。但我覺得這個過程是好的,他們釋放出去很多能量,所以不會把能量憋起來,放到網(wǎng)絡世界里。在這個與身邊親密的人打鬧的過程中,孩子能夠在一個真實的世界找到自己的寄托和價值感”。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研究員孫宏艷指出“勞動教育”是生活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她表示,現(xiàn)在的孩子很多都不會干家務,家長也從來不讓孩子參與家務勞動。后果就是孩子不懂怎樣生活,也沒有機會跟自己的父母進行生活中的交流,導致父母和孩子的關系越來越疏離。

孫宏艷說道,家庭不是學校,生活不能只剩下學習。

科技應用是好是壞?

“我女兒的一個同學特別愛玩手機,學校老師把手機收了,家長把手機收了,她會省下早餐錢再買一個手機,上課時偷偷在課桌下面玩。放學后,就把手機鎖在學校的書柜里,老師不知道這一情況,家長也不知道”

孫宏艷指出,近年來數(shù)據(jù)顯示,沉迷于網(wǎng)絡以及視力下降孩子的數(shù)量逐年上升。她特別提到,親子關系惡劣、家長專制的家庭中的孩子更容易沉迷于網(wǎng)絡,因為他們總感覺到受控以及缺乏自由。

她講道:“我們在研究中發(fā)現(xiàn)其實技術的滲透很早就開始了,它在孩子很低齡的時候就已經(jīng)滲透進去了。有一次,我問一個家長你的孩子什么時候接觸手機的?這個家長想了一下說,孩子一出生他就給他用手機放一些音樂。孩子還不到一歲時,他就開始拿手機給孩子看視頻。所以我們說未成年人在接觸網(wǎng)絡技術方面,展現(xiàn)出低齡化、大群體的特征,年齡越來越低、群體越來越大,已經(jīng)達到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上網(wǎng)率。”

孫宏艷表示,科技本身并沒有好壞,而是怎樣才能正確應用科學技術。網(wǎng)絡的滲透是無法避免的,社會需要考慮的是如何把網(wǎng)絡上好的內(nèi)容呈現(xiàn)到孩子面前,把不好的內(nèi)容剔除出去,在孩子形成自己的判斷力之前,盡量給他營造一個好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

大力智能品牌創(chuàng)始人陽陸育表示,家長既然無法創(chuàng)造出真空的環(huán)境,那么就不要刻意回避科技產(chǎn)品。如果徹底回避就會讓孩子走入極端。同時,教育產(chǎn)品的目的是連接家長和孩子,而不是制造隔閡,家長需要主動幫助孩子選擇學習型科技產(chǎn)品。

他還特別強調(diào),教育重在人格的培養(yǎng)以及人與人的連接,教育的目的應該是讓孩子活出自己。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原創(chuàng)文章,轉載可點擊 芥末堆內(nèi)容合作 了解詳情,未經(jīng)授權拒絕一切形式轉載,違者必究;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 芥末堆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相關專輯:
  • 教育焦慮使孩子“患病”,家庭教育何去何從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