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北大與“寧德北大培文學校”的冠名風波持續(xù)發(fā)酵,既表明“公參民”確已走到盡頭,也揭開了清退“公參民”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復雜問題。
“公參民”模式為何而來?帶來了哪些影響?“公參民”大規(guī)模改革退潮后,出現(xiàn)的這些問題又將如何解決?
“公參民”與“公參名”
近日,北京大學出現(xiàn)“冠名校名”的相關糾紛,2018年3月及2021年8月,北京大學先后發(fā)函至寧德市教育局和寧德市政府,稱當?shù)亍皩幍卤贝笈辔膶W校”的名稱中包含北大校名簡稱,且未經(jīng)該校授權,商請予以規(guī)范、更名。
該校則表示對“北大培文”有合法授權,學校由蕉城區(qū)人民政府、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yè)(北京)有限公司、陽光博雅教育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合作創(chuàng)辦,是一所以“PPP”方式建設的公建民辦學校。
據(jù)中新網(wǎng)報道,陽光博雅教育投資(北京)有限公司與北大培文教育文化產業(yè)(北京)有限公司簽署了兩份協(xié)議,其中提到,合作項目學校名稱為“寧德市北大培文學校”;合作目標及辦學目標包括“整合北大教育資源”“有效引進北京大學先進教育理念和科學管理辦法”等。
知情人士稱,正是這兩份協(xié)議所承諾的內容才使“中國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與福建陽光集團有限公司”在北山西林學校項目公開進行PPP聯(lián)合體招標時中標。
寧德北大培文學校2018年招生手冊
該校官網(wǎng)介紹中也有“傳承‘愛國進步、兼容并包’的北大文化、‘敢為先、常為新’的北大精神”“傳承北大精神”等內容,并用于招生,有家長表示小學一年費用為3.6萬,學費較高,但沖著北大的教育資源,覺得很值,可見“冠名校名”所帶來的優(yōu)勢和利益。
對于一所“冠名校名”的學校來說,名校牌子就是投標、招生、收費的“活招牌”。
無獨有偶。
今年5月,北京師范大學原黨委書記劉川生主動投案,有媒體報道,其任職北師大黨委書記期間,通過“北師大”的牌子,在各地興辦分園、分校等斂財,數(shù)額巨大。
這種“帶帽”北師大的私立學校,與學校也許關系并不大,但卻受到了各地家長們的追捧,學校周邊的“學區(qū)房”更是出現(xiàn)一房難求的局面,“公參民”也變成“公參名”。
“公參民”學校的辦學模式興起于21世紀,開辦這類學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擴大優(yōu)質教育資源,這樣的模式既緩解了各地政府的財政壓力,又滿足了家長們想要上好學校的需求。一時間,學生有學上,學校有錢收,政府也解決了教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各方都皆大歡喜。
但“公參民”模式在促進教育多樣化的同時,也誘發(fā)不少矛盾。
長期以來,不少名校背景的此類學校以優(yōu)勢教育資源吸引學生,通過民辦校擇校成為升學熱門選擇,一些公辦校也將民辦校作為跨區(qū)掐尖選材的重要途徑,客觀上導致了優(yōu)質教育資源的封閉和有償使用,損害了教育資源的公平性,加重了人民群眾的教育負擔,也加劇了教育焦慮,影響了教育生態(tài)。
尤其是隨著“公參民”的發(fā)展,一些民辦學校顯然已經(jīng)不是在做教育,與本部公辦學校并沒有多大關系,而是打著教育的幌子,戴著公辦學校名校的帽子,開始斂財。
“公參民”的模式也逐漸轉變成為“政府+房地產+名?!钡哪J?,政府出政策,名校出牌子,地產商建學校,以教育的名義,賣房子。
通過名校招牌吸引優(yōu)質生源,通過砸錢出升學率,短短幾年,“公參民”的民辦學校就可以在當?shù)芈暶o起,自然周邊的房價也就水漲船高了。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民進中央教育委員會副主任程方平認為,與房地產相勾連的辦學模式,反映出教育產業(yè)化存在問題,“這其實就是轉嫁,政府不愿意花錢,最后都轉嫁到老百姓身上。”
“公參民”規(guī)范早已開始
5月14號,修訂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正式稿公布,將于2021年9月1日起施行。7月,教育部等八部門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規(guī)范公辦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義務教育學校的通知》。
將“公參民”學校中具有四種情形的,將轉為公辦學校(民轉公最新進展!教育部:8月底前完成公參民學校摸底排查!上海已有民辦實行"政府購買"!);符合“六獨立”要求,可繼續(xù)辦民辦學校;辦學條件不符合“六獨立”要求,但限期可整改到位的,也可繼續(xù)辦民辦學校;辦學條件不符合“六獨立”要求,且限期整改不到位無法繼續(xù)辦學,可視情況將其轉為公辦學?;蚪K止辦學。
同時要求,各地要因地制宜、審慎推進,一省一方案,力爭用兩年左右時間,理順體制機制,實現(xiàn)平穩(wěn)過渡。
該通知對象明晰,要求明確,且給出了具體過渡時間,“公參民”開始大刀闊斧地進行改革,但“公參民”模式的弊病并不是現(xiàn)在才開始顯現(xiàn),它的規(guī)范也不是現(xiàn)在開始的。
2009年,太原市政府印發(fā)《清理規(guī)范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舉辦或參與舉辦民辦學校的實施意見》,太原市將集中清理義務教育階段“公參民”辦學。符合獨立法人、財務、校園、招生四項標準的“公參民”學校,可轉成民辦性質學校繼續(xù)辦學;不符合上述標準的,停止辦學。
當年,太原市20所“公辦學校參與舉辦的民辦初中學?!敝?,11所停止招生。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今年,太原市五育中學等9所公參民學校也將轉為公辦學校,并設立有過渡期。
2010年秋季,武漢市公參民學校數(shù)量占全市義務段普通中小學的2.3%,在校生占全市義務段普通中小學的5.7%。
2010年底,武漢市啟動了進一步清理規(guī)范公參民學校工作,將現(xiàn)有的22所公參民學校中11所退回公辦學校,不再招收擇校生、收取擇校費,由各區(qū)按照公辦學校的辦學條件核定下達年度招生計劃。另外11所公參民學校則規(guī)范為民辦學校,由各區(qū)根據(jù)其辦學條件和生源狀況核定辦學規(guī)模。
今年,一初慧泉中學(金雅校區(qū))也恢復公辦實施對口招生,而武漢一初慧泉中學(前進校區(qū))仍為“公參民”學校。
2015年,長春市教育局發(fā)布“長春市教育局關于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小學辦學意見函”,明確東北師范大學第二附屬小學、東北師大附中明珠學校已開始實施退回公辦方案,正式拉開了長春“公參民”學校退公的大幕。此后,長春多所“公參民”學校確認“民轉公”。
“公參民”學校何去何從?
在各地以往的“公參民”學校案例中,均如今年的政策所言:一類為由民辦學校退回公辦學校,以公辦學校向社會招生,收取學費,從目前看來,該類占絕大多數(shù);另一類則與公辦學校完全脫鉤,獨立辦學;最后一類是,終止辦學。
在重慶地區(qū),轉為公辦和獨立辦學的案例并存。
今年4月,渝北區(qū)、北碚區(qū)、九龍坡區(qū)、沙坪壩區(qū)等多區(qū)政府紛紛在網(wǎng)上公示“公參民”學校整頓最新進展。
渝北區(qū)明確:到2021年12月確保全區(qū)10所“公參民”學校清理整頓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到2023年6月全面完成“公參民”學校綜合整治。
九龍坡區(qū)擬將育才成功學校等3所“公參民”學校轉設為公辦學校,并落實到責任人,扎實推進“公參民”整改工作。
巴南區(qū)擬將全善學校和融匯清華中學轉為公辦,另六所民辦學校則按照六獨立要求整改脫鉤。包括:史迪威外國語、德普、樹人、巴南育才、巴南巴蜀全部都獨立脫鉤,意味著獨立后和直屬院校將沒有關系。
同在西南地區(qū)的四川省也陸續(xù)傳出“公參民”學校規(guī)范信息,但更多的是與公辦學校脫鉤,獨立辦學。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成都七中實驗學校明確將在2023年更名為“冠城實驗學?!?,與成都七中脫鉤。成都七中嘉祥外國語學校更換為“嘉祥外國語學?!?,去掉了“七中”字樣。今年剛剛開辦的“綿陽中學英才實驗學?!备麨椤皾櫤虒嶒灨咧小?,從名字上,與“綿陽中學”和“綿陽中學英才學校”完全脫鉤,并更變辦學層次為普通高中。
改革后,“公參民”的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隨著政策的公布,存在20余年的“公參民”模式即將落下帷幕,但過渡時期,將給學校、老師、家長、學生帶來怎樣的影響?校名、招生、師資問題又將如何解決?
一是校名。“公參民”學校中“脫公”獨立辦學的學校,校名也將與公辦學校脫鉤,可以選擇去掉校名中名校相關字樣,也可以選擇完全更名,如四川省的幾所“脫公”獨立學校?!懊褶D公”的學校,如重慶的“民轉公”學校則保持現(xiàn)有名稱不變,未來是否變更未做說明。
二是招生。“民轉公”學校需要按公辦學校要求進行招生,如劃片招生(對口招生)和搖號錄取。但過渡時期,各地區(qū)根據(jù)實際情況,也有特殊安排,如重慶江北、南岸、九龍坡、大渡口四區(qū),都是優(yōu)先招收與樓盤簽訂有入學協(xié)議的業(yè)主子女,剩余學位則通過搖號等方式進行錄取。
三是學費。民辦學校一般學費偏高,一學期上萬學費,轉為公辦后,將取消“擇校費”,按照公辦學校的收費標準。
四是師資。由地方政府支持的“公參民”學校往往會有一部分公辦學校有編制的“名師”或“高級”、“特級”教師在校任教,以提升學校名氣,吸引優(yōu)質生源,同時提升學校升學率,這部分“優(yōu)質教育資源”何去何從也是老師本人和家長所關注的。
根據(jù)江北區(qū)政府對魯能巴蜀中學與巴蜀中學脫鉤的回復中:2年過渡期內,保持學?,F(xiàn)有待遇不變,過渡期后,可根據(jù)學校發(fā)展需要、教師個人意愿進行選擇,回到渝中區(qū)或者留在江北區(qū)。
如今,各地“公參民”學校陸續(xù)開始改革,有些地區(qū)以“民轉公”形式為主,有些地區(qū)則獨立學校更多,但都在向著既定的目標前行。
再加上《民促法實施條例》公布后,各地紛紛調整民辦義務教育的比例,部分省份明確將義務教育階段民辦學校在校生人數(shù)縮減到5%以下,公辦學校的優(yōu)勢地位已然奠定,公辦學校中名校的含金量也將進一步提升。
來源:中新網(wǎng)、華商報、陽光重慶、武漢升學大百科、太原日報、太原市小升初等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ischooledu”(ID:Ischool_edu),作者鄧沙沙,編輯張冰愛。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