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我躺平了,你也不能超過我?還是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沖突?

作者:陳志文 發(fā)布時間:

我躺平了,你也不能超過我?還是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沖突?

作者:陳志文 發(fā)布時間:

摘要:減負,是減去多余的負擔,而不是沒有負擔,更不能鼓勵躺平。

1618190091992831.png

圖片來源:pixabay

*來源:陳志文觀察(ID:chenzw_edu),作者陳志文

面對較高的教育追求,多樣的教育需求,學校教育如何最大程度去滿足,成為“雙減”的關鍵,也成為兩類家長的博弈戰(zhàn)場。

雙減政策落地,有兩個新聞事件引起較大的關注。

一個是上海建平中學西校根據(jù)學生評測的成績開辦分層教育的“階梯班”,被家長舉報至教育局最后不得不停辦。另外一個也類似,深圳沙灣中學初三進行分層教學,也引起部分家長投訴,三天即壽終正寢。

更有意思的是,這兩起舉報事件都引起了家長公開而激烈的網(wǎng)上“對攻”。

在建西中學被舉報后,引發(fā)一些家長不滿。舉報的家長為此發(fā)表公開信,詳細解釋了自己舉報的理由,在坦誠自己孩子學習一般的同時,抨擊校長與學校管理,指責部分家長追求分數(shù)與升學率的錯誤教育觀念,認為學校“階梯班”實際就是“實驗班”,“向一部分‘尖子生’優(yōu)先配置教學資源,打破了公平競爭的環(huán)境”,違反中央雙減精神。

08177916c0ce7ec094878387e39502fb.jpg

建西預備班家長公開信截圖

此文引起一些支持分層教學的家長激烈反彈。一位家長也發(fā)表回應性長文,指出建西的“階梯班”并不是“重點班”,而且學校不但有階梯班讓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還有“補差班”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文中反問這位舉報的家長“你咋就不去舉報補差班呢?學有余力的孩子為何不可拓展學習空間?非要和你家娃一起躺平?”

這位家長也拿中央雙減政策為依據(jù),強調(diào)階梯班的設置符合雙減中“利用課后服務時間指導學生在校完成作業(yè),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進行補習輔導,為學有余力的學生拓展學習空間”的條例。

99a27a04d0939ff105b1fadc589bf7a4.jpg

建西高年級家長回懟公開信截圖

最后,這位家長抨擊舉報者“就是怕別的孩子跑到了自己孩子前面”,是因為自家孩子成績不如別人的羨慕嫉妒恨造成的心理失衡。

深圳沙灣中學的爭議也類似,叫停分層分班的家長認為學校開設的是“重點班”,違反中央規(guī)定,支持者則認為符合雙減精神,是一些家長借雙減之名,后進的想拖前進的后腿,非常不道德。

3464d08c01b9c0fdb467cf8862a0afe6.jpg

沙灣中學家長訴求(圖自《人民網(wǎng)領導留言》截圖)

35309d5e0f96c2434f5830af31a5d61d.jpg

沙灣中學學生訴求(圖自《人民網(wǎng)領導留言》截圖)

當然,最為難的是學校和教育部門。雙方都有其道理,但學校無一例外地都采取了向舉報家長妥協(xié)的處理方式,取消了階梯班或者分層教學。

這兩起事件,以及不同立場家長的激烈對攻,也引起了社會各界,包括教育界的高度關注。

同屬一個學校,甚至一個班的家長,立場鮮明地激烈爭論,甚至實名對攻,實屬罕見,顯然是急眼了。

這背后,顯然有雙減政策的影響。

有人分析說,在強力整頓校外輔導機構后,一部分有較高教育追求的家長和孩子,沒有更多更好的選擇了,只能依賴學校與學校教育,因此,這部分家長才會急眼。

也有人分析說,不能否認,的確可能存在一少部分家長“心術不正”,自己不努力,也不讓你努力,自己躺平了,你也必須躺平,齊步走。

到底誰錯了?學校與教育部門怎么面對這兩種對立的教育需求?這兩起事件在雙減背景下,有著特別的意義,也正因此,才會在社會上引起廣泛的關注。

我們有必要重溫一下雙減政策的核心精神。

第一,是做加法,應教盡教,提高校內(nèi)教育質(zhì)量,最大程度滿足學生與家長的教育需求,讓學生學習回歸校園。第二,才是做減法,包括減去學生校內(nèi)過重的作業(yè)負擔,以及校外輔導機構的負擔。最后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習回歸校園。這也是著眼于共同富裕,就是不能讓金錢成為左右教育的起點。

也就是說,雙減中,整頓規(guī)范校外培訓機構的一個重要前提,是提高校內(nèi)教育治理,在校內(nèi)最大程度滿足家長與學生的教育需求。釜底抽薪,讓大部分家長與學生沒有必要去校外、去培訓機構,成為落實雙減目標的一個重要而關鍵的因素。e0a9bbcc2b314c819b71c369aa007725.jpg

如何提高校內(nèi)教育質(zhì)量?

很顯然,人是有差別的,本身就決定了教育的差異化存在。同時,不同的家長與學生因為對人生發(fā)展定位不同,教育的追求也是不一樣的。尤其是在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下,很多家長對孩子教育有較高的期望與要求,這是一個復雜的現(xiàn)實。如何提供較為豐富的教育服務,滿足不同學生與家長的需求,給不同學生與家長足夠的發(fā)展空間,就成為目前學校教育一個重要而復雜的挑戰(zhàn)。

因材施教,分層教學就是一個必要的、基本的手段,也是雙減中各地教育部門所倡導的。在雙減的大背景下,過去一些家長過高的教育追求能在校外培訓完成的話,現(xiàn)在就主要依賴于校內(nèi)教育了,這時,分層教學就是最大程度滿足不同個體,不同教育追求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正因為此,我們的教育部門,有必要理直氣壯地支持各個學校根據(jù)個體差異,包括主觀教育追求的異同,進行必要的分層教學,以最大程度滿足不同的教育需求,也才能讓更多學生的學習回歸校園,這也是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的重要方向。

當然,在這個問題上,我們還是需要區(qū)別分層教學與重點班的差異。抽調(diào)最優(yōu)秀的學生與老師單獨組建實驗班,這是教育資源稀缺時代追求效率的做法,在今天是有違教育公平的,也是我們需要明確反對的。

在提高校內(nèi)教育質(zhì)量的問題上,最敏感的是,我們滿足哪種教育需求的問題,即更高教育追求中哪些是合理的,是我們應該支持的,這是一個充滿爭議,也不好把握邊界的問題。

首先,對于先天個體差異導致的需求差異,大家還比較理解支持,這也是世界通行的規(guī)則,即便是美國,公辦學校也普遍存在“天才班”,以滿足不同資質(zhì)同學的教育需求。

但對于一部分主觀的較高教育追求的需求,是有爭議的。

毫無疑問,我們應該反對少部分不切實際,尤其是打雞血式過度“雞娃”的功利追求,但是,對于一部分還在正常范疇內(nèi)的較高的教育追求,不宜簡單否定,應該在學校內(nèi)給與足夠的學習空間,盡可能把他們留在學校。

“幸福生活是奮斗出來的”,我們也在一直鼓勵青年人為中華民族崛起奮斗。重視孩子教育,希望孩子勤奮努力是中華民族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是我們的優(yōu)點,不是缺點,學校教育中也應該給這種追求以一定的空間與支持,尤其是在減負之后,絕不應該再犯當年三點半的老錯誤,把學生與家長推給社會,把這種需求推給市場。

需要承認,在這種更高教育追求中,一些家長更重視的是文化課成績本身,是對名校的追求。理論上,這種追求是錯誤的,但這并非完全是家長的錯,因為我們的教育評價與社會評價如此,核心是需要改變,改進我們的教育評價,社會評價,而不是簡單否定,否定這種教育追求背后積極的奮斗精神,自強不息。

張桂梅校長就是一例。作為優(yōu)秀黨員代表,她在黨的100周年紀念大會上代表發(fā)言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曾懊惱地說,今年學校高考成績不理想,本來希望以好的成績向黨的100年獻禮,而她最大的教育目標,就是培養(yǎng)出一個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

在學校日常教學管理上,她的模式就是“汗水+時間”,超常的付出,嚴格的管理,磨礪。對于很多批評,張桂梅說:“農(nóng)村的孩子基礎不如人家,條件不如人家,唯一優(yōu)勢是吃苦耐勞,如果這點都丟了,你拿什么和別人拼?你拿什么打破那層層阻礙你成長的堅冰?”

934c1775e0c9d830a145ccb1f0a0630b.jpg

我相信,大家尊敬和欣賞的,不是支持她追求分數(shù),而是這種追求背后自強不息的精神。

同時,我們需要有充分的認知。文化傳統(tǒng)的影響是深遠的,并非一個簡單的教育觀念與教育制度問題。在美國、英國等地的唐人街,到處都是培訓班,內(nèi)容也多以升學考試為主。2019年學而思在硅谷開辦了分校,核心業(yè)務就是小學奧數(shù)培訓,新東方則早在多年前就在華人聚集的多倫多開設了分校。

對學習,對文化課成績的追求,幾乎彌漫所有儒家文化圈,背后是一個文化問題,無關招生制度,教育與教育理念正確與否,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扭轉(zhuǎn)和解決的。固然,我們要反對這種教育功利追求,但絕不能因此就簡單否定和反對這背后刻苦努力,自強不息的精神。

但爭議焦點,也在于此。

這兩起事件最后都以舉報的家長暫時勝出而告終,但也激起了激烈的沖突,尤其是一部分“努力”的家長對學校教育甚至雙減政策的質(zhì)疑與懷疑。

如何實事求是地處理好這些沖突,尤其是部分有較高教育追求的家長與學生的合理需求,在校園里最大程度解決這些教育需求,至少留下足夠的空間,對于穩(wěn)定推進雙減政策有著積極而重大的意義。

減負,是減去多余的負擔,而不是沒有負擔;負擔也是一種心理感受,喜歡的,就不是負擔。同時,公平絕不是追求結(jié)果一樣,而是機會公平,更不能鼓勵躺平,齊步走,我們還是需要鼓勵奮斗的。

我們需要旗幟鮮明地反對一些家長對分數(shù)的過度追求,堅決反對舉辦實驗班,但也不能否認,的確存在少數(shù)家長,自己不努力,也不想讓別人努力,把公平當成躺平,借雙減政策,無限放大,把分層教學污名化為開辦實驗班,把給一些有更高教育追求的學生提供的空間與機會,攻擊為追求升學率,通過似是而非的舉報,達到自己的目的:齊步走,誰也別想超過我。

如果向這種做法輕率地妥協(xié),最后不僅影響雙減的真正落實,把學生與家長再次推出校園,也是對自強不息,努力奮斗的優(yōu)秀傳統(tǒng)的遏制甚至打擊,形成不良的示范效應。

站著說話不腰疼!理論上能分清的,在實際的管理中往往是復雜的。對立的雙方,往往會把自己完美化,把對方妖魔化,甚至簡單化為素質(zhì)教育與應試教育觀念的對立。但顯然并非完全如此!

面對這種激烈對立的雙方與訴求,一方面需要科學的分析研判,哪些是需要否定的,哪些是要充分支持和保障的,不能一刀切。在這個矛盾的處理中,更需要學校與教育部門以及其他政府部門有足夠的擔當,在一些錯誤或者不實的舉報與纏訪面前,不和稀泥,在學校里最大程度滿足不同的教育需求,這才是真正為雙減保駕護航。

本文轉(zhuǎn)載自微信公眾號“陳志文觀察”(ID:chenzw_edu),作者陳志文。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芥末堆立場,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原作者。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陳志文觀察;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陳志文觀察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我躺平了,你也不能超過我?還是素質(zhì)教育和應試教育的沖突?分享二維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