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芥末堆GET2015教育科技大會以后,吃貨老師會了很多的朋友,看了許多,聽了許多,聊了許多,思路才漸漸明晰起來,終于敢提著腦袋,打起精神,來噴一噴在線教育的偽需求。
教育行業(yè)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行業(yè),立國之本,樹大根深,枝繁葉茂。所以挾著互聯網爆發(fā)之勢而來的在線教育若要是自以為能隨意地進入,攪局和顛覆,應該是在認識上出了問題——因為只要你不能切入現實教與學的場景,在這個盤根錯節(jié)的環(huán)境里你就不可能駐留、生根。尤其是K12教育階段,學生本就已經疲于奔命,負重不堪。如果在線教育者們也沒有很好地解構教學過程,只看了一些表面現象,找不到學生,家長、老師或者政府在當下的需求,那么我們的實踐多半就會是“自娛自樂、過眼云煙”。
所以,在線教育針對的需求必須客觀存在,在介入教學的過程中,不需要持續(xù)的燒錢來培養(yǎng)用戶習慣,只有這樣的產品與服務才能夠為用戶帶來滿足感,也才能夠為企業(yè)帶來源源不斷的收益,具有真正的實用價值與商業(yè)價值。
認清偽需求的真面目
先說說什么是“偽需求”。首先,偽需求并不等同于假貨,它并非是虛假的需求或者不真實的需求。合理地講,在線教育實踐過程中涉及的偽需求是一種未經打磨或者打磨不徹底的表面需求,或者說是建立在開發(fā)者自己不充分探索基礎上而得出的想像。從表現形式上看,就是開發(fā)者自認為非常有用但最終市場反饋并不好的需求。并非是這個需求不存在,而是開發(fā)者對這個需求的認識與解構不充分,所以,有的偽需求打磨到了一定程度,也是可能成為真需求的。
在經濟學的定義中,需求又叫需求量,是在一定的時期,在一個既定的價格水平下,消費者愿意并且能夠購買的商品數量。
我們從這個定義中找到了需求的三個關鍵詞:一定時期 、愿意、購買,三者缺一不可。因此從學術的觀點上來說,不符合這三個條件的需求就有可能是偽需求。
一定時期
這個概念就是指產品與服務的落地要生逢其時,不能太超前,更不能太落后,如同我們所說的天時、地利、人和中的天時。拿我們做飯來比喻,火候太猛了飯會糊,火候不足飯則會夾生一樣,掌握火候是成敗的關鍵。 比如說電子字典在九十年代末就是一個生逢其時的產品,快速發(fā)展,如日中天。但短短的十幾年,到了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它的使命就已經從一個單一的核心產品變成了手機里的一個附庸,現在的電子字典,價格再低又有幾人還會購買?因此,當下談原來的電子字典形式就幾乎是偽需求。
愿意
這里講的愿意,是指消費者有使用意向,他有這個客觀需要去使用你提供的產品與服務。這個需要一方面是消費者自己內在的心理期望,另一方面是受迫于環(huán)境或者他人外在的力量推動。比如說玩游戲,快點寫完作業(yè)就是不少孩子們的心愿,而必須寫多少作業(yè),必須在多長時間內完成就是老師或者家長的推動,也是孩子在督促下不得不完成的一項任務,家長愿意為稀缺的資源,為專業(yè)化的服務付費也代表著一種愿意。沒有激發(fā)用戶主觀愿意的需求也基本上是偽需求。
購買
任何沒有直接或者間接與銷售價格相掛勾而去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或服務,都是難以持久的。由于在需求可以被確定的情況下,需求量的大小也通常會隨著價格的降低而增大,所以降價搶用戶是很多商家的必選戰(zhàn)術。但在這一點上,傳統(tǒng)教育行業(yè)截然不同,幾乎不走免費之路,也很少走低價路線,他們更狠的地方是先把高額的錢收進來再讓用戶慢慢消化。可另一方面,互聯網企業(yè)與他們是截然相反,獨辟蹊徑,通常走的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路子。以免費的方式在基本使用功能上達到用戶最大化,然后再利用其他的項目介入使得核心用戶在相關的個性化服務中付費從而獲得增值收益。從經濟學的角度上來說,互聯網企業(yè)的模式更符合經濟規(guī)律,所以他們更有可能搶到最多的用戶,也有著更強的競爭優(yōu)勢。
噴噴我們可能碰到的偽需求
前段時間有朋友說:“你寫這篇文章是要得罪人的,好好做你的生意,別惹事?!钡灿信笥颜f:“應該寫一寫,讓大家能更有激情參與與討論,去偽存真,于人有利,于己也清晰?!蔽蚁?,教育行業(yè)的人畢竟是讀書人,讀書人嘛還是要面子的,還是得講理的,還是得聽得進別人的意見的。所以,不管今天說得有理還是無趣,大家看后也可以各抒己見,也符合我想“一石激起千層浪”的初衷。
第一、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
有人說你竟敢把人人通放到第一個來聊?找死?。孔鰹榻腥?,膽肥嘴大,說說錯話也就當拋磚引玉,何樂而不為?不過一番胡說之后很可能會遭到各方紛至沓來的批判,對這個結果我還是有心理準備的。翻來覆去,我想想還是得把人人通放到偽需求的第一位來提提。也算是對一位老友的回應:——“要說偽需求,有種你就聊聊人人通”。
我們?yōu)槭裁葱枰W絡學習空間人人通?這個詞在基本定義里是這樣說的:“網絡學習空間首先應該是以提高教師素質、提高教學質量為目的,以教師、學生、家長為服務對象的一個網絡化的社交平臺,為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學和教研活動、為教師和學生、學生家長的網絡互動提供支撐”。我們的官話就是厲害,目的說的冠冕堂皇,四方周正,布局嚴密,水泄不通。但我們不禁還是要問一下:我們是不是缺少以教師、學生、家長為服務對象的網絡化社交平臺呢?不缺!不但不缺,我們已經熟練地在諸多QQ、微信以及各種家校溝通平臺上開展了應用。在有那么多免費專業(yè)平臺的服務下,我們究竟還有多少個理由需要自己投入去建設?另外,教師在網絡上開展教學活動,這么多年來,至今在K12階段也沒有一個能拿得出手進行全國推廣的案例。至于教研活動,也是生搬硬套,泛善可陳,在網絡條件早已具備,教師信息化素養(yǎng)已經基本普及的今天,又有幾個教師不是在政策的威逼下開展起來網絡教研的呢?再進一步說,這種威逼能持久嗎?如果要威逼,就說明在教育口的真實需求里,這種教研的需求得不到老師們的響應,它就有可能是偽需求。
網絡學習空間人人通之所以是一個偽需求,并不是這個需求的描述不合理,而是這個需求的打磨不徹底,尤其在K12階段存在著很多漏洞與缺陷。作為學習空間,能讓學生開展高效學習的功能與內容并不夠多,即使有,但比傳統(tǒng)方式下更加便捷、高效的學習策略與手段也不足。大家調查一下就可以發(fā)現,當前K12階段在線教育進展最難的地方,是家長與老師視網絡為洪水猛獸,特別是到了初高中階段,在家長會上幾乎很少老師不提及要家長配合控制好孩子對網絡的接觸。
吃貨老師有一個“搬家理論”,我們?yōu)槭裁匆峒??是因為我們想居住的面積更大,我們想居住的地段更方便,我們想居住的環(huán)境更優(yōu)越,我們更想的是推開窗門,面朝大海,春曖花開——如果不是這樣,我們一定不會選擇搬家。因為搬家一定是一件很辛苦的事,一定是一件勞命傷神的事,一定是一個要花費巨大成本的事。所以我們不要怪老師們、家長們的觀念落后,是因為我們沒有找到讓他們把傳統(tǒng)學習搬到互聯網上來的必然理由,在他們的思維里,通過網絡學習的各種學習成本巨大,但學習收效難測,這才是人人通幾年以來發(fā)展現狀不佳的最主要原因。
人人通從戰(zhàn)略的角度上來說是沒有錯的,但是,無論是公共教育服務平臺也好,網絡學習空間也罷,為什么學生要利用網絡上開展學?為什么教師要利用網絡開展教?這個問題如果沒有一個系統(tǒng)性的解決,而一味地以為:進入信息社會了,我們的教與學方式就得發(fā)生相應的變革,那就是在開國際玩笑了。就像《皇帝的新裝》里說的那個故事一樣,其實那大爺什么都沒穿,但大家竟都不敢明說,一味地在旁邊看著笑話。
就著人人通,我們順帶再說一下公共教育服務平臺,現在各級教育部門都在打造公共教育服務平臺。有不少地方也進行了大量的投入,但投入以后如何呢?反正我看到不少投入成百萬上千萬銀子的平臺沒發(fā)揮什么作用,除了開發(fā)者自己登錄,那么多省市級公共教育服務“大”平臺很少人問津,但可都是納稅人的血汗錢吶!省出來給有需要的窮孩子們多買點裝備不好嗎?我最近與一位為教育部門建平臺的朋友討論他們?yōu)橹T多地方建的平臺,他說:“反正政府愿意給錢,我干嘛不賺呢?據調查確實也沒有什么亮點的應用,但需求是他們的提的,我按要求完成就行。”講到這,他發(fā)現好現這樣說也不好,又補充說:“不過還是有少量一些老師上來進行網絡賽課與評課的?!?/p>
另外,企業(yè)高調免費為政府搭建所謂公共教育服務平臺而提供服務,也是典型的偽需求,拋開剛才提及的諸多不合理之處,您不收費以為是解救了勞苦大眾嗎?人家教育部門本來就是不缺錢,本來就有這類型的專項經費,本來就是要以此來打造一點政績,您老人家還說你要免費提供?您動了人家奶酪還以為人家會感謝你?真是笑話!嘀嘀打車是滿足了商家找客戶與客戶找車的雙重需求,您老人家滿足了什么需求?
有一次和一位教育局領導在談心時,他說,我們要建設公共教育服務平臺,你給我提點建議,我說:“對于教育局來說,本來就不缺平臺,因為你能準確地知道所有的老師,所有的學生,所有的家長,如果沒有強的新應用,你需要平臺干嘛?你有了平臺 ,就得要求各級企業(yè)把優(yōu)秀應用非得接到你的平臺上來,各種用戶對接,收費對接都會因為你的平臺而大受限制,從而影響本來設計的學習體驗。我認為現在教育部門需要的是開放的心態(tài),把各種可能的優(yōu)秀應用都放進來,讓他們在各自原生的平臺上施展才華,從而有利于你找到各種優(yōu)秀的產品與服務模式,為未來的綜合應用與統(tǒng)一管理探明方向。
綜述:在當前的形勢下,人人通看上去像平臺戰(zhàn)略,像大而全,像軍閥割據,設計時過多的權力設置不利于在線教育初期的應用與普及,不符合當前的教與學實踐,不能自覺調動用戶的參與積極性,盜用大興區(qū)教育信息中心李勇老師的話來說:“教育信息化不能干‘寬度一公里,深度一厘米’的事”。所以說,如此地不完善,如此地不能深入教學過程,用戶當然不愿意用,因此,當前情形下所謂的人人通,完全符合偽需求的條件。作者認為,只有以開放的心態(tài)讓各種在線教育產品與服務在實踐中深入教學之后,人人通也許才能找到自己真正的位置,記住,我說的是也許。
第二、電子書包
按百度上的定義,電子書包即利用信息化設備進行教學的便攜式終端,國內外均有對該類設備的教育功能進行研究。近幾年來,國內不少地區(qū)都開展了試點,但若干年來卻仍然一直處于實驗階段,雖然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過一些亮點,但瑕疵太多,以至于幾年來的起色一直不大。
電子書包為什么要拿出來作為偽需求的代表來評說?是因為它屬于典型的需求不明晰,并非以教育需求為導向,純粹是產業(yè)推動的結果。在這一過程中,教育有時甚至淪為了產業(yè)的附庸。不可思議的是竟然有不同的部委,不同的專家,不同的企業(yè)聯合起來,起草了不只一個的所謂電子書包標準,信誓旦旦地要對在線教育行業(yè)進行規(guī)范——連應用也沒有想完整就想推標準?倒底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呢?想想清楚再說吧。
吃貨老師自己也是電子書包的踐行者之一,跑了很多地方,做了很多傻事,看到了很多現象,雖然無怨無悔,但仍然心有余悸。我對電子書包的評價就是:一直在試點,從未被超越。為什么呢?
一方面,就其成效而言,其效果常常難以界定,學習的效果本來就是多種歸因所促成,你說成效歸功于電子書包,老師當然不太高興,所以兩者有時候還會打架。
另一方面,應用成本也讓人心里打鼓,一是害怕學生上網不可控制,于是乎在網上加了諸多的控制軟件,有時這些軟件都對正常的教學開展增加了難度,二是只能讓學生在課堂上用,不讓學生帶回家,原因是怕有人搶,從而給學生帶來安全問題,但沒想到用于開展自主學習才是數字化學習的真諦;
三是要動員學生家長購買,或者申請政府財政支持,要在學校里安裝網絡、配上各種充電設備,要為這個資產增加諸多管理成本。從“搬家理論”的角度來看,樓層高,沒電梯,屬于搬家困難型!
為了所謂的電子書包,國內的一些教材出版機構也是群雄并起,逐鹿中原。因為有了電子書包,所以就應該有數字化教材,所以電子書包這個概念不是教育部先提出來的,而是新聞出版總署先提出來的。一時間,教材數字化甚囂塵上,國內幾大教材出版機構紛紛出手,大有拿下這一高地從而取得君臨天下之勢,然而,颶風過后,一地雞毛,估計他們現在要么已經清醒地收拾著行裝,要么還在蓄勢做著最后奮力的一搏。
大家都在說要學騰訊,要學阿里巴巴,都要做學框天下的大平臺,殊不知騰訊當年就是一個功能:在線聊天,阿里巴巴也是一個功能:找到商品。禪學里有這么一句:“菩薩畏因,凡夫畏果”。當我們都害怕自己不能成為平臺的時候,當我們都夢想像騰訊,阿里巴巴一樣的功能社區(qū)的時候,我們不經意成了凡夫,我們忘了我們的初衷,我們忘了為什么我們要開展電子書包,忘了我們?yōu)槭裁匆_展數字化學習,忘了我們?yōu)槭裁匆鋵嵒ヂ摼W+戰(zhàn)略。我們只在追求那個表現,只在追求那個看起來美好的東西,只在追求,忘了思考。
綜述:在互聯網高速發(fā)展的今天,各種電子設備與網絡條件早就不是什么障礙,老師與學生的信息化素養(yǎng)也早就可以應對各種新的應用,但在教育里之所以有效的應用不多,是因為我們太追求大而全,忘了初衷,丟了方向,應該是一個個微小的應用在教育的土壤里綻放,而不是我們不分由來,不顧好壞地去改造土壤,所以電子書包從目前的角度來看,并沒有真正符合教與學的需求,屬于標準的產業(yè)推動型偽需求。
第三、在線的信息化作業(yè)
在線作業(yè)是近年來的網絡教育新寵,已經有諸多同行獲得了不菲的風投資金,也是吃貨老師自己十年來所從事的“偉大事業(yè)”。在線作業(yè)是基于能對用戶開展有效可行的數據統(tǒng)計分析基礎上從而進行個性化教學而推理出來的需求,吃貨老師更進一步,以“自適應作業(yè)”的旗幟在業(yè)內奮力打拼,這個需求的理念聽起來很高大上,也很合理,消除題海戰(zhàn)術,追求因材施練,使得學生練得更少,考得更好。
說得好聽是一回事,做得好看是另一回事。現實情況是你究竟能不能替代傳統(tǒng)作業(yè)?回答是:“不能”。為什么呢?
第一,你必須要有計算機與網絡設備的支持,在十年前特別困難,但在現在也并非能輕易解決;
第二,作業(yè)并不能完全在線,因為你適合練習的題只是一些標準化的題,對于計算題,應用題,證明題,作圖題等你的解決方案就很蒼白,學生老師面對你的應用也很無奈,也就是說你是一個半拉子應用,縱然有一些亮點,但你仍是一個半吊子!
第三,還有之前所述及的諸多應用環(huán)境上的困境讓老師家長望而卻步。所以,做不了主力,你就只能退而求其次當替身,這時候你才發(fā)現主力的身體是那么的出色,那么的堅挺,那么的持久,這時候你才發(fā)現你這個替身根本無用武之地,也就是說,你哪怕當個替身也不易,你就是個擺設。
要把作業(yè)進行搬家必須要有兩個能力: 一是在線的作業(yè)操作必須比傳統(tǒng)環(huán)境下更便捷,二是你網絡資源必須比傳統(tǒng)資源更能打動老師,在當前來看,這兩點幾乎成為兩道無法逾越的鴻溝。至于讓老師在網絡上批改從而得出數據統(tǒng)計之流,也是偽需求,因為除了教研員對階段性考試的數據統(tǒng)計有強烈需求之外,任課老師的需求并不強烈,他們通常不太愿意為了這個他們不一定看得上眼的數據而改變自己,麻煩自己。至于什么作業(yè)零批改等話題,就更是可笑,完全不顧教育的本質,這里也就不再贅述了
綜述 :在線作業(yè),從軟硬件條件上來看,還不是現在的事,不符合“一定時期”的要求,老師也不敢拿來替換紙面作業(yè),說明不符合“愿意”,所以,要他們“購買”更是難上加難,沒想到自己多年的經營竟是標準的偽需求!——在給了自己一個響亮的耳光的同時,把自己打醒了。在線作業(yè)要成為真正的需求,要有相當長的路要走,一是在線的配置內容,二是在線的輸入能力,三是在線的批改與統(tǒng)計,這三者解決了,在線作業(yè)才有可能成為貨真價實的強需求。
第四,微課及各種名師視頻
打擊完自己還沒完,還要打擊我的一眾好友,再來談談K12階段微課資源或者名師視頻!
在當前傳統(tǒng)模式下,K12階段的微課及名師視頻幾乎都是偽需求?。ㄎ沂遣皇怯值米锪艘淮髱腿??)
K12階段的教學與成人階段的教學有著極大的差異,一是成人的學習通常都是一種主動式的學習,二是成人教育中的生師比通常都非常高,老師成為絕對的稀缺資源,所以,成人教育中的不少視頻通常都是有著強烈需求的!
那為什么吃貨老師說K12階段的微課及名師視頻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幾乎都是偽需求呢?
第一,在傳統(tǒng)課堂教學模式下,我們要問學生有沒有時間看這些微課與視頻呢?沒有!學生回家以后的大部分時間都在作業(yè)里,做完作業(yè)幾乎已經是筋疲力盡,他們用什么時間看?還有的人要問,那為什么我們不能改變這一現狀?您問得很好,別問我,因為很多人一直在問,但現狀也一直沒變,也許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第二,我們要問,學生究竟能不能知道他們要看什么?不知道!因為如果他們知道了他們要看什么,說明他們已經基本掌握了,這些問題,看書也能解決何必要看什么視頻?所以,得出的結論是:他們不用看!如果學生們上課都沒搞懂,下課他們就更不可能清楚要看什么才能搞懂,所得出的結論是:他們不會看!
第三,老師的作用就是要讓學生知道理解,融會貫通,老師沒能力,而讓資源去解決問題或者老師講的和視頻有差距,那是老師的失職,所得出的結論是:老師不讓看!——“你們只要在課堂跟好我這45分鐘就不會有大問題?!崩蠋煶3_@樣說的!
教育部推行的“一師一優(yōu)課,一課一名師”所能滿足的也是偽需求。一師一優(yōu)課這肯定沒問題,但一課一名師就是八股文了,就是在湊字數般地與前一句玩對應,一課一名師?我們不想要教學上的百花齊放?我們不想有教學中的百家爭鳴?一師一優(yōu)課,各地投入了一大把,可評出來的好課與我們原來教研中評出來的好課有差別嗎?有的優(yōu)秀老師說,在對面沒有學生的情況下講這個微課,我特別郁悶,怎么都覺得不如實際的課堂感覺好,這才是現狀!
近年來的翻轉課堂模式講座與實踐進行得如火如荼,我本人是挺喜歡這個模式的,因為這種模式真的能讓學生從學習的奴隸變?yōu)閷W習的主人,能使得課堂更有意義與效率。但從偽需求的定義角度來看,他也沒能成為老師們的愿意,大多是校長高壓下的結果,或者是個別老師追求新鮮的一種教學嘗試。所以,在一定時期內,翻轉課堂也是一種偽需求,能不能成功翻轉,估計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并不可能以某幾個的學校的所謂成功而證明其成功。
名師視頻從十幾年前就開始實踐一直延伸到今天,我們有沒有記得哪一個是成功的?
綜述:視頻并非沒有需求,而是視頻的應用模式并沒有能夠得到有效地建構,沒有一個視頻應用的閉環(huán)。另外,閱讀的能力是一個大能力培養(yǎng),我們的考試都會在紙面上,太多的屏幕功夫都是對未來空中樓閣的期許。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一個主戰(zhàn)場,這個戰(zhàn)場里的主要功能是師生互動,這時的微課與視頻有多大的意義?課后學生學習的主戰(zhàn)場是作業(yè),在這個環(huán)節(jié)里,微課與視頻又會有多大的功效?所以,微課與視頻只可能是一種微小的補充,不是一種普遍的應用,其偽需求的特性也就昭然若揭。找到應用場景是視頻產生的首選任務,而且不能牽強,除此之外,都不重要。
第五、拍題神器
拍題神器是2015年最火的在線教育應用,發(fā)展人數之多,競爭商家之猛,有目共睹。雖然屢有刷用戶造假的曝光發(fā)布,但不容置疑的是,這個功能真的非常符合用戶愿意用的原則,以至于用戶間的擴散真的非常快,打到了學生的痛點,與互聯網的病毒式傳播也相當契合。一時間,你融一筆我融一筆,籌錢能力之強令其他商家艷羨不已。然而,到了2015年底,他們突然開始調轉方向,往體制內學校應用、線上答疑以及在線輔導殺將過來。
為什么說這是一個偽需求呢?因為針對這個需求主體在付費設計方面遇到了巨大的問題。
首先,我們來看付費語音,其說法是如果學生看不懂解題過程可以聽語音?我的天!看不懂能聽得懂?這產品經理是怎么想的?
其次,我們來看視頻解題,據我們調查,這個看視頻的轉化率本來就不高,但要把它做好卻并不是很容易,學生不懂的最直接需求就是看到答案,看不懂的到底要不要看視頻?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做過這個調查?
第三,看不懂,愿意來付費聽懂的人又會有多少?學生之所以用拍題神器的原因是因為不會,但其搞不到答案的結果是想辦法等別人想好了再說,而不是自己想辦法搞懂,因為他們根本沒有搞懂的時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沒有時間!重要的事要說三遍!
再進一步,這個需求只是單方面地滿足了學生的需求,但對于控制學生學習時間的老師,對于控制學生學習資金的家長,這個功能迅速淪為抄作業(yè)的工具,成為他們口誅筆伐的對象。君不見好幾個省已經在紅頭文件對這類應用進行了封殺?君又不見江蘇城市頻道專門做了家長的調查與討論,97%的家長反對這項應用?老師在平時的工作中,連參考書后面的參考答案都要剪下來,你說你把那么詳細的過程給學生他能不反感嗎?教育行業(yè)不同于互聯網行業(yè),互聯網行業(yè)眼里的用戶就是一盤散砂,每一個各自為陣,為自己做主。但教育行業(yè),尤其是K12階段的教育行業(yè),其用戶是一個有組織的群體,是由“教師-家長-學生”共同交織在一起的一個共生體,學生沒有主動權,任何單獨想從學生這一點進行突破的企圖,就很有可能是白白辛苦打造了一個偽需求,就很有可能最終陷于不能自拔的泥淖。
綜述:找答案的功能在之前的教輔圖書中就有那么一類,專門針對各種教材的課后練習出解析答案,一度賣得挺火,拍題神器這一互聯網的免費應用把這一類的圖書市場基本打死了,但在發(fā)展了大量用戶的同時,不轉入輔導與答疑收費肯定是死路一條,但轉入以后,針對的用戶群以及用戶群的心理需求變了,你還能不能適應?這才是金剛鉆!至于以拍題神器進入公立校市場的活動,我實在是佩服之余又擔心會不會難以為繼。大家努力吧!現在先定一下你們是偽需求,別生氣哦。
第六、O2O教育平臺
近一年來,O2O成為了最火熱的話題,而教育O2O融資的高歌猛進也使之成為了在線教育中最熱門的話題。GET大會上眾位大咖的交流與報告影響下,我研讀了很多人對這個板塊的判斷,受益良多,啟發(fā)不少??蔀槭裁次乙堰@項應用也列入偽需求的范疇呢?難倒說那么多風險投資人的眼睛不夠明亮嗎?難倒說那么多年從事在線教育行業(yè)的資深人士研究不夠透嗎?聽吃貨老師給你慢慢道來。
吃貨老師有一大幫做線下各種實習的朋友,有的甚至處于全國的前列,但教育O2O平臺的出現,讓大家都感覺到了一股寒意。顯而易見,在一對一補習這個行當里,培訓新的老師及爭搶老師資源是一項長期而又苦逼的工作,教育O2O平臺的出現,一下子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又加之滴滴打車的模式,讓眾多人衍生出了所謂“滴滴打老師”的夢想。一對一的“黎叔”們一下子覺得:隊伍不好帶了!經過一段瘋狂之后,別人得了不少好處,自己隊伍卻是死的死,傷的傷,好幾家都斷了頓,連地主家也沒有余糧了,粥場不開了,人氣也就下去了。當然也不乏大財主,還能頓頓有肉,但是也不能看著糧食一天天減少吧?
任何新的優(yōu)秀應用,都在針對用戶的切身需求與切實感受上下足功夫。和拍題神器只考慮學生感受一樣,當前的O2O教育平臺只是單方面地考慮了一部分普通老師的感受。因為,好的老師從來不缺學生!而家長想找到一個合適的老師,更經常的辦法是問同事,同學家長或者親戚,并不一定需要什么平臺。與滴滴打車的車找用戶與用戶找車有著天攘之別。所以有的O2O教育平臺已經開始做線下培訓的工作了。但這時候我發(fā)現又產生了一個大問題,那就是你原來的承諾可能成為你新進的負擔,你也要做線下培訓,你還敢不敢再重新降低老師的收入?打了一圈,你是不是又將重回線下培訓的老路?但這時候你的環(huán)境更加兇險,更加殘酷,更加前路茫茫。你現在是滴滴打老師把老師搶走了,將來誰再來一個滴滴打學生家長,您是不是會竹籃打水一場空了呢?
綜述:說白了,O2O教育平臺的路最為兇險,也最為艱辛。其實我理想中的O2O教育平臺不是這個樣子的,它只是通過對教育教學過程的解構,找到開展信息化的落腳點,以教育過程大數據為核心,把線下的師生交流,家校溝通進行得更徹底,開展得更有效的一助輔助手段。所以,O2O教育平臺的“滴滴打老師”模式是一種解構不完全的模式套用,并沒有在用戶根本需求上解決問題,這就是偽需求!
一個原則與一把量尺
在線教育應用要想獲得長足的發(fā)展,消除偽需求。最好先滿足以下特點:使用頻次高,可持續(xù)性強,需求旺盛,傳統(tǒng)方式達到困難。只有在這樣的條件下,才有可能在切入時快速融入教學活動,屬于雪中送炭。有了這樣的生長點,才有希望逐漸長大并在此基礎上把用戶的其他習慣也慢慢地,有機地遷移過來,從而在教育領域實現充分滲透。因此,我們給出了一個原則與一把量尺,可以更加方便地幫助我們判斷在線教育應用是否能繞開偽需求的雷區(qū)。
一個原則
這一個原則就是簡單、粗暴、有效。這個原則是互聯網游戲行業(yè)發(fā)展以后提到的最多的原則,今天我們來看對于互聯網教育來說也是非常地適用。從字面意思所說的,就是在應用設計上,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暴力地解決彼此的矛盾。正所謂“狹路相逢勇者勝”。也就是簡單直接的方式,粗暴武力的形式,取得最直接的效果。
對于教育行業(yè)來說,教與學本來就是一種復雜的心理活動,本來就已經成熟定型,本來就把時間已經擠得不能再擠。如果新的應用插進來,并想覆蓋到方方面面,那么在應用中用戶所碰到的阻力一定也是多方面的,因此用戶對你的應用的報怨也可能是多方面的,新應用的這種設計就會給自己設制了一大堆的困難。就不簡單,因此,在線教育應用就必須很好地解構現有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從其間找到在線教育應用的合理切入點。這時,在線教育應用一定是像針灸的針那么簡單,就是那么一根,就是找到穴道那么一針下去,直接給用戶帶來瞬間的酸麻,這個過程就叫做簡單、粗暴,而針灸過的效果也一定給用戶帶來愉悅,這個結果就叫做有效。我給這類在線教育應用定了一個基調供大家參考:微應用、強需求、大數據。
一把量尺
這一把量尺就是我們要在三個指標上對我們的進入成本進行考量:經濟成本、時間成本以及機會成本。
經濟成本——是用戶進入應用時的花費,這就是經濟成本,也就是用戶開展你的在線教育應用所花的錢會是多少?這個成本越低,無庸置疑你發(fā)展用戶的能力也一定越強。當然,在家長為學生花錢的調查中,經濟成本始終不會是太大的障礙。
時間成本——是用戶開展應用時的耗時,由于用戶在教與學的過程中都已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因此他們很難有系統(tǒng)的大塊時間開展新進入的應用,尤其是新應用的效果還無法明確的情況下。所以,時間成本越小,用戶可以利用的碎片化時間越多,你的新應用成功的希望也就越大。
機會成本——是用戶替換現有應用的可能性,在用戶時間大量被擠占的情況下,一個新應用的插入必須帶來一些舊應用的擠出,替換的成本越高,成功的機率也就越小。
如果三個條件您都是能優(yōu)化進入的,您就拿到了打開線教育應用大門的金鑰匙。
舉一個例子,大家都認為英文學習中,口語與聽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但在以前的傳統(tǒng)條件下,老師必須一個一個地聽才能比較準確地發(fā)現與糾正學生的不足,但老師不可能有這樣的時間進行這么大運動量的工作,不少學生往往是以濫竽充數的方式完成了K12階段的英語學習。在線英語口語聽力測評,就符合簡單粗暴有效的特征,很大程度上解決了老師的難題,老師可以足不出戶地了解學生聽說的質與量,可以很方便地看到多種形式的評價,可以很好地在課上針對這些數據開展針對性的教學,并且以科大訊飛、馳聲科技,口語100等公司為代表的企業(yè)已經把產品打造得越來越成熟,使得在互聯網時代,利用“互聯網+教育”實現對傳統(tǒng)教育的“彎道超車”有了最響亮的回答。從三個成本上看,這類產品也是符合量尺的優(yōu)秀應用要求,能夠在三個成本上為用戶帶來愉悅。
結束語
在線教育應用中偽需求必然大量存在,所以我們現在都在努力地探索著正確的方向。時間一方面是驗證偽需求的試紙,另一方面也是偽需求向強需求過渡的磨刀石。您今天被吃貨老師評為偽需求并不要緊,因為吃貨老師就是個吃貨,他說的并不能代表真理與判決。但如果您聽了吃貨老師的話卻不自省,也不自查與自糾,真正到了拉清單的那天,可就真的不好玩了。今天只是例舉了吃貨老師認為的部分偽需求,希望能引起您的警惕,也希望能看到您的脫胎換骨。讓我們共同在冬至,在一年最黑暗的日子里,通過我們的努力,去迎接在線教育明媚的春天。
吃貨老師
2015年12月22日(冬至日)于金陵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有價值的內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