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unsplash
高考出分日,歲歲年年,如期而至。
各式各樣的查分消息,好幾天內(nèi)占據(jù)社交媒體的話題榜單,孩子和家長們在視頻里尖叫、流淚。分數(shù),被理所應當?shù)匾暈?a href="/O/127164" target="_blank" title="十二年" class="goOId">十二年義務教育成果的最終證明。而即將到來的大學通知書,仿佛不同的人生彩票兌獎券。
共識是,考上更好的大學,你就即將迎接更好的人生。
日劇《龍櫻》
對于千萬考生而言,人生至關重要的節(jié)點已然到來。要站在分數(shù)的基礎上,仔細打量、評價自我,然后做出決定,要飄向哪座城市,扎根在哪所大學,深耕于哪個專業(yè)。
這是我們都經(jīng)歷過的高考,是我們都曾深陷其中的抉擇時刻。
但是,請原諒我們無法給出作為“過來人”的建議。當我們完整地走過整段大學生涯,在此刻再次回望,才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當初的決定,是在一片對于未知的迷茫中做下的。
在這個人生節(jié)點上,應當要做的選擇,其實不在于城市、大學、專業(yè)本身,而在于,決定自己要以怎樣的態(tài)度,面對接下來的人生。
志愿,抉擇時刻
堯七:我當時填志愿的時候非常隨便,學校發(fā)了一本《志愿填報手冊》,本來是考完之后就得開始看,但是我一直沒看。直到分數(shù)出來之后,就像要完成一個任務一樣,去學這方面的知識,處于一種非常機械的狀態(tài)。
我做選擇的時候,就看了看這個分數(shù)大概能達到哪幾個學校,看看這些專業(yè)大概是怎樣。那時候,我并不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么,想做什么。去網(wǎng)上做職業(yè)興趣測試,結論出來說我適合做紀錄片導演的。
后來,錄取的那天,我打電話給我爸媽,我說我考上了一所重本的旅游管理專業(yè)。被大罵了一頓。因為他們并不清楚我怎么填的志愿,結果這個專業(yè)在他們看來是“專科學生也可以上的”。
我就大哭,別人被大學錄取都是歡天喜地的一件事,但我的大學是不被祝福的。
達浪:從高中開始,我認為我要學的專業(yè)是新聞,因為那時候我特別喜歡看體育頻道,我想去廣東臺當體育新聞的記者。因為體育記者可以跟著那些球隊到處飛。
我高中的文科班是全市最好的一個班,從實驗班里再挑出來一些人組成的,所以那時候,老師對我們的期待非常高。班主任跟我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是:“你們一定要給自己定一個很高的目標”。
日劇《龍櫻》
我就定了人大新聞系,然后每個人都把理想大學的校徽貼在我們的桌子上。但是我們那年第一次考全國卷,老師各種押題都沒有中,全班大滑水,每個人都掉了十幾二十分。我的成績本來就在班里一般,大概是985學校最差的專業(yè)可以錄。
我爸爸媽媽很不喜歡我讀新聞,于是讓我去報讀語言類的專業(yè)。我想我以后要跟球隊的,要懂高級一點的語言,就妥協(xié)了,報了小語種的第一志愿。結果剛好那年掉了一分,掉到了第二志愿,而第二志愿就是新聞。很神奇。
RS:報讀新聞專業(yè)這件事情,我之所以到現(xiàn)在還有很清晰的記憶,是因為這可能是我中學時代以來第一次叛逆。
我爸爸媽媽特別想讓我當老師,他們覺得,女孩子順遂一點,工作穩(wěn)定,后半生在體制內(nèi),是比較好的狀態(tài)。
我并不排斥當老師,但是我當時想到,四年讀完書以后,又回到我們的小城市,去到最好的高中教書之類的。如果做了這個選擇的話,能夠一眼看到后面的人生路徑是怎樣的,很無趣。
日劇《龍櫻》
我高中有個特別好的同學,她特別喜歡新聞,我后來就決定,選新聞。
我在這件事情上耍了一個小心思,就是我騙我媽媽說我報了華南師范大學。我真的填了。但華師是提前批,我在華師前面填了北大。故意滑檔了。
出結果當天,我沒有錄上華師,我媽媽打電話問我在當?shù)刈詈玫母咧薪虝木司?,舅舅說不可能,分數(shù)比她低的都錄上了。我媽媽可能因此識別出了我的心思。
后來我錄到了新聞專業(yè),我媽媽他們其實不是很喜歡,因為在他們認知中,做新聞就是要去外面跑,意味著不安全、不穩(wěn)定。所以我去讀大學的時候,別人問我媽媽,我讀的什么專業(yè)?我媽媽說讀的新聞。
別人問,她以后能干什么?我媽很冷酷地說,不知道。
電視劇《小歡喜》
邢初:我感覺我跟你正好相反,我的每一步都是意料之外,陰差陽錯的。
我的第一志愿是中山大學,這其實跟我的個人志愿沒什么關系,只是為了和我當時的初戀到一個大學。我現(xiàn)在也不能理解為什么高中生能這么感性。
我們那個班也像剛剛達浪說的那樣,是特別高壓的班級,屬于全市最好的學校里面最好的文科班。我高考也算是有點失利,很低落,就覺得隨便去哪兒,去哪兒都行。我也試著問了人大的招生辦,我可以去人大讀農(nóng)業(yè)資源管理。
我覺得,專業(yè)這個東西,怎么能確定自己的專業(yè)呢?這真的太難了。我在中山大學填的專業(yè)就是法律。文科生,感覺真的沒什么可選的。后來是被香港提前批錄走了,他們第一年是不用選專業(yè)的。
反正,選學校選志愿的過程,全程就是玩。我對自己一點責任心都沒有。
平庸之地,大學
邢初:到香港讀大學,最強烈的感受還是一個字,懵。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到了大三,全程都很懵,我都不知道我在干什么,聽課也聽不懂,真的聽不懂,因為老師授課要么用英語,要么用粵語,我這不學了個寂寞。
而且,香港的學校,就是所有的路給你擺在前面,他也不告訴你要干什么,沒有輔導員,沒有班級,跟著大家一起搶課都搶錯了好幾次,就這么混了一年。
電影《墊底辣妹》
生活方面的感受,主要還是挺孤獨的,內(nèi)地生本來就很少,而且兩個人的宿舍,兩個人都很自閉,幾乎就沒有社交。反正就是,陽光燦爛,我卻不知道該往哪里走的感覺。
寶珠:我是比較會自得其樂的人,就算表現(xiàn)得不是很出色,但也不會覺得太痛苦。
我個人還是蠻幸運的,進到大學,最先接觸的是室友,我的室友大學四年都沒有變,她們都是很好的一群人。我經(jīng)常在網(wǎng)上聽到女生宿舍的關系容易比較尷尬,但是我們宿舍不會。
去什么地方,我都能很快適應。我是浙江人,本科是在浙江讀的,后來去英國讀研,我當時去語言班的宿舍,發(fā)現(xiàn)全部都是中國人,很搞笑。
我好像比較少有脫離舒適圈的體驗。
RS:大學和我印象中的,沒什么反差。我進了大學之后,就加入非常多的社團,去資訊部收集寫稿,打辯論。
唯一覺得有反差的是我個人,因為在高中的時候,我覺得我還算同學里面比較聰明的人,進了大學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還蠻普通的,身邊有特別多厲害的同學。
特別是英語,特別讓我受挫。我高考英語考到了130以上的分數(shù),但到了大學,很多老師習慣用英語上課,上課的時候我就不知道老師在講什么。我就突然有種從優(yōu)等生變成差生的感覺,適應不過來。
大學第一年,我就感受到這個世界的參差。很多同學在廣州各個高中接受的教育,可能有外教什么的,但是在小城,這是完全不可能的。老師按照應試教育的模式,教你怎么考好一張卷子。
電影《青春派》
達浪:我家在大學里面,經(jīng)??吹酱髮W生搞活動,比如說中秋節(jié),大家就會坐在草坪上,圍成一圈搞活動。但是我們班從來沒有,我上大學時大家都各自有小圈子。
我覺得大學應該是一個更加團結或者更加開心的環(huán)境,但是我們班一般。
還有給我感受很大落差的一個點在于,上大學的時候,我不知道我要干嘛,看到所有人都去面試社團,別人去,我也去。
然后我就發(fā)現(xiàn),我沒有辦法理解為什么大家會在社團上這么忙,為什么一個社團要搞這么多有關制度的東西。
有個印象特別深,學生會主席是大三的,我們部長是大二的,他們經(jīng)常開例會就會說,你們要講禮貌。但其實大家都是學生。有的時候,比如大一學生見到學生會主席沒有跟他問好,也會被說。我就覺得很奇怪,為什么要這樣?
電影《死亡詩社》
包括上的課我也不喜歡,我不知道為什么我要學這些通選課,又看到所有人在上這些課的時候都很開心地玩手機,我又覺得,手機有什么好玩的?(現(xiàn)在我錯了,手機很好玩。)
我找不到一個點能讓我為之去努力。特別迷茫地,待了一年。
堯七:我進大學是非常失望的。雖然我對大學其實并沒有一個預設的想象,但我在進入大學的時候,看到具體的人和事,我會覺得,他們好像原本應該是這個樣子,但是他們?yōu)槭裁词悄莻€樣子?
我原本以為進了大學,遇見的都會是非常鮮活,非常新銳的一群人。以前我看西南聯(lián)大的紀錄片,會覺得進入大學,很多人從此就開始往知識分子的道路上去走了,應該要有更加深邃的思想,更強的行動力。
但是你發(fā)現(xiàn)你遇見的人都還是那么幼稚、無能、平庸、行動力低下。
絕大多數(shù)老師都沒有認真在進行教學,他們用的課件可能是好幾年都用的同樣的課件。而且,所謂的知識都非常淺薄無聊,你無法從中感受到知識的力量,你無法從中得到對世界的新的認識。
日劇《龍櫻》
我的新聞不是老師教出來的,這件事情非常吊詭。
你就感覺大學里面,從學生到教師,到整個環(huán)境,都是非?;?、平庸、無聊,非常功利主義的。所以我,對這個環(huán)境有著深深的厭棄。
我有時候在想,我們現(xiàn)在所面臨的這些問題,是不是當初高考沒有竭盡全力,沒有進入最好的學校讀大學,因此遇到的是這樣一群平庸的人?
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不是,或者說,不完全是。北大包麗案,不就是個令人心驚的例子嗎,涉事的男同學,是北大行政管理專業(yè)學生,可是他卻是這樣的人。
所以后來我和我最好的朋友,在大一的某一天,走在宿舍樓前的小路上,就互相勸勉,說希望未來的四年不要被大學的圍墻所困住,希望心胸、眼界、見識,都能夠超越這堵墻,去到更廣闊的世界。
迷茫,而后從中離開
RS:大二大三的時候,我和我一個學姐一起去香港交流學習。我跟她說,我太迷茫了。她那時候告訴我,說所有人在這時候都會迷茫,但是等到你大四需要做未來決定的時候,你會自然而然選擇一些事情,那時候你就不會迷茫了。
但是我還是特別迷茫,又處于那種自卑的心態(tài)。我不知道自己畢業(yè)留在哪里工作,還是要去考研,很多方向要選擇,而我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
有次周末的時候,我搭了一個公交車去黃埔軍校,坐了一個下午,什么都不想,就看到清潔阿姨在那里掃落葉。
我能從迷茫中走出來,是有一天晚上,我哥哥跟我夜聊,他跟我說的那番話,當時讓我頓悟。
他說你現(xiàn)在迷茫是你可選擇的東西太多了。
日劇《龍櫻》
哥哥說,這種迷茫對他們來說是寶貴的,因為他們并沒有那么多選擇空間,而我不用為家里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我只要照顧好我自己就可以了。
達浪:我應該是從大學到現(xiàn)在都在迷茫。
我讓自己從大一的不適中渡過的方式,就是更多地參加比賽,參加活動,參加實習。然后我很確定地知道我很喜歡做新聞的感覺,但是我不知道我要做什么。這里面有好多個領域,我不知道自己最擅長什么,財經(jīng)、國際、社會,我都做過,但是沒有找到我到底要做什么。
寶珠:我覺得迷茫是因為不滿足于現(xiàn)狀,又對自己有著比較高的要求,而我是一個比較佛系的人。
我的大學同學中有很多務實又努力的人,他們很早就開始實習,努力進最頂尖的外企,或者去互聯(lián)網(wǎng)大廠。他們比較清楚,一個人在社會上,想要通往好的物質(zhì)生活、成為一個世俗意義上的成功者,需要遵循什么樣的步驟。
電影《死亡詩社》
我有次去應聘某個大型報社的崗位,面試的姐姐跟我說,我們不能一下子就錄用你,因為你的履歷表明你沒有很多優(yōu)秀的實習經(jīng)驗,你可以先在我們這里實習,看你是不是適合。
我在那個時候才突然明白,去一些厲害的地方實習是很有用的,但是當初我不明白,為什么有很多人翹了課也要去實習,這樣不會平衡不了學業(yè)嗎?
但是后來我還是找到了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我覺得自己比較幸運,有些事情看起來搞砸了,但其實還沒有完全搞砸。
邢初:到畢業(yè)之前,我都不知道自己能去哪兒,畢業(yè)以后,找工作都差不多找了半年。當我感覺迷茫的時候,我就開始寫作,大二開始寫,然后慢慢地就喜歡上了寫作。
電影《墊底辣妹》
堯七:寫作相當于為你的生活找到了一個出口?
邢初:對。
堯七:我有一段非常明顯的迷茫時期,就是我進大學的那一年。
進大學之后,在時間、空間、經(jīng)濟上,都有了非常自由的決策權,各種各樣的東西都屬于像是從計劃經(jīng)濟時代突然邁入了市場經(jīng)濟時代。接下來的問題是,你要去哪里呢?這個問題困擾了我非常久,而且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我就會非常的低落。
在那樣迷失的狀態(tài)里面,我精神上是有點抑郁的,我沒有去找醫(yī)生檢查,但是那時候我有天走在路上,看著天上的云,覺得我的視線好像是蒙上了一層霧氣,就是看不清楚這個世界,街邊的建筑模模糊糊,看不清楚。
那一瞬間我不知道自己為什么站在這個地方,整個人像斷片一樣在生活,像在云層里面沒有著落一樣,而且這種狀態(tài)持續(xù)了很久。
直到后來我開始在學校里自己做新聞,做調(diào)查,一路打開了自己的新聞之路,這種迷茫的感覺才很快地改善了。
日劇《龍櫻》
這個過程不依賴于大學本身,而在于自我的開拓,這其中有意外的契機,但最重要的是我們最終走到了這里。
我的學姐那時候?qū)ξ艺f,感覺我一下子長醒了,就那種感覺。然后一路走到了今天。
達浪:回歸到本質(zhì)的問題,就是說,為什么我們上大學的孩子這么迷茫?
我想到最近我在看的一本書,有個哈佛的學生,問了校長一個問題:那么多人都去華爾街工作,我們作為哈佛的學生,到底應該怎么選?
校長回答說,你要尊重自己的內(nèi)心,再做出選擇,這樣就好。
作者是一名哲學老師,他認為這樣的說法是很不負責任的,這其實是在表達尊重個體選擇的態(tài)度。但其實個體的選擇也有客觀上好壞之分,需要由一個大學的價值觀去指引的。人本來就需要依靠教育,去教你,什么樣的價值才是值得追求的。
《我的天才女友》
但是大部分的大學都沒有告訴我們這個道理,最后就是隨大流。所以我會覺得現(xiàn)在的北大等頂級學校的學生大部分去考公、考編,我也不是特別看得起,這是一個好無趣的結局。
這本書上講了一個觀點:怎樣去解決這樣的問題?首先要去告訴個體,你應該銘記和追求的價值觀是什么。如果沒有辦法做出這樣的選擇,你要讓大家認識到,為什么沒有辦法追求,到底是現(xiàn)實中的什么因素阻礙了我們。
讓我了解我們的過去,我們的現(xiàn)在,我們的未來,再去衡量,那些因素是否真的能夠阻礙我們進行選擇。在這個基礎上,才真正地叫做有選擇自由。不然人就是會處于很迷茫的狀態(tài),被大流推著走。這是大學很普遍的問題。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勿以類拒“(ID:nfccmzk),作者趙佳佳。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