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末堆芥末堆

我理解現(xiàn)在的知乎,但我不再是黏性用戶

作者:石燦 發(fā)布時間:

我理解現(xiàn)在的知乎,但我不再是黏性用戶

作者:石燦 發(fā)布時間:

摘要:擁有互聯(lián)網(wǎng)話語權的年輕人,和現(xiàn)實世界擁有話語權的人,并不完全重合。

image2.jpeg

知乎現(xiàn)在很難再與世界分享知識了,頂多是分享經(jīng)驗故事和個人見解,至于有沒有用,就是另一回事兒了。

人們對知乎的情感越來越復雜,喜歡中透露著煩躁,煩躁中參雜著懷念,懷念中充滿著惋惜。

“瀏覽每篇文章就不自主地關注評論,有時候恍惚間覺得:‘知乎,你變了?!贝题绲氖茉L者“啊呀.澤澤稱奇”說。

是的,知乎變了,知乎正處于用戶結構大轉(zhuǎn)型時期,冗雜的信息變多了,各種邀請頻繁了,用下沉了,原有的精英化標簽褪色了,有人已經(jīng)開始懷念以前的知乎了。

我懷念知乎,更懷念當年的自己

image1.jpeg

我接觸知乎說來挺巧的。

約2013年那會兒混跡天涯,偶然在一個帖子里看見有人說要離開天涯轉(zhuǎn)戰(zhàn)“知乎”,我就跟著去了。那時候的知乎很簡陋,讓人摸不著頭腦,看了看就關了。

后來在kindle上發(fā)現(xiàn)有一系列免費的書叫《知乎周刊》,寫的挺好的,一個主題之下有各種有意思的小短篇。

之后又看到有人提及知乎這個詞,突然就把二者聯(lián)系起來了,這些“雜志”原來出自那個網(wǎng)站呀。再一次搜索“知乎”,就徹底進坑了,每天泡在知乎的時間也越來越長。

的確是“無心插柳柳成蔭”。

在充斥著“讀書無用論”的小地方讀高中,對大學的無所謂加上對讀書的疲倦,讓我們信了那一套說法,上課就是悶頭睡,看網(wǎng)文,刷論壇,等下課。

我從沒想過要從知乎中獲得什么,也沒有想過它能給我?guī)硎裁矗菗涿娑鴣淼膯栴}和優(yōu)質(zhì)解答,讓我沉溺。

知乎讓我開始思考,我喜歡什么,我適合什么,我要什么,我怎么做。

我的啟蒙問題(徹底拉我進坑的那一個)是關于圖書館學的,它開啟了我對大學的好奇。

在知乎看了一堆關于大學專業(yè)的問題后,我開始接觸別的類別,在一堂又一堂課上,無止盡地刷著知乎,對外面的世界逐漸有了模糊的概念。

原來真正的世界和從小被灌輸?shù)恼f法不一樣。

高考來了,必須離開,戒掉網(wǎng)癮特別難,但最難的是從原來的環(huán)境中抽身,且強迫自己長時間專注于一個曾經(jīng)抵觸的東西。

image3.jpeg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知乎讓我明白無論未來怎么樣,都得有過得去的高考成績,那是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放棄高考意味著放棄未來很多種可能。路要越走越寬,要拼,要踹開那扇曾親手關上的門。 

束發(fā)之年,人都會發(fā)生大的改變,而我恰好遇上了知乎。

我不看抖音和快手,但以前的朋友都在看,都在拍。知乎教會了我,把更多的時間花在應該做的事情上,時間寶貴,學會取舍。我和以前懵懂的自己不一樣了。

沒有優(yōu)越感,這些軟件做的很棒。但當我能看懂這些產(chǎn)品抓人眼球的內(nèi)在邏輯,對它們也就沒了興趣。

知乎對于現(xiàn)在的我,是一個陌路App,火爆或沉寂都和我沒有關系。

image4.jpeg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那時候還是“小而精”的知乎,而現(xiàn)在是“大而廣”的知乎。水軍越來越多,一個平臺的沒落,他們功不可沒。一篇職業(yè)水軍的自述文章里原話:“現(xiàn)在知乎越來越火,我們手上的知乎賬號就多的是?!?nbsp;

內(nèi)容質(zhì)量直線下降,越來越偏激。我想大概是意圖借助這些平臺引(hu)導(you)網(wǎng)民的人太多了,他們買來的目的明確的文字和最初那些滿懷善意的文字毫無可比性。

聽說知乎這兩年大力采用智能推薦的技術,這挺好。我認為如果一個人拒絕信息繭房,那將會永遠活在房子里。既然攔不住技術的進步,不如學著使用。你還會因為害怕汽車撞路障,而堅持騎馬上街嗎。

現(xiàn)在回過頭去看,曾經(jīng)認真對待過的東西都會懷念吧,更多是懷念那個時候的自己。

喜歡千人千面,不喜歡“同是一個世界”

image5.jpeg

我叫Yulee,26歲的老阿姨,用知乎超過6年。知乎是除了微博以外,我使用時間最長的社交媒體軟件。

2011年,我讀大學的時候微博正熱火朝天,有次在微博上看到了一張長圖,那張圖的內(nèi)容來自知乎,內(nèi)容大概是“什么物品買了能提高生活品質(zhì)?”現(xiàn)在還記得,得票最高的答主激情澎湃地向我們推薦了烤箱。

image6.jpeg

截圖來自知乎

從那個時候開始,我便開始使用知乎。

我剛開始用知乎的時候,周圍還沒有人用,除了上課時間基本都在刷,沉迷于知乎里各行各業(yè)的信息里面,覺得知乎帶給我的知識密度遠超書本,那段時間基本沒動過枕邊書,醒來第一件事是刷知乎,睡前最后一件事也是刷知乎。

現(xiàn)在想起來,還真的是年輕啊,只看到了廣度,幾百幾千字怎么能說到深度,可能連談資都算不上。所以現(xiàn)在對我來說,知乎只是一個非常適合消磨碎片時間的應用程序。

后來幾次備考期間,卸載過知乎,年輕人自制力不強,只能用這么粗暴的方式,來解決不被知乎“鎖”住的可能。

但是每次考完,還是第一時間重新下載,仿佛就是小學時候考一百分媽媽獎勵的巧克力。那個時候覺得知乎的問題質(zhì)量超級高,感覺每個回答都牛逼得不行。

用了六年知乎,我?guī)缀鯖]認真回答過問題,有過幾次回答都是抖機靈??赡苓@也是我現(xiàn)在把知乎當成看段子的平臺的根本原因吧……

知乎這兩年發(fā)展很快,做了知識付費,有了值乎,有了live。跟其他軟件一樣,有熱門,有推薦,逐步走向頭條化。

image7.jpeg

左邊為知乎,右邊為今日頭條

但其實我不喜歡這樣的變化,對知乎用戶來說,大家想要的可能就是千人千面的知識分享,看到更大的世界,而不是熱門推薦的同一個世界。至少我是這樣。

最后說一個與知乎有關的有趣經(jīng)歷。

我是學工科的,畢業(yè)之后并沒有從事相關行業(yè),但是迷之喜歡程序員。

在知乎關注了一個程序員老婆,一開始是各種被撒狗糧,后來發(fā)現(xiàn)她會無償?shù)貫槌绦騿T和喜歡程序員的妹子牽線,在一個群里介紹大家相互認識。

她也基于地域做了很多個小群,女生進群需要通過審核,程序員進群需要做題。雖然最終也沒群里脫單,但認識了好多有趣的妹紙~然后有了現(xiàn)在最喜歡水的群——成都天府小分隊,只約火鍋,不約會。

期待知乎能“浴火重生”,但我不再是黏性用戶

image8.jpeg

直到現(xiàn)在,我還記得非常清楚,高考結束后,發(fā)小來我家,我正在看《武林外傳》,他哼哼唧唧地說:“電視沒意思,不如看知乎,能學到不少?!?/p>

每當他談到理論,總喜歡說“知乎上看到的”,每次提到知乎時,他那小小的得意樣都飛揚起來,拍打在我冰冷的臉上。

image9.jpeg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我心有不服。之后,我也下載了知乎,不過,主要是為了打發(fā)時間,就像我現(xiàn)在強撐著看《夢的解析》一樣。

那里面很多東西對我來說太難了,說來也挺意外,大一那一年(2014年底),用了一年多知乎的我已經(jīng)接近重度用戶級別了,一打開能看近一個小時。因為用習慣了,開始篩選出對自己有用的內(nèi)容,也偶爾發(fā)帖,覺得知乎真好啊。

但進入大二之后,發(fā)現(xiàn)了知乎另一個超級神奇的現(xiàn)象,好像我每天看的內(nèi)容都差不多,內(nèi)心開始有些抵觸。

不會直接影響到我拒絕知乎,我只是用的少了,直到我自己寫的一個談及韓國人和美國人的話題成為轉(zhuǎn)折點。

具體帖子不說了,當時有不少評論讓我頭大。提出反對意見是好事,可是連我文章都沒看懂,先跑來罵我,是幾個意思?花了幾天解釋不清之后,我放棄了解釋。

image10.jpeg

圖片來自網(wǎng)絡

在那之后,瀏覽每篇文章就不自主地關注評論,有時候恍惚間覺得:“知乎,你變了?!?/p>

也就是在大二,我微博粉絲多了不少,也換了新手機,新手機沒有下載知乎,再上知乎就是大四的事了

現(xiàn)在回想大一,可能知乎確實是被神化了?,F(xiàn)在精英還在,只是愛批評的人多了,或者說瞎批評的人多了。我自己也從把它奉為學習神器,到現(xiàn)在只是把它當作娛樂工具來使用了。

我想聊聊人工智能推薦技術。

今日頭條用智能推薦,我覺得挺好,本來它的內(nèi)容定位就是娛樂,就是閑時消遣,但是知乎不是

知乎使用智能推薦后,就像是在課上被發(fā)現(xiàn)聽課走神的優(yōu)等生,走偏了。知乎不夠相信自己的用戶,并非人都喜歡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既然用戶下載了知乎,就不是來看娛樂新聞的,也不是自己往繭房里鉆的。

以前打開知乎,滿屏都是深度文章,現(xiàn)在不少內(nèi)容是“AB臉什么時候會塌”、“哪些明星長大長殘了”、“薛之謙憑什么繼續(xù)火”。

image11.jpeg

截圖來自知乎

又多虧了智能推薦技術,點開一次,給你推三次,再點一次,給你推九次,不一會兒,你的首頁全是娛樂新聞。

現(xiàn)在,我基本上用微博,內(nèi)容和交際都簡單好操作。雖然現(xiàn)在微博的設計師也在作死的路上越走越遠,但是我覺得就內(nèi)容的豐富度和便捷度來看,微博是我比較依賴的SNS。

吐了一堆槽,我還是想說:我理解現(xiàn)在的知乎,期待它能“浴火重生”,但我不再是黏性用戶。

不夠了解我,推送的信息太多

image12.jpeg

四年前,我在一家職場社交產(chǎn)品公司做運營,出于研究的需求,就用微博綁定注冊了知乎。真正使用它去回答問題,也就這半年時間。

我在好幾家知識分享平臺開設了課程做分享,出于分享需求,我會主動去知乎上搜集一些干貨來填充知識庫。

image13.jpeg

截圖來自知乎

從2015年開始,我先后開設了三個大類的課程,分別是互聯(lián)網(wǎng)運營、求職跳槽和個人品牌打造。

從去年開始,我發(fā)現(xiàn)聽我課的很多人,都轉(zhuǎn)到個人互聯(lián)網(wǎng)職業(yè)生涯的話題上去了。我現(xiàn)在在轉(zhuǎn)型,專心做這塊。

正因為轉(zhuǎn)型,我就會刻意在知乎上找一些關于招聘、求職、面試、做簡歷至嘞的問題進行回答,現(xiàn)在大概回答了60多個問題。

我使用知乎的頻率還挺高的,每隔三五個小時都會打開一次,看到點贊或者評論的時候會開心,鬧心的事也有,比如知乎給我推薦各種邀請回答的信息,每打開一次知乎,都會收到4、5條,能勾起我回答欲望的少之又少,十條中也就一條吧。

知乎的人工智能推薦技術并不是那么了解我。知乎里面有按鈕提示,說是點擊后可以少推薦,但實際上并沒有用,該推薦的它還推薦。到頭來我根本不知道怎么處理這些信息,最后就完全不管了。

image14.jpeg

圖片來自微博@稻姑朋友

為此,我還在朋友圈吐槽了一下知乎推送的內(nèi)容不夠精準,核心原因是,像我這種純做互聯(lián)網(wǎng)的,會覺得知乎現(xiàn)在什么亂七八糟的都有,體驗就會比較差。

我分析過,導致知乎變成這樣,和用戶下沉有關。以前是邀請制,知乎是社會精英的集散地,現(xiàn)在知乎目標是三四線城市的青年。精英人群數(shù)量有限,你要想變大,肯定要去開拓三四線城市。

如果你留意,你會發(fā)現(xiàn),知乎上有很多教育培訓機構、租房信息、知識付費課程之類的廣告,他們的目標人群就是三四線青年。

image15.jpeg

圖片來自艾瑞咨詢

他們的付費欲望要比所謂的精英強太多,因為他們?nèi)鄙俑鼮楸憬?、更為高級的方式去獲取社會資源,但是又有成長的欲望,稍微花一點錢,他們是可以接受的。

知乎的用戶量變大了,也逐漸失去了那批精英化人群。因為一個人越牛逼,他越喜歡私密的社交圈,所謂的私董會、中國企業(yè)家俱樂部就屬于那種私密性社交的范疇。像知乎這種半開放型社區(qū),對那部分精英人群的吸引力會越來越小。

現(xiàn)在為什么知乎會被罵呢?罵知乎的人中,多數(shù)擁有文人情結,比較矯情,一旦所謂“l(fā)ow”一點的人進來了,他們就看不下去了,因為和他們沒得聊,沒得說。

我雖然討厭知乎那些繁瑣的信息,但并不是說我不使用知乎了,我還會繼續(xù)使用知乎,知乎是一個很好的知識分享平臺。

知乎本沒錯,錯的是使用知乎的人

image16.jpeg

很久以前就聽說過知乎,但是一直都沒下載,因為感覺……不需要。后來是演員張譯在微博上分享了一篇他在知乎上的文章,當時覺著他寫得還挺有意思的,便有了要下載知乎的想法,不過,因為太懶,這事就放著了。

后來張譯又陸陸續(xù)續(xù)分享了好幾篇他寫的文章,在某一個晚上我就一鼓作氣下載了知乎,把張譯發(fā)的文章都看了一遍,其他人分享的故事也就順帶看了,當時知乎只是我一個打發(fā)時間的APP。

image17.jpeg

張譯的知乎主頁

初看時沒什么感覺,就覺著那一個個的故事可以打發(fā)無聊時間,后來時間一久,看得多了,便覺著故事有些尬,劇情有些虛。在知乎里如果你不改裝出租屋,不出門旅游,不使用ipad、iphone就不能生活了似的,或者生活就不幸福了??赡軉??

后來什么時候卸載的知乎,為什么要卸載,我是一丁點都不記得了,大概是下載時因為有愛,所以記得,卸載時心里早已沒了它,所以便不記得了吧。

但是有一點可以確定,卸載時我堅信,在看得到的時間里,自己不會大變的近幾年或十幾年,自己是不再需要它了。

手機里的社交APP,除了微信、QQ,也就只剩微博了,小紅書勉強算一個,我不是一個愛在陌生人里發(fā)表評論的人,除非遇到很喜歡或者很討厭的,所以也從未在知乎里遇到過朋友或者“杠精”。這次會說討厭知乎,是因為后來發(fā)生的一件事兒……

去年九月份薛之謙的事情是我第一次正視知乎,很慶幸那時我已經(jīng)刪掉了,中間薛之謙發(fā)了幾張聊天記錄的截圖,很快,知乎上就有些自稱是PS大神的人,開始發(fā)文章分析那些截圖哪里哪里假,哪里哪里應該是怎樣,現(xiàn)在卻是怎樣,說的很是一本正經(jīng),讓人差點就“信”了。

image18.jpeg

圖片來自知乎匿名用戶

當愛奇藝放出翻看聊天記錄的視頻和播放聊天語音時,只想問那些大神:你們在哪里,還好嗎?

好像隨著年紀的增長,就越發(fā)不愛網(wǎng)絡里虛無的東西,卸載了知乎也不需要什么替代它的APP,像現(xiàn)在很火的抖音、秒拍什么的,我都沒有下載,一是不喜歡碎片化的東西,二是也欣賞不來。

知乎本沒錯,錯的是使用知乎的人,愿我們的網(wǎng)絡環(huán)境越來越好,也愿知乎能找準定位,開啟事業(yè)第二春。

把無聊問題復雜化和科幻化的社區(qū)

image19.jpeg

知乎產(chǎn)品做得真心好。最核心的好是團隊能在初期把整個社區(qū)盤活了。

對于做社區(qū)來說,第一步要讓大家知道這個社區(qū),第二步要大家成為用戶,第三步是要讓大家自行產(chǎn)生內(nèi)容。

知乎這三步做得很完美。

我也是算個做產(chǎn)品的人,每當我問自己,知乎和百度知道的最具體區(qū)別是什么時,我感覺自己也很難答好這個問題。

image20.jpeg

左邊為知乎,右邊為百度知道

設想一下,如果我也是一個想打造有逼格、有水平的問答社區(qū)時,如何向投資人推銷呢?如何回答一個無法逃避的問題:你這個玩意兒沒在市場檢驗過前,有什么信心去戰(zhàn)勝百度知道?

難道我回答:百度知道下面的回答都亂答,沒啥涵養(yǎng)?

難道我回答:早期需要通過邀請形式才能加入社區(qū),不開放注冊。(這不就是砍掉用戶嗎?)

知乎和百度知道在核心功能上是一模一樣的,對于知乎來說,一定需要團隊假裝用戶在早期,把社區(qū)做好,給后來的真實用戶一種提問和回答的好模板。

知乎是成功的,但我實在受不了大家在朋友圈轉(zhuǎn)發(fā)那些看似高深,但一點涵養(yǎng)也沒有的知乎帖子。

image21.jpeg

知乎知識付費體系

在我看來,知乎就是一個:把無聊問題復雜化和科幻化的社區(qū)。

我現(xiàn)在大概可以模仿出知乎的問題和回答方式了:

1. 如何評價當時98年世界杯貝克漢姆被罰下場時頭往下低的角度,有15度嗎?

回答套路:洋洋灑灑一千字,盡述貝克漢姆那場比賽的頭七十分鐘的面部表情和外圍賭注的賠率變化,弄得像真事似得。

2. 為什么人要洗澡?

回答套路:洋洋灑灑幾千字,盡述人的生理構成和不洗澡的危害。下面還一堆跟帖的,洋洋灑灑數(shù)萬字,從各個方面討論洗澡的好處。甚至可以細致到,若不洗澡,皮膚上有哪幾種細菌會產(chǎn)生。

3. 譚詠麟和張國榮的唱歌到底哪個好?

回答套路:洋洋灑灑幾千字,盡述兩位歌壇前輩的生平榮譽之類的。然后跟帖的是各路粉絲對他們的評價,甚至是爭吵。

最后,還是那句,知乎是成功的,但我真的無法把自己的時間浪費中這種帶有幻覺色彩的社區(qū)里面。

本文轉(zhuǎn)自刺猬公社,作者石燦

1、本文是 芥末堆網(wǎng)轉(zhuǎn)載文章,原文:刺猬公社;
2、芥末堆不接受通過公關費、車馬費等任何形式發(fā)布失實文章,只呈現(xiàn)有價值的內(nèi)容給讀者;
3、如果你也從事教育,并希望被芥末堆報道,請您 填寫信息告訴我們。
來源:刺猬公社
芥末堆商務合作:王老師 18710003484
  • 我理解現(xiàn)在的知乎,但我不再是黏性用戶分享二維碼